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

鎖定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簡稱泉州七中,是福建省首批省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
泉州七中由民國著名實業家、社會活動家蔡鼎常先生創辦於1931年,初名“私立晦鳴中學”,取“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希望在時局動盪之際為國培養志士仁人。1956年改私立為公辦,學校正式定名“泉州市第七中學”。
學校現有天后、金山、江南三個校區,是一所由鯉城區人民政府領導管理的全日制完全中學。江南校區佔地面積達77000餘平方米,規劃辦學規模為76個教學班。
中文名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
外文名
QuanZhou NO.7 High School
簡    稱
泉州七中
創辦時間
1931年5月15日
創辦人
蔡鼎常
辦學性質
公立全日制完全中學
學校特色
福建省一級達標學校(1995年)
福建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2019年)
主管部門
鯉城區人民政府
現任領導
校黨總支書記:吳鵬飛 [5] 
校長:吳鵬飛 [6] 
校    訓
愛國 感恩 勤奮 卓越 [7] 
校    歌
《晦鳴中學校歌》
校慶日
5月15日
地    址
天后校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天后路40號(362000)
金山校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新華南路36-18號(362000)
江南校區(在建):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江南新區金龍街道高山社區西側至池峯路段(362000)
主要獎項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全國六所基地校之一
中國百強中學
福建省文明校園
全國科技教育創新十佳學校暨創新之星學校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歷史沿革

泉州七中前身是創建於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的“私立晦鳴中學”,擇天后宮為校址。學校創辦時正處於“九一八”事變前期,當時時局動盪,泉州鄉賢創辦此校,校名“私立晦鳴中學”,即取“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意,希望為國培養志士仁人。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為其題寫校名,著名畫家豐子愷先生為其設計校標。 [1] 
1956年,學校改私立為公辦,正式定名“泉州市第七中學”。
1990年,學校通過福建省三級達標中學驗收。
1993年,學校通過福建省二級達標中學驗收。
1995年,學校通過福建省一級達標中學驗收,成為全省第九所一級達標學校。
2003年,學校被確定為省級示範性高中。 [1] 
2010年,學校選址原泉州八中校園,整合原泉州四中教師隊伍,復辦泉州七中初中部。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
2017年,江南新校區動工。
2019年,入選福建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
2021年,江南校區投入使用。 [8]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辦學條件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72個教學班,學生4000餘人,教職員269名。 [1]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硬件設施

學校教學所需的理、化、生儀器,體、音、美器材,電教聽音設備等均按國家雙I類標準配齊。
天后校區擁有李羣華體育館、春暉圖書樓、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天文台、泉州校友樓、香港校友樓和科學實驗樓(菲律賓校友樓)、學生宿舍樓等多棟建築,與環形塑膠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場共同構成了校園。
天后校區
江南校區總投資約3.5億元,總佔地面積116畝,總建築面積為103571平方米,共建11棟主體建築,包括:1棟6層圖書館、4棟6層教學樓、1棟7層實驗樓、1棟11層行政樓、1棟6層藝術館、3棟12層宿舍樓,其中地下室總面積為13953平方米。項目位於江南新區金龍街道高山社區西側至池峯路段。建成後可開設76個教學班,容納學生約3800人。 [1]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2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師資力量

我校現有專任教師403人,大學本科學歷100%,研究生學歷和獲得專業碩士學位的專任教師56人;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教師352人,其中高級教師174人,特級教師2人,省級學科教學帶頭人6人,市級名師9人、市級學科帶頭人12人,市級骨幹教師53 人,區級學科帶頭人7人、區級骨幹教師 85 人,學科奧賽和科技創新金牌教練25人。形成一支實力雄厚、學科領域影響力大的師資隊伍。 [2]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辦學成果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學生成績

