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禁播令

鎖定
傳出廣電總局繼“限播令”“限娛令”、“限廣令”後,將再出重拳,禁止後宮、穿越題材電視劇在上星頻道黃金檔播出的消息。
中文名
禁播令
頒發者
廣電總局
涉    及
宮鎖心玉
觀    眾
支持限制

禁播令背景介紹

禁播令內容介紹

禁播令 禁播令
消息一傳開,業界譁然。“宮鬥”這一題材在2011年熒幕風雲叱吒,從《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到《傾世皇妃》、《萬凰之王》,再從《後宮》、《美人天下》、《武則天秘史》、《後宮甄嬛傳》等等,你方唱罷我就登場。日漸茁壯的“搖錢樹”前景堪憂,有業內發行人士稱為“晴天霹靂”。相關影視劇從業人員的憂心可以理解,而關於這一熒幕趨勢,觀眾們又如何反應?上星頻道與影視從業者又將面對什麼新的挑戰和變動?細分之下,勾勒出了一幅喜怒哀樂圖。

禁播令效應

喜——看劇觀眾:支持限制 冷看干預成效
曾經“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如今看戲的不是瘋子也非傻子,而是“老子”,拍戲的是“孫子”。“孫子”每天都在揣着“老子”的口味,從情感劇到涉案劇,從諜戰劇到宮鬥劇,變了法兒的給“老子”找樂子,卻也容易陷入一窩蜂的局面。
古裝 穿越 古裝 穿越
2011年上半年熒幕上是《宮》《步步驚心》等穿越劇的天下,下半年則由《後宮》、《美人天下》、《武則天秘史》等宮鬥戲扎堆。這些宮鬥劇的故事大同小異,人物設定千篇一律,嬪妃爭鬥塞滿眼球。對於這熒幕亂象,不少觀眾早已厭煩。據微博調查,截止至6日,有近四成的網友支持限制宮鬥戲,理由是後宮題材過於重複,氾濫無度,令觀眾審美疲勞。不少為人父母或是身份為教師的網友更是對此消息拍手稱快,稱此類題材的電視劇曲意捏造歷史,對青少年觀眾產生不良影響。
但也有四成觀眾持反對意見,不少網友針對對廣電總局的頻頻動作,紛紛表示能夠理解廣電總局的初衷,但對行政干預是否能調整熒幕提出了質疑。看來,“管得對不對”並不是人們糾結的核心,大家的吐槽點,也許是“該不該管”。
驚——上星頻道:緊急調整 改打現實題材
據不完全統計,準備上星的和籌備的宮鬥劇,包括《宮2》、《後宮甄嬛傳》、《深宮諜影》、《太平公主秘史》等絕非少於十步部。各大衞視已經敲定年底、年前上星的也不低於五部。
剛剛經歷限娛、限廣之後,還未緩過勁兒來的各家衞視,再聽到“禁播宮鬥”真的無力反擊。尤其有的衞視還曾希望“宮鬥”並未瀕臨絕境時,乘熱打鐵賺回“限娛、限廣”的損失。
果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安徽衞視年初曾計劃在2011年打造“宮鬥系列”,片單包括《後宮》 、《楚漢》、《傾城雪》、《王的女人》等後宮大戲。依照流傳的消息,此片單大部分劇目不能登上安徽衞視黃金檔。那麼是否有後備的電視劇來替補編排空擋,也必會讓衞視的工作人員費一番周折。安徽衞視總編室負責人表示,表示2012年安徽衞視播出劇目以現代劇和時尚劇為主,播出編排還未確定。 湖南衞視隨後要推出《宮2》、《凰圖騰》、《尚宮》也統統屬於廣電總局勒脖的劇目,幸好湖南衞視有打不死的“金鷹劇場”,要不這些這宮那宮的,通通被打入“冷宮”,或者隨便混混“非黃”吧。而江蘇衞視、浙江衞視均表示未收到正式文件不便迴應。
哀——影視公司:前路成愁 調整製作導向
如果説宮鬥劇、穿越劇退出黃金檔,對觀眾來説並未構成真正的損失;對上星頻道來説也不過是編排上的調整,那麼對於看準了後宮爭鬥這條黃金大道的影視製作公司來説,這卻是致命的一擊。
《凰圖騰》《後宮甄嬛傳》即將上星,《太平公主秘史》似乎後期剛剛做完,《深宮諜影》上月才剛剛殺青,《帝錦》也在默默的做着後期。退出兵家必爭之地的衞視黃金檔,對影視製作公司的無形損失難以估量,可想見影視製作人們聽到該消息後的臉色。《後宮·甄嬛傳》導演鄭曉龍也承認,後宮題材的劇集最重要的是其表現的價值觀、歷史觀以及導向是否正確。《後宮·甄嬛傳》“沒打算拍成一部宮廷偶像劇,所以找陳建斌來演開篇就已45歲的雍正。北京廣電局的審查對這部劇的主題和價值觀以及導向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由此可見,只要不歪曲歷史、不是一味惡俗的關注“野史”,更不要一味的跟風和抄襲,建立於正史基礎上《大秦帝國2》、《隋唐演義》、《楚漢傳奇》等諸如此類的歷史正劇,還是有望得到支持和鼓勵。
樂——視頻網站:笑到最後 為宮鬥戲提供新土壤
限娛令,當讓很多電視節目無奈休止熒幕,轉站到網絡做獨家網站節目。甚至那些玩綜藝的主持人都紛紛簽到新媒體,希望能夠網絡平台能夠賞口飯給他們;限廣令,令衞視有望損失高達200億的廣告收益。這塊分出來的蛋糕會被誰吃掉?新媒體又笑了,多家視頻網站受訪時表示,為此他們的廣告非常樂觀,自家的廣告收入將受益於“限廣令”而呈現大幅度增長。

