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禮記·射義

鎖定
禮記·射義,出自《禮記射義的內容。
射禮有四種:一是大射,是天子、諸侯祭祀前選擇參加祭祀人而舉行的射祀;二是賓射,是諸侯朝見天子或諸侯相會時舉行的射禮;三是燕射,是平時燕息之日舉行的射禮;四是鄉射,是地方官為薦賢舉士而舉行的射禮;射禮前後,常有燕飲,鄉射禮也常與鄉飲酒禮同時舉行。 大射前燕飲依燕禮,納賓、獻賓、酬酢及奏樂歌唱娛賓,宴畢而後射。掌管大射禮儀的司射,袒露左臂,執弓挾矢到階前請求射禮開始,有司將弓矢獻給君王,並設置計算成績的“中”和算籌,以及懲處違禮者用的“撲”。中是盛放算籌的器具,刻製成獸類跪伏之形,背上可容八算。按規定君王用“皮樹中”(皮樹是一種人面獸身的動物)、“閭中”(閭是一種獨角獸,如驢)和虎中。大夫用兕中,士用鹿中。
作品名稱
禮記·射義
作品出處
禮記

禮記·射義射禮簡介

立德正己、禮樂相和——漢民族傳統禮儀“射禮”
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而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禮記·射義》 [1] 

禮記·射義原文

古者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禮;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鄉飲酒之禮。故燕禮者,所以明君臣之義也;鄉飲酒之禮者,所以明長幼之序也。
故射者,進退周還必中禮,內志正,外體直,然後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然後可以言中,此可以觀德行矣。
其節:天子以《騶虞》為節;諸侯以《狸首》為節;卿大夫以《採蘋》為節;士以《採繁》為節。《騶虞》者,樂官備也,《狸首》者,樂會時也;《採蘋》者,樂循法也;《採繁》者,樂不失職也。是故天子以備官為節;諸侯以時會天子為節;卿大夫以循法為節;士以不失職為節。故明乎其節之志,以不失其事,則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則無暴亂之禍矣。功成則國安。故曰:射者,所以觀盛德也。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選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飾之以禮樂也。故事之盡禮樂,而可數為,以立德行者,莫若射,故聖王務焉。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諸侯歲獻貢士於天子,天子試之於射宮。其容體比於禮,其節比於樂,而中多者,得與於祭。其容體不比於禮,其節不比於樂,而中少者,不得與於祭。數與於祭而君有慶;數不與於祭而君有讓。數有慶而益地;數有讓而削地。故曰:射者,射為諸侯也。是以諸侯君臣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夫君臣習禮樂而以流亡者,未之有也。
故《詩》曰:「曾孫侯氏,四正具舉;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莫處,御於君所,以燕以射,則燕則譽。」言君臣相與盡志於射,以習禮樂,則安則譽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諸侯務焉。此天子之所以養諸侯,而兵不用,諸侯自為正之具也。
孔子射於矍相之圃,蓋觀者如堵牆。射至於司馬,使子路執弓矢,出延射曰:「賁軍之將,亡國之大夫,與為人後者不入,其餘皆入。」蓋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點,揚觶而語,公罔之裘揚觶而語曰:「幼壯孝弟,耆耋好禮,不從流俗,修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蓋去者半,處者半。序點又揚觶而語曰:「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者,不,在此位也。」蓋僅有存者。
射之為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則射中矣。故曰:為人父者,以為父鵠;為人子者,以為子鵠;為人君者,以為君鵠;為人臣者,以為臣鵠。故射者各射己之鵠。故天子之大射謂之射侯;射侯者,射為諸侯也。射中則得為諸侯;射不中則不得為諸侯。
天子將祭,必先習射於澤。澤者,所以擇士也。已射於澤,而後射於射宮。射中者得與於祭;不中者不得與於祭。不得與於祭者有讓,削以地;得與於祭者有慶,益以地。進爵絀地是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於其所有事,然後敢用谷也。飯食之謂也。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諸己,己正然後發,發而不中,則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聽?循聲而發,發而不失正鵠者,其唯賢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則彼將安能以中?」《詩》雲:「發彼有的,以祈爾爵。」祈,求也;求中以辭爵也。酒者,所以養老也,所以養病也;求中以辭爵者,辭養也。