·學科競賽
自2005年以來,共有362位同學獲得學科奧賽省級以上一等獎。2008年後,我校省一等獎獲獎人數每年均居全市第一,8次居全省前三,其中2008、2010、2012、2016年4次居全省第一。
2007年以來共有67人次獲奧賽全國獎,其中一等獎23人,二等獎24人,三等獎20人。其中2013至2015年三年間進入國家集訓隊的同學人數居全省第一,全國第37名。2018屆該校3名學子獲奧賽全國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總數居全省第一,全國第22名。
泉州七中2008-2019年學科競賽省一等獎及以上獲獎情況
年份
學科競賽省一等獎及以上獲獎人數
備註
2008
27
福建省第一
2009
17
泉州市第一
2010
28
福建省第一
2011
24
泉州市第一
2012
34
福建省第一
2013
24
泉州市第一
2014
23
泉州市第一
2015
24
泉州市第一
2016
36
福建省第一
2017
30
泉州市第一
2018
31
泉州市第一
2019
22
泉州市第一
·科技創新
2005年以來共獲得科技創新和電腦機器人競賽國際金牌2枚,銅牌1枚,全國比賽金牌23枚,銀牌15枚,銅牌14枚,省級金牌51枚,銀牌54枚;市級以上獎牌總數累計近400枚,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體育成績
學校自2005年以來共獲得福建省中學生籃球聯賽冠軍12次、市冠軍17次,2011年獲第八屆CSBA全國中學生高中男子(甲組)籃球錦標賽第八名。2018年獲泉州市高中男子足球聯賽一等獎、“賀歲杯”泉明星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一等獎;2019年獲福建省青少年足球賽暨中學生足球錦標賽高中男子組一等獎。校田徑隊先後獲得市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冠軍19次。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榮獲集體榮譽稱號國家級14項,省級68項。其中不乏高層次榮譽,如成為1984年至2005年泉州市區唯一 [1]  一所連續九屆榮膺“省文明學校”的學校;福建省首批 “漢語國際推廣基地學校”;全國第六所、全省唯一 [1]  一所“清華大學實驗基地校”,泉州市唯一 [1]  一所榮獲“全國模範職工之家”稱號的學校。2018年5月28日,入選中共福建省委文明辦“福建省首屆文明校園”擬表彰名單。 [1]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3]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辦學特色

體育特色:校內體育活動豐富多彩,為國家級體育傳統校、籃球傳統校,校男籃8次獲得省傳統校冠軍,14次奪得市中學生冠軍,一次全國高中男子甲組第八名,乙組第五名;校田徑隊第14次奪得市區中學生田徑賽男女總分冠軍,學校每年向各級運動隊和體育院校輸送大量體育人才。2012年同時有8名籃球運動員獲得一級運動員稱號,11月奪得福建省中小學生籃球聯賽男子(高中組)第一名。 [4] 
藝術特色:每學年舉辦各類文藝活動,創造良好的文化藝術氛圍,並從中發現和培養人才。如校園歌手賽、合唱節、迎新晚會、書畫比賽等。學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考入“央美”、“國美”、“中戲”、“北影”等藝術院校,還培養了一大批畫家書法家。2012年組織學生參加泉州市中小學生校園集體舞比賽獲高中組第一名。國家“十二五”重點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子課題“在中學開展南音多聲部教學的研究”獲教育部批准,音樂組教師指導學生獲區合唱比賽一等獎,市中小學“賢鑾杯”鋼琴比賽一等獎。 [4] 
國際交流:學校成為國家漢辦的“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校”,與其他基地校一起,承擔“漢語國際推廣”這一國家戰略任務,已開辦中美班,現有中美高中交換生、中德國際青少年夏令營、中美體育夏令營等項目,2012年加入以清華大學附中為基地的中國知名中學聯盟,為學生進入國外知名大學提供直接推薦渠道。 [4] 
學校榮譽 學校榮譽
學科奧賽:自2005年以來,共有362位同學獲得學科奧賽省級以上一等獎,省級及以上獎牌累計近1000枚,連續12年位居泉州市一名、全省前列;科技創新和青少年機器人競賽獲國際金牌2枚、銅牌1枚,全國金牌21枚、銀牌14枚、銅牌13枚,省級金牌56枚、銀牌52枚,市級以上獎牌總數累計近400枚,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文化傳統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校徽

泉州七中(晦鳴中學)最初的校徽由豐子愷設計題畫:一隻雄雞屹立在地球頂端,氣宇軒昂,引吭高歌。
如今校徽以紅、藍色調為主,中間保留由豐子愷設計的老校徽的代表元素。藍色環上端有校名“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字樣,下方則是英文翻譯。
校徽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校訓

