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華珊瑚蛇

鎖定
福建華珊瑚蛇(學名:Sinomicrurus kelloggi)為眼鏡蛇科華珊瑚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缺紋蛇。分佈於越南、老撾以及中國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香港、重慶、貴州、四川、雲南等地。一般生活于山區森林中。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300至1128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福建崇安。 [1] 
福建華珊瑚蛇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2] 
中文名
福建華珊瑚蛇
拉丁學名
Sinomicrurus kelloggi(Pope, 1928) [1] 
外文名
Kellogg's Coral Snak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有鱗目
眼鏡蛇科
華珊瑚蛇屬
福建華珊瑚蛇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蛇亞目

福建華珊瑚蛇生活習性

棲息於海拔300-1128 m的山區森林中。多於夜間活動。以其他小型蛇類和蜥蜴類為食。卵生。產卵5~8枚 [1] 

福建華珊瑚蛇地理分佈

國內分佈於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香港、重慶、貴州、四川、雲南。
國外分佈於越南、老撾北部。 [1] 

福建華珊瑚蛇特徵

福建華珊瑚蛇相冊
福建華珊瑚蛇相冊(8張)
小型前溝牙類毒蛇,全長一般500 mm左右。頭較小,與頸區分不明顯;軀幹圓柱形。頭背黑色,有一黃白色“Λ”形斑。背鱗通身15行。 [1] 

福建華珊瑚蛇色斑

頭背色黑,有兩條黃白色橫紋,前條細,橫跨兩眼;後條較粗,呈倒“V”型。背面紅褐色,有1枚鱗片寬的黑色橫紋17~22+3~4條;腹面白色,各腹鱗無或有長短不等的黑橫斑 [1] 

福建華珊瑚蛇鱗被

沒有頰鱗;眶前鱗1,眶後鱗2;顳鱗1+2;上唇鱗7(2-2-3式);下唇鱗6或7,前4枚或前3枚接前頷片;頷片2對。背鱗平滑,15-15-15行;腹鱗185-197;肛鱗二分;尾下鱗成對,27-36對。前溝牙之後沒有普通上頜齒。 [1] 

福建華珊瑚蛇毒性

本屬蛇類含神經毒,導致反射失調、痙攣、驚厥、麻痹,最後死亡。雖然這些症狀可能是幾種蛇毒組分協同作用的結果,但很明顯是以損壞神經機能,主要是神經肌肉傳遞為主的神經毒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