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清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鎖定
一、必須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文藝工作。
中文名
福清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外文名
Fuqing Federa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ircles
地理位置
福清市
領    域
文學藝術界
性    質
聯合會
文聯簡介
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
我們在學習中形成四個方面共識:一是認識和把握新形勢下文藝工作的特點與規律,自覺主動貼近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二是認清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積極開發利用福清文化資源,為文化強市貢獻力量。三是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精心組織、廣泛開展面向基層、服務羣眾的文藝惠民活動。四是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文聯履行職能的有效途徑,為文藝工作者辦實事、辦好事,營造團結融洽、和諧向上的環境,把文聯和文藝家協會辦成文藝工作者的温馨和諧之家。
二、必須自覺服務大局,積極開展了有聲勢有影響的文藝活動,唱響了時代主旋律。
例如,為配合招商月宣傳,編輯出版了《走進福清》系列叢書,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福清歷史文化、民俗風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為紀念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20週年,舉辦了大型書法攝影展、報告文學徵文大獎賽以及音樂舞蹈晚會。在紀念改革開放30年活動中,配合市委宣傳部在天生林藝園舉辦《福清在前進》大型圖片展,舉辦了《感受30年》徵文大獎賽以及《福清改革開放30年》攝影巡迴展。開展了建國六十週年“十個一”活動,與福建日報社聯合舉辦了“玉融杯”共和國之路散文大獎賽,舉辦了“感動?60輝煌”影評、書評、原創作品徵文活動,“翰墨抒情頌祖國”書法展、“走進海西看福清”攝影比賽、計生曲藝專場演出、“喜迎新春”教師美術作品展等多項活動。此外,文聯各協會還圍繞市委、市政府各個不同階段的工作中心、不同工作主題,組織舉辦了一系列文藝創作徵文、展覽、演出活動。這些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唱響了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旋律,營造了健康和諧向上的文化環境。
三、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最廣大人民羣眾為服務對象和表現主體,努力創作出讓人民滿意的優秀作品。
我們以多出優秀作品為着力點,深入實踐,勇於探索,形成佳作迭出、藝苑繁榮的良好局面。具體表現在:1、文學方面,個人作品結集出版空前活躍。近年來共創作出版長篇小説、詩集、散文集30餘部,在讀者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作協會員在國內報刊發表的各類文學作品一千餘篇(首),並多次在全國、省級舉辦的文學作品大賽中獲獎。2、戲劇、曲藝方面,創作勢頭依然強勁。戲劇協會組織創作了10多部在省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劇本。其中有紀國燦、何愛先、陳則東、何振朝、鍾立賢、葉春等人的作品多次獲獎。此外,陳則東、鄭衞健創作的32集電視連續劇《葉向高》、薛茂金創作的評書《三試拋繡球》等已被省曲協徵選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存檔。3、音樂舞蹈方面,創作演出成果突出,整體實力不斷攀升。音舞協會組織會員參加全國及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聲樂、器樂、鋼琴、舞蹈、音樂小品等賽事獲獎的達227人次。音舞協會還積極協助參與市委宣傳部、文體局、計生局舉行的“魅力福清”原創歌曲創作活動,創辦了《玉融歌聲》音樂期刊。4、書法、美術、攝影方面,書法創作成績顯著,舉辦了數十場次的書法展覽競賽、學術講座和定點筆會活動,創辦了《福清書法報》,出版了《福清書法》、《雲升杯書法大賽作品集》等。5、民間文藝方面,收集整理和民間文化遺產的發掘繼承,取得了新的進展,嚴孟玉的《學講福清話》、林秋明的《福清俗話》、陳則東、鄭衞健合作的《福清方言字典》、《福清方言熟語》、施恭文的《福清民謠》、鄭敬平的《石竹山神話》、《六十六個夢》、《接春》、王錦照的《僑鄉風情》先後編撰出版。王錦照被世界科教文組授予“首屆世界民間藝術家最高獎——和平鴿金獎”。值得一提的是,民間文藝家協會為發展整理民間文化作了極大努力。2007年至今,民協編輯《福清民間文學》期刊,發表會員整理創作的福清民俗風情、人物傳説故事等,為我市研究、發掘地方文化資源留下了珍貴的資料。6、影視方面,閆大勇等創作的電視紀錄片《退休》和《山與海》多次獲獎。影評學會組織參加建黨80週年、建軍75週年影評徵文活動,吳興獲得一等獎。2003年影評學會獲全國影評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影評學會鄭衞建、陳平白等人創作的電影評論參加中國電影百年影評徵文比賽獲得一等獎。
四、必須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積極探索和把握文藝發展特點和規律,充分調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我們加強實踐鍛鍊,加大培養力度,努力營造人才脱穎而出的環境氛圍,培養造就了一批活躍在各個藝術領域的文藝骨幹和拔尖人才。着力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強文藝理論研討,舉辦各類講座、學術研討、交流活動。舉辦了陳則東、鄭衞健電視文學劇本《葉向高》和俞達珠方誌研究專著《古巖齋叢稿》研討會。同時文聯與各協會還先後舉辦了暑期中學生文學講習班,福清少兒攝影培訓班,與鼓樓文聯舉辦書法筆會,邀請省外曲藝演員同台演出;攝影、美術協會先後組織會員到西雙版納、蕭山、貴州、西藏、西安等地進行採風活動,戲劇協會組織會員到西安觀摩“中國第八屆戲劇節”等等。這些活動不僅大大拓展了活動空間,增強了自身的生機和活力,而且提升了文藝理論修養和文藝創作的層次和水平。二是組織參加舉辦各類賽事,發現和培育文藝新人。文聯及各協會舉辦了眾多的各類比賽活動。例如:作協舉辦了“融僑20年”、“感受60年輝煌”等徵文比賽;美術、書法協會舉辦“藍天書畫筆會”,全市兒童畫作品大獎賽,“雲升杯”、“振雲杯”、“遠河杯”書法大賽;攝影協會舉辦“紀念改革開放30年”、“福清旅遊風光”攝影大獎賽;音舞協會組織參加第八屆、第九屆青年歌手大獎賽。此外,還積極組織參加全省百花獎、全國文藝推新人、福州市茉莉花文藝獎等賽事。通過組織舉辦參加一系列賽事,從中發現一大批文藝新秀,同時又大大激發他們勇攀藝術高峯的熱情。三是繼續辦好由文聯主辦的《福清文學》以及各協會創辦的《玉融文學報》、《福清書法報》、《福清民間文學》、《采薇》、《玉融歌聲》、《福清硬筆書法》等期刊,營造重視文藝人才的環境氛圍,構建有助文藝人才成長的平台,一大批文藝人才脱穎而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