禮記·射義譯文

古代諸侯舉行射禮,一定要先舉行燕禮;卿、大夫、士舉行射禮,一定要先舉行鄉飲酒之禮。之所以先舉行燕禮,是為了明確君臣的名分;之所以先舉行鄉飲酒之禮,是為了明確長幼的順序。所以射箭的人,不論前進還是後退,左旋還是右轉,動作一定要符合規矩。從內心來説,沉着冷靜;從外表來説,身體挺直;然後才可以把弓箭拿得緊瞄得準。把弓箭拿得緊瞄得準,然後才可以指望射中。所以説,從人的外部射箭動作就可以看出他的內在德行。
射箭時的節拍:天子射時,以《驗虞》為節拍;諸侯射時,以《狸首》為節拍;卿大夫射時,以《採茹》為節拍;士射時,以《採繁》為節拍。《驗虞》這首詩,是讚美朝廷百官齊備的;《狸首》這首詩,是讚美諸侯以時朝見而修職貢;《採薪》這首詩,是讚美卿大夫遵循法度;《採繁》這首詩,是讚美士的恪盡職守的。所以天子用讚美百官齊備的曲子為節拍,諸侯用讚美按時朝王進貢的曲子為節拍,卿大夫用讚美遵循法度的曲子為節拍,士用讚美惜盡職守的曲子為節拍。所以明白了各自伴射歌曲的含義,從而做好各自的工作,才能功業成就和德行樹立。德行一旦樹立,就不會有殺人越貨、為非作歹的不軌行為了;功業成就,國家也就安定了。所以説,從射箭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人的德行如何。所以古時候的天子通過射箭比賽來選拔有資格參加助祭的諸侯、卿大夫、大。射箭,這是男子的事,所以才用禮樂來修飾它。所以説,在所有的事情當中,要尋一件既有禮樂的修飾而又可以經常進行並從而樹立起德行的,非射箭這件事莫屬,所以聖王很重視它。
所以古代的天子做出規定:諸侯每年都要向天子報告國計、貢獻方物,還要向天子推薦人才,天子便在射宮裏考核他們的箭術。其儀容體態合乎禮的要求,其射箭節奏合乎樂曲的節拍,而且射中得又多,那就有資格參加天子的祭祀。其儀容體態不合乎禮的要求,其射箭節奏不合乎樂曲的節拍,就沒有資格參加天子的祭祀。獲准參加祭祀的次數較多,夫子就有獎勵;獲准參加祭祀的次數較少,天子就要責備。獎勵的次數多了就增加他的封地,責備的次數多了就削減他的封地。所以説,射箭比賽這件事,關係到諸侯的黝險榮辱。所以諸侯君臣對箭術都非常用心,對於練習射箭的禮節、練習射箭的樂曲也非常用心。諸侯君臣在練習禮樂上如此盡心而導致被流放、被滅國,那是絕不可能的事。所以有篇逸詩説:“身為宗室的諸侯,’當燕禮進行到四度正爵獻過之後,有德行的君子,從大夫到眾士,不論官大官小,都不要呆坐在官衙內,都到國君那裏去侍候。既參加燕禮,又參加射禮。既獲得國安,又獲得名譽。”詩的意思是説,君臣都對射箭非常盡心,對練習射箭所需的禮樂也非常盡心,所以不但獲得國安,而且獲得聲譽。所以天子制定了射禮,而諸侯認真實行。.這就是天子為什麼能夠駕馭諸侯而不用武力,而使諸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辦法。
孔子在矍相的澤宮演習射禮,圍觀的人很多,形成了一道人牆。射前先舉行飲酒禮,到了該射箭的時候,孔子叫子路手持弓矢出列延請射箭的人説:財而過繼給他人作兒子的人都有資格進來參加比賽“敗軍之將、便國君亡國的大夫、為了貪,沒有資格進來參加射箭比賽。其他的。”聽到這話之後,有一半人自以為合格而留下,另外的一半人都走開了。一比賽結束,到了旅酬的時候子又叫公周之裘和序點舉起酒杯對在場的人講話。孔公周之裘舉杯説:“幼年壯年時能夠孝順父母敬事兄長,到了老年還講究禮法,不隨波逐流,潔身自好而至死不變,有這樣的人嗎?如果有,就請在賓位落座。”聽到這話之後,人又走了一半。序點又舉杯説:“愛好學習而不厭倦,愛好禮法而不改變,活到了八十九十乃至一百歲也言行毫不糊塗,有這樣的人嗎?如果有,就請在賓位落座。”聽到這話之後,人差不多就走光了。
所謂射,就是尋繹的意思,或者説是釋放的意思。所謂尋繹,就是尋繹自己志向之所在。所以在射箭的時候,如果心平氣和,身體端正,就可以把弓矢拿得緊、瞄得準;把弓矢拿得緊、瞄得準,自然就射中目標了。所以説,:做父親的在射箭時,就要把遠處的目標當作是自己作為父親應該達到的目標;做兒子的在射箭時,就要把遠處的目標當作是自己作為兒子應該達到的目標;做國君的在射箭時,就要把遠處的目標當作是自己作為國君應該達到的目標;作臣子的在射箭時,就要把遠處的目標當作是自己作為臣子應該達到的目標。這也就是説,各人所瞄準的都是各自應該達到的目標。所以天子的大射叫做“射侯”。所謂“射侯”,也就是向諸侯應該達到的目標射去。射中目標就配當諸侯,射不中目標就不配當諸侯。
天子在舉行祭祀之前,一定要先在澤宮演習射箭。澤宮之所以稱“澤”,是因為要在這裏選擇可以參加祭祀的諸侯。在澤宮射畢,然後再在射宮中射。射中的諸侯可以參加祭祀,沒有射中的諸侯不得參加祭祀。不得參加祭祀的諸侯要受到責備,並削減封地;可以參加祭祀的諸侯,將受到褒獎,並增加封地。受到褒獎的先進爵,受到責備的先削地。所以男孩子出生以後,要讓射人用桑木之弓射出六隻蓬草之箭:一箭射天,一箭射地獷四箭分射東南西北,表示敬天敬地,威服四方。有天地四方的雄心大志,乃是男子分內之事。一所以一定要先立下這樣的雄心大志,然後才敢享用穀物,這就像是先幹活而後吃飯那樣。
比賽射箭這件事,其中含有求仁之道。射箭時先要求自己做到心平氣和、身體端正,自己做到了心平氣和、身體端正之後才開始發射。發射而沒有射中目標,則不應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應回頭來檢查一下自己。孔子説:“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要説有的話,那就是在射箭比賽這件事上。雖然比賽結束時勝負的雙方還是客客氣氣地揖讓而升揖讓而降,但最後仍免不了由勝者使不勝者飲罰酒。君子以不勝為恥,所以要爭,而且不爭就是沒有君子風度。”孔子又説:“射箭的人怎樣使射箭和音樂相配合?又使音樂和射箭相配合?這是難做的事。按照音樂的節拍發射,發射出去而正中靶心的,大概只有賢者才能做到吧!如果是不肖之人,他哪裏能夠談得上射中呢?”《詩經》上説:“射箭時心中默祝一定要射中目標,以求不喝對方的罰酒。”祈,求也。祈求射中目標以免去罰酒。酒是用來養老的,用來養病的。祈求射中而免去罰酒,實際上就是免去了非老非病而受他人奉養。

