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學

鎖定
福州第四十中學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先鋒路31號,一九九三年由市政府投資建成的公立完全中學,佔地45畝。現有高中、初中45個教學班,學生2198人,教職工169人,高級教師30人,一級教師58人,校園環境優美,佈局合理,教學設施先進,師資力量雄厚。學校按照重點學校 一類標準配齊現代化的教學實驗設施,建成校園網、計算機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和各學科實驗室。擁有300米塑膠田徑場。啓動現代化的校內閉路電視傳輸系統和衞星電視接收系統。學校2006年成功申報福建省“三級達標校”,2012年成功申報福建省“二級達標校”。
中文名
福州市第四十中學
外文名
Fujian Fuzhou No. 40 Middle School
創辦時間
1993年 [1] 
學校類別
中學
地    址
福州市倉山區先鋒路31號
佔    地
45畝

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學學校簡介

學校類別
二類校【2012年4月福建省教育廳印發的《福建省達標高中評估辦法(試行)》和《福建省達標高中評估標準(試行)》(閩教基 [2007] 42號)公示】
2011年對口小學
倉實小、東昇小學、高湖小學、江邊小學

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學辦學理念

學校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治校、以質立校、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學校遵循“文明、勤奮、進取、創新”的校訓,確立“愛校、守紀、自律、自信”的校風,倡導“樂教、敬業、嚴謹、愛生”的教風,培養“勤學、奮進、求索、求真”的學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校紀,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建校十三年來成效顯著,學校獲得全國性,省級,市級表彰的先進單位榮譽稱號79項,獲得全國、省、市級以上獎勵的教師有466人次,學生413人次。

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學學校建設

校開辦以來,遵照學校發展規劃中“五年打基礎、創特色;十年見成效、上規模;十五年爭取達省三級達標校”的辦學目標,加強校園建設、隊伍建設、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促進了學校的改革與發展,實施了“文明工程”和“愛心工程”。1997年被省教委確定為福建省普通中學計算機教育實驗學校,福建省慶祝建國五十週年科教成就展上展示了我校的辦學成果,2000年評為福州市第九屆文明學校,同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2002年評為福州市第十屆文明學校,2003年學校評為省先進教工之家,倉山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倉山區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校務公開工作經驗刊登在教育部有關彙編中,2004年8月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播放該校的校務公開情況。2005年學校評為福州市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單位、福州市第二屆綠色學校、國家教育部英語課題研究和實驗先進單位,2005年順利通過全國計算機教育實驗學校課題結題驗收。2006年被評為福建省文明學校。十三年來學校先後還被評為福州市電化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福州市教科研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創建全國衞生城市先進單位、福州市花園式單位、市愛國衞生先進單位、市容衞生先進單位、市綠化工作先進單位、市創安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暑期工作先進單位、福州市學校音樂周先進單位、福州市培青創優工作先進集體。福州市學生統一着裝工作先進單位和福州市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單位等。學生男子籃球隊榮獲福州市初中組籃球賽第二名,學生足球隊榮獲福州市初中組足球錦標賽第二名。學校榮獲福州市航模、艦模、車模比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在福州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該校初中組團體總分位居前列。

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學辦學成績

為了“讓來到四十中的學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學校不斷強化教職工的育人意識、創業意識、奉獻意識、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和全局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校風校紀。教學質量穩步上升。學校年年榮獲市初中鞏固率達標單位,中考鞏固率、報考率均在98%以上,及格率達到91%以上,中考優秀率有較大幅度提高,學校每年均向省一級達標中學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畢業生。辦學質量進入了福州市一般校先進行列。2004屆、2005屆高考取得優異成績,理科大專上線率達96%,本科上線率不斷提高。2005屆林敏煌同學理科高分總分568分,(超過本一線26分)。初中畢業生參加中考及格率、優秀率、平均分均名列12所區屬中學前列。該校初中2位學生獲全國數學競賽福州市一等獎、福建省三等獎。信息技術教育是學校的辦學特色,該校教師在廣西舉辦的全國網絡環境下公開教學中榮獲全國一等獎。該校學生在福建省計算機作品製作中獲省一等獎,在全國第三屆信息學(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福建賽區取得初中組全省第一名,現已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高中陳珊、嚴月同學採寫的文章在第十二屆福建省新聞獎評選中榮獲一等獎。建校以來,全國、省、市有關宣傳媒體多次報導了該校的辦學成果。

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學校園文化

勇於開拓創新,構建和諧校園。經歷十三年艱苦創業的四十中全體教職工,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正同心同德,開拓創新,爭取更上一層樓。
校訓:文明 勤奮 進取 創新
校風:愛校 守紀 自律 自信
教風:樂教 敬業 嚴謹 愛生
學風:勤學 奮進 求索 求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