禁播令起因

據不完全統計,準備上星的和籌備的宮鬥劇,包括《宮2》、《後宮甄嬛傳》、《深宮諜影》、《太平公主秘史》等不少於十部。一旦後宮題材的電視劇必須退出黃金檔,上星頻道如何安置這些已購劇,如何減少損失,拼的就是編排能力了。

禁播令發展

業內人士稱,某一類型劇集被禁,受牽連最多的就是主創人員,特別是已經在製作的戲,主創就會非常被動。有“金牌編劇”之稱的於正在接受某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如果真的要禁,我們只能血本無歸。”又傳另一備受矚目的《後宮甄嬛傳》為了“避嫌”,將會把劇名中的“後宮”兩字去掉,改叫《甄嬛傳》。而“後宮劇大户”拉風娛樂公司、於正工作室等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表示,早已經在內部進行題材規劃上的調整,接下來將着重現實題材劇目的創作與拍攝。
儘管面對這一傳言,影視公司可謂“哀”聲一片。但是真的宮鬥劇真的就不讓拍了,也不讓播了嗎?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就曾指出,穿越題材電視劇只求好玩好看、新奇、怪異,人物設置天馬行空,對歷史文化不尊重,過於隨意,總局不主張拍、播此類劇。
《甄嬛傳》導演鄭曉龍也承認,後宮題材的劇集最重要的是其表現的價值觀、歷史觀以及導向是否正確由此可見,只要不歪曲歷史、不是一味惡俗的關注“野史”/跟風和抄襲,建立於正史基礎上《大秦帝國2》、《隋唐演義》、《楚漢傳奇》等歷史正劇,還是有望得到支持和鼓勵。

禁播令結果

限娛令,讓獨家網站節目光大;讓玩綜藝的主持人都紛紛簽到新媒體;限廣令,令新媒體廣告收入受益,呈現大幅度增長。視頻網站就像一個胃口奇佳的發育期少年,等待着吞入將逐漸不被傳統電視市場所待見的電視劇與綜藝節目。一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固然衞視的黃金檔資源是巨大的,但非黃金檔時段,尤其是新媒體的崛起,對後宮戲來説也是另一種土壤。
據悉,如今電視劇的網絡版權已經成為各家制作公司,不可缺少的賺錢之道,後宮戲、穿越劇的觀眾羣體原本和新媒體的羣體定位就很符合,因此,即使放棄了衞視黃金檔,充分挖掘新媒體力量,優厚的網絡版權也能讓這些製作公司看到曙光。
那些不能上黃金檔的劇,到底是委曲求全的賣給地方台,還是一集過百萬的賣給網絡,相信所有的製片方都能算清這個帳。有新媒體負責人表示,那些“宮鬥控”大部分來源於網絡受眾,相信宮鬥劇的版權都落户與網絡一定不比在電視台差。隨着廣電總局的頻頻出擊,電視台播出節目的受限,2012年將成為真正的“網絡元年”。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