禮記·射義相關史料

史記》、《漢書》皆不記宮廷有大射之禮。《通典·軍禮》記載,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 年),與諸儒於石渠閣講論經義,議及大射禮與鄉射禮用樂之區別。《後漢書·明帝紀》雲,永平二年(59 年),“臨辟雍,初行大射禮”。這是史書始見記大射之禮。
兩漢時,軍隊中別有一套秋射比試之法。東晉鹹康時,庾亮曾依據禮經制定鄉射之禮。後齊的射禮,史籍記載較詳,每年三月三日及季秋舉行,季秋為大射,在專設的“射所”行禮。三月三日射禮規模較小。
唐代在射宮舉行射禮,每年三月三、九月九兩次,射禮基本上照禮經制定,但必由皇帝初射,羣官射中者有賞賜。開元初,有人奏告射禮“耗國損人”,“既不觀德,又未足威邊”,曾一度取消。開元二十一年(733 年),玄宗又以“永鑑大典,無忘舊章,將射侯以觀德,豈愛羊而去禮”為理由,恢復秋季大射。(《通典·軍禮》)但仍未能持久。五代時亦未見有射禮舉行。
北宋大體沿用唐代制度,南遷後即未見記載。遼、金、元各有其俗,射法與中原古制不同。明太祖比較重視射禮,洪武三年(1370)舉行大射禮。他認為,只由武夫彎弓習射而文士不解弧矢之道,是不對的,下令太學及郡縣學生都要學習射箭。然而,這一詔令似乎並未長期執行。《明集禮》所載“射儀”,較禮經規定減省許多程式,參加者還包括“各官員子弟”及“士民俊秀者”。
清代射禮在大閲及秋獮(xiǎn)(7)時舉行。康熙十二年(1673 年),閲兵南苑,樹侯而射。康熙帝親射五矢,箭箭中的;驅馳而射,一發又中,遂傳為佳話。這也可以看到清初對騎射軍訓的重視,而後世八旗子弟之散漫怠惰,不知習武騎射,兩相對比自有霄壤之別。