愛國 感恩 勤奮 卓越
七中校訓的“愛國”二字,秉承了學校的創校宗旨,又賦予新時代的現實意義。基於校友的創業經歷、公益之心以及七中從普通中學到優質高中的發展經歷,我們總結了校訓的另外幾個核心要索“感恩、勤奮、卓越”,以此激勵學子們要自勵自省,不斷修為,回報社會。
校歌
校歌 校歌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理念

辦學理念:
德育為先、智育為重、體育為本,五育全發展
規劃目標:
“福建著名、全國聞名、世界知名”的目標
“創一流業績、建美好家園”的願景 [1] 
統一思想:
理念先行、制度保障、以人為本、文化育人
展示風貌:
“和諧、創新、魅力”的校風
“尊師愛生、嚴教勤學”的教風、學風
弘揚精神:
“團結協作、敬業奉獻、拼搏進取、開拓創新”的七中精神
創新開拓:
“這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時代”的競爭意識
“你永遠不能休息,否則你將永遠休息”的危機意識
“不稱職的員工永遠是學校最大成本”的質量意識
“要為成功想辦法,不為失敗找藉口”、“不斷超越,止於至善”的積極策略
“No student left behind(不落下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家庭充滿陽光”的服務意識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校區分佈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天后校區

天后校區是泉州七中的辦學主體(泉州七中總校)。校園佔地33畝,學校佔地31278.6平方米。擁有李羣華體育館、春暉圖書樓、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天文台、泉州校友樓、香港校友樓和科學實驗樓(菲律賓校友樓)、學生宿舍樓等多棟建築,與環形塑膠跑道、人工草皮足球場共同構成了校園。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天后路40號
天后校區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金山校區

泉州第七中學金山校區是泉州七中初中部所在地。位於原泉州八中,新華南路金山小區內,始建於2010年7月。泉州七中金山校區初中部的復辦,是應市、區兩級政府教育資源整合而產生的。整合了泉州七中與原泉州四中的師資。憑藉優異的教學質量和鮮明的辦學特色,七中金山校區迅速崛起。
泉州七中金山校區
泉州七中金山校區(3張)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新華南路36-18號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江南校區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總投資約3.5億元,總佔地面積116畝,總建築面積為103571平方米,共建11棟主體建築,包括:1棟6層圖書館、4棟6層教學樓、1棟7層實驗樓、1棟11層行政樓、1棟6層藝術館、3棟12層宿舍樓,其中地下室總面積為13953平方米。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是市、區兩級重點建設項目,項目位於江南新區金龍街道高山社區西側至池峯路段。項目總投資約3.5億元,建成後可開設76個教學班,容納學生約3800人。
江南校區於2021年秋季投入使用。
泉州七中江南校區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對外交流