禮記·射義投壺之禮

與射禮相仿的還有投壺之禮。有人推測投壺乃是射禮的變異,或者由於庭院不夠寬闊,不足以張侯置鵠;或者由於賓客眾多,不足以備官比耦,因而以投壺代替彎弓,以樂嘉賓,以習禮儀。
投壺,以箭矢投入壺中為勝。壺束頸鼓腹,壺中盛以小豆,使箭矢投入後不至於彈出。箭矢用柘木削制而成。投壺可在室中、堂中或庭中舉行。壺放置在與主、賓席距離相等的位置,一般約距投射者二矢半。根據箭矢的長短,實際距離也略有變化。
投壺時,先由主人奉矢,司射奉中,派人拿着壺,到來賓面前,請求以投壺娛樂嘉賓。賓主拜揖行禮,司射放好壺、中、算,宣佈投壺之令(規則),主要有:必須將箭矢的端首擲入壺內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搶先連投者投入亦不予計分;投中獲勝者罰不勝者飲酒,等等。
投壺之禮春秋時多見。《左傳·昭公十二年》記晉侯、齊侯投壺燕飲。晉侯先投,中行穆子致祝詞説:“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為諸侯師。”一投而中。輪到齊侯投時,他也舉矢祝道:“有酒如澠,有肉如陵,寡人中此,與君代興。”也把矢投進了壺中。在投壺的娛樂中,也包寓着政治鬥爭的風雲。
也許我們遺忘了這樣的時代:當英勇的華夏武士們在黃沙千里的戰場上浴血鏖戰,以強弓勁弩捍衞着華夏民族的驕傲與尊嚴的時候,同樣陽剛的儒子們在桃花夭夭的家園中揖讓而升、挾弓並立,耳畔是《采蘩》勻和有力的鼓點,前方是30丈之外的箭侯,身邊是一冊昭示射義的《禮記》。儒子們舒展衣袖,引弓而發,長箭刺破歷史,呼嘯而來。。。。。
那是一個文人投筆即能從戎、儒生不是懦夫的雄健時代。剛毅、優雅、仁德、禮讓,冷兵器時代的殘酷戰爭工具,被我們的祖先射向了潰逃的敵人,也射向了華夏民族的內心。有道德的教化、有禮樂的薰陶、有體育的錘鍊、有競爭的引導......華夏射禮,傾注了數千年華夏禮樂文明內涵的真正的“弓道”。

禮記·射義射禮意義

其一,射禮是中華禮儀文化的重要形式,是我們民族氣質、性格、思想的重要表達載體,是華夏獨特的人文景觀。尊重傳統,捍衞文化的多樣化存在,這些文明覆興的普適性要求同樣適用於射禮。
其二,射禮中有大量的華夏文明精華積澱,而其糟粕相對較少。
射禮倡導人格塑造和人的精神的文明:射禮講究謙和、禮讓、莊重,提倡“發而不中、反求諸己”,重視人的道德自省。射禮本質上是一種健康道德的巧妙導引方式,是華夏先民寓德於射、寓禮於射、寓教於射的珍貴的人文實踐成果。
射禮的諸多細節中,處處閃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而尤為可貴的是,與其它不少禮儀樣式相比,射禮中的等級觀念、專制色彩等劣質部分相對較少。比如,主持鄉射禮的是賓,而不是地方行政長官。賓是尚未獲得官爵的處士,但德行卓著,由賓來擔任射禮的主角,顯然是為了提倡尊賢的風氣。人選一經確定,州長要親自登門約請。行禮之日,州長要在序門之外迎賓。在射禮的三番射的環節,大夫身份雖然比較高,但射禮要求,他們也要與士一一配合為耦。這種不論等級身份、崇尚德行、講究平等的精神在傳統文化中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其三,射禮中藴涵有華夏特有的人文體育精神。
專門研究傳統禮儀的著名學者彭林教授指出(本文多處引用彭林教授的有關著作論述,謹致深深的敬意和感謝),奧林匹克運動起源於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臘,與中國鄉射禮的普及,年代約略相當,但兩者所體現的文化,卻是有着明顯的不同。在古希臘人的理念中,人的精神與體魄是分離的,精神由上帝管理,人只負責自己的體魄。古希臘的體育精神,是強調力量、速度、高度、技巧的競爭,注重體魄強健和雄美。競技的勝利者就是超羣絕倫的英雄,要用飲酒的方式予以獎勵。奧運會獎盃的形狀,都是放大了的酒杯,正是源於此。中國自武王克商之後,開始脱離神話時代、轉向人本主義時代。儒家特別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認為人的精神與體魄都是由人自己主宰的。人類不僅要有健康的體魄,而且要有健全的精神。只有在健全的精神的前提下,體魄和技能才有價值。意味深長的是,在與古希臘同樣是征戰不息、崇尚武力的春秋時代,儒家鑄劍為犁,在保留田獵之射的形式的同時,“飾之以禮樂”(《射義》),重塑了射擊競技運動的靈魂,將它改造成為富有哲理的“弓道”,成為引導民眾全面發展、社會走向和平的教化之具,這是中華文明對人類的貢獻之一。儒家主張人類的和諧發展,所以在鄉射禮中,不是勝利者,而是失敗者要用大杯飲酒,不過飲的是罰酒,因為他們無論是技能還是德性都沒有達標,需要警示。這是東西方文化的顯著的差別之一。
禮儀、文明、風俗、道德、人文、體育……華夏的射禮內涵非常豐富,這種獨特的禮儀風俗與人文體育方式,這份珍貴的歷史人文遺產,難道應該被輕易丟棄嗎?
其四,射禮對國民觀念和氣質精神的塑造價值。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禮、樂、射、御、書、數,是儒家要求儒生們必須學習的基本知識和技藝。“射”就是其中之一。古時的男孩子必須學習射箭,學習射禮,學習駕馭馬車,因此那個時候,國民普遍擁有健康的勇武精神,而不是後世的一味的儒弱。學與不學這些東西,對國民氣質性格的影響是很不一樣的。在冷兵器時代,學習射箭,直接有助於國民國防觀念的塑造,有助於國民開放、勇敢、大氣的氣質與性格的形成。而到了今天,射箭等民族體育活動早已銷聲匿跡,絕大多數人,莫説是從事射箭比賽和運動了,甚至連真正的弓箭都沒見過。現在的大中學生,普遍性格軟弱、氣質嬌糜、粗俗無禮、疏於進取,國民缺乏健康的進取精神和勇武氣質,不能不説與民族生活方式的長期劣質化演變有直接關係。復興射禮等民族禮儀與人文體育活動,無疑有助於國民氣質與性格的重塑。