2011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定為“福建省教育改革試點學校之一”,規定“泉州七中的任務為深化課程改革,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發揮校本課程功能,提升素質教育水平,辦好留學預科班,辦好外國留學生班,積極派駐教師到國外開展漢語國際推廣教學,開設孔子課堂”(《福建省教育改革試點總體方案》)。 進入二十一世紀,泉州七中制定了“全省著名、全國聞名、世界知名”的發展目標,並逐步實現。七中堅持素質教育,走內涵發展道路,並前瞻性地積極探索教育發展與國際的合作交流,於2002年在全省率先與加拿大合作辦學創立“中加班”,自2002年開辦以來,已向國外著名大學輸送了幾百名學生。2004年七中成立國際交流中心,2006年七中又被確定為國家漢辦“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校”,2006年被確定為“中美教育合作交流校”。這次被省教育廳定為“教育改革試點校”,是對該校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深厚基礎的肯定,也為該校推進互派留學,進一步實現“三名”目標增添了強大動力。 [4] 
漢語國際推廣
2006年,該校被國家漢辦確定為“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校”,是我省六所中小學基地校之一。在過去的五年中,該校積極開展外派漢語教師、建立海外孔子課堂、組織漢語夏令營、培訓對外漢語教師等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績。學校有十幾位老師參加了省級、國家級的對外漢語教師培訓,具 [4]  備了對外漢語教學的能力。2009年,該校劉燕燕老師赴德國多特蒙德GSG中學教授漢語和推廣中華文化,這是全德國最優秀的十五所中學之一;2010年,該校又派出葉文靜、黃丹丹老師赴日本京都兩洋高等學校擔任漢語教師,承擔傳播中華文化的任務,並獲得喜人的成績,她們共同輔導的學生獲“漢語橋”日本關西區第一名併到中國參加總決賽。2010年,我們開始接受外國學生到該校接受漢語培訓和學習,已有美國、土耳其、菲律賓、馬來西亞學生到該校參加漢語學習。2011年,德國、日本等國的學生將到該校參加漢語學習和了解中華文化的系列活動。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天才夏令營”
2010年,該校與世界排名前30位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建立合作關係,進行了一系列的活動,該校國際交流中心主任大衞多次到該校考察學生和辦學成績,最後決定吸納該校加入其為吸引中國最優秀人才而特地設計的“天才夏令營”活動。“天才夏令營”的目的是讓優秀的高中生了解人類活動和地球複雜的外界系統之間的變換關係,通過活動把最新的科學技術和現實生活聯繫起來,對遇到的問題進行創造性的解決,並通過這類研究活動全面瞭解和考察學生,從中發現學生與眾不同的素質和才能,從而找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渴望的人才。
中加合作高中課程班項目 [4] 
該校於2002年在福建省率先引進加拿大ESL課程項目,學生通過三年的高中學習完成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所要求的語言及學科學習的任務,可以順利進入加拿大、美國等英語國家著名大學;通過該課程項目學生可以在國內享受到加拿大高中課程並節約語言學習和預科學習的時間。過去的十年,該項目已有百名學生順利進入加拿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的著名大學。
中美高中“姐妹校”交流活動
2010年該校在美中友好協會的支持下,與美國紐約托特維爾高中、紐約STAR大學先修高中結成“姐妹校”,雙方學校將在學生與教師交流、互訪、教師培訓、電腦機器人等方面展開合作交流。
泉州七中—德國奧博豪森市國際青少年學生夏令營 [4] 
對外交流相關圖片
對外交流相關圖片(4張)
2010年,該校12名師生代表參加了德國奧博豪森市國際青少年學生夏令營,該校師生在德國與來自12個國家400多名青少年學生共同參加了各項活動,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風貌。該校將與德國奧博豪森市輪流舉辦青少年夏令營,2011年德國的學生將到該校參加以漢語學習為中心的夏令營,他們將居住在中國家庭,與中國的同齡學生一起學習、活動、體驗中華文化、瞭解中國。今後,該校將與德國奧博豪森市開展定期的學生、教師和家長的交流活動。
清華大學海外勵志修學營 [4] 
2006年該校成為清華大學基地校以來,該校與清華大學開展了許多活動,每年組織該校學生訪問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睹名校風采,親身感受美國名校氛圍,在地道的英語環境中提高英語,體驗異國校園生活,結交全世界的朋友,開拓視野,培養學生的全球眼光。
美國高中交換生項目
2010年該校與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留學預科學院合作開展高中交換生項目;通過該項目學生可以進入免費的美國公立高中,寄宿在美國家庭進行為期一年的高中學習,為立志到美國讀大學的學生提供了一條便捷的途徑,為將來進入世界頂尖名校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一年的學習,學生可以徹底告別啞巴英語、學會獨立學習和研究、提升各種能力、開闊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和增強學生的信心。2011年,該校共有5位學生經過考試選拔參與這個項目。 [4] 
英國牛津歷史、文化夏令營
從2011年開始,該校與英國的高中、大學開展相互訪問、學習活動。該校學生將在暑假到牛津大學參加為期三週的英語學習、瞭解英國的歷史和文化的夏令營;他們將住在英國當地家庭,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道在牛津大學學習和交流,感受世界最著名高校的風采,為自己的人生奮鬥吸收豐富的營養和動力。英國學生也將在晚些時候到該校參加漢語學習和體驗中國文化的系列活動。 [4] 

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學校領導

校黨總支書記:吳鵬飛 [9] 
校長:吳鵬飛 [10] 
副校長:張然 [11] 
副校長:劉偉杰 [12] 
副校長:吳寶樹 [13] 
副校長:謝仰進
副校長:劉永斌 [16] 
校黨總支副書記:林光靈、施白瑜 [14] 
副校級督學林梅青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