禮記·射義射禮程序

①備禮:做好舉禮的各種準備工作。佈置好場地,組織好參禮及觀禮人員。把弓、箭、筭籌等器具搬到西堂下陳設好。司射、有司、射者在西堂下面向南列隊站好。獲者就位。主人在場地外迎接賓的到來。
②迎賓:賓至,主人迎上,相互行揖禮入場登堂而立。
③開禮:司射自堂西取弓及箭,登堂報告賓,“弓矢既具,有司請射”。賓辭讓,對曰:“某不能。為二三子。”許諾。司射踏在階上,東北面告於主人,曰:“請射於賓,賓許。”請注意,射禮全過程中,司射都需挾乘弓矢。如果弓箭匱乏,可不做強求。
④配耦:司射把六名射者,將射藝相近者兩兩配合為一組,一共三組,分別稱為上耦、次耦、下耦,是所謂“三耦”,每耦有上射、下射各一名。
⑤納射器:就是司射命令射者取納弓箭用具。司射下階,面向西命射者“納射器”。上耦兩人取各取弓一把,箭四隻。
⑥倚旌:就是司射命令獲者以旌旗為射者指示靶心的位置。司射命獲者,“倚旌於侯中”。獲者把旌旗倚靠在侯的中央,為全場指示箭靶中心的位置。司射命令三耦:“依次而射,不得雜越!”上耦脱去左手的外衣衣袖,在右手拇指上戴上鈎弓弦用的扳指,在右手臂上套好護臂,左手執弓,右手的指間夾一支箭,另外三支插在腰帶中。
⑦誘射:即司射為眾射者做示範。這其中有詳細的禮節過程:由堂西行揖禮,然後進。到階下時,北面行揖禮。踏上階,揖。走上堂,揖。先將左足踩到射位符號上,面朝西,再扭頭向南,注視靶的中部,表示心志在射箭,然後俯身察看雙足,調整步武,最後開弓射箭,直至將四支箭全部射完。獲者在其射完後,自乏後出,把箭取回,插到堂西的箭架上,然後返回原位。
⑧一番射:第一輪射。第一番射是習射,所以不管射中與否,都不計成績。上耦的兩位射手上堂射擊,按照司射的要求在射位站好,目光盯住靶心,等待司射的命令。司射在堂下命令道:“無射獲,無獵獲!”(意思是,不許射傷報靶者!不許驚嚇報靶者!)上射向司射行禮後射擊,射出一箭後,再從腰間抽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然後由下射射。如此輪流更替,直到將各自的四支箭射完。報靶者揚聲向堂上報告射中的結果。接着,上耦下堂,次耦上堂,雙方在西階前交錯時,相揖致意。(詳細的禮節見前述禮儀要求部分)次耦習射的儀式與上耦相同。最後,次耦下堂,下耦上堂習射。至此,司射上堂對賓行揖禮,稟告賓:“三耦座射”(意思是三耦都已射畢)賓行揖禮還。
⑨二番射:第二輪射。第二番射是正式比賽,要根據射箭的成績分出勝負。參加者除三耦之外,還有主人和賓。主人與賓配合為一耦,主人擔任下射,以示謙敬。
首先由三耦比射。司射命令上耦開始射擊。兩位射手相互拱手行禮後上堂,報靶者迅速離開靶位。司射宣佈説:“不貫不釋!”(凡是沒有射穿箭靶的,一律不計成績!)兩位射手象第一番射時那樣輪流開弓射箭。如果射中箭靶,負責計算成績的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丟在地上。上射的筭籌丟在右邊,下射的筭籌丟在左邊。如此這般,三耦全部射畢。
接着是由賓與主人配合成的耦上堂比射。比射的程序以及計算中靶次數的方法,與先前一樣。射畢,有司拿起剩餘的筭籌報告賓:“左右卒射”(左右射都已射完)然後,有司開始按照前面《計算成績的方法》一節所介紹的方法,統計最後成績並向賓報告。
最後是罰酒及獻酒環節。司射命令三耦和主賓耦:“勝者皆袒決遂,執張弓。不勝者皆襲,説決拾,卻左手,右加弛弓於其上,遂以執弣。”(意思是,勝方射手脱去左袖,戴上扳指,套上護臂,手執拉緊弦的弓(表示能射)。負方射手穿上左衣袖,脱下扳指和護臂,將弓弦鬆開。)各耦射手先後上堂,負方射手站着將罰酒喝完,再向勝方射手拱手行禮。司射酌酒向報靶者獻酒,併到靶前的左、中、右三處致祭。司射酌酒向堂下釋籌的有司獻酒。第二番射至此完成。
⑩三番射:第三番射的過程與二番射基本相同,只是比射時有音樂伴奏。樂工演奏《詩經·召南》中的《騶虞》,樂曲的節拍,要演奏得均勻如一。司射在堂下宣佈:“不鼓不釋!”(不按鼓的節奏射箭的,不得計數!)三番射與二番射的程序相同,先由三耦比射,然後主賓耦比射。凡是應着鼓的節拍而射中靶心者,有司就抽出一支筭籌扔到地上,最後將比賽的結果稟告賓:勝方贏若干籌,或者是雙方射平。三耦、賓、主人順序上堂,負方射手喝罰酒。三番射至此結束。
⑾旅酬:是射禮的餘興節目,古禮要求從身份高的人開始,依次向下進酬酒。我們建議,不分身份等級,參禮者相互敬茶或水。敬飲之前需相互行揖禮,樂隊循環奏樂以助興。
⑿送賓:賓起身告辭,走到西階時,樂工奏《陔》的樂曲。賓出場地,參禮者皆相隨,主人在門外以再拜之禮相送。然後,所有參禮人員相互行揖禮告別。最後,主人組織有關人員收拾器具、打掃射禮場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