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醫華佗墓

鎖定
東漢末年著名的神醫華佗的墓地,位於河南許昌。
中文名
神醫華佗墓
外文名
Doctor Hua Tuo tomb
朝    代
東漢末年
所在地
許昌城北15公里蘇橋村南石樑河
墓    主
華佗
曹魏是三國時代的其中一方,始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曹丕之父曹操雖未稱帝,但曹丕稱帝後追封他為魏太祖,魏朝,計曹操共6帝。魏是三國時期最為強大的國家。
建安是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年號,這時期的政治大權完全操縱在曹操手裏。時的文學領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詩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於建安年間,故稱這時期為建安文學。
三祖陳王: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陳思王曹植。
建安七子:王粲(字仲宣),陳琳(字孔璋),徐幹(字偉長),劉楨(字公幹),應瑒(字德璉),孔融(字文舉),阮瑀(字元瑜)。
這一時期的文化主要以“三國”、“東漢”時期為主。
196--221年,集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於一身的曹操父子雄踞許昌25年,“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在這塊土地上演繹了無數威武雄壯而又波瀾壯闊的歷史活劇。曹氏父子在此興文學,展文功,創立建安文學;《觀滄海》,《七步詩》,留下千古絕唱。寵關羽,贖文姬,廣攬人才;興水利,辦屯田,振興經濟。張武治,定北方,震懾全國;圖霸業,克羣雄,終成帝業。這裏不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曹魏集團賴以同吳、蜀抗衡的軍事基地,同時也給許昌留下了獨有的又極為燦爛的曹魏文化遺產和名勝遺蹟。郭沫若曾説:“三國名勝古蹟河南最多,河南中許昌居首”。“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許昌是1994年國家推出的“中國文物古蹟遊”14條旅遊專線中的“三國戰略線”上重要城市。河南全省列入三國名勝古蹟景點20個,許昌獨佔14個。 在文化上,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學的靈魂,他們繼承大漢遺風,上襲春秋戰國靈脈,下開隋唐文化先河,拓蕩盛唐浩氣。又有一大批許昌籍的才子聚集在曹氏周圍,為建安文學的發展推波助瀾。有詩文典雅的阮禹,書法深妙的邯鄲淳,文美詞麗的繁欽,才華橫溢的蔡文姬,字畫絕世的鐘繇等。在軍事上,許昌是曹氏集團成就霸業統一中國的基礎。他不僅兵多將廣,而且許昌籍的謀士賢良都雲集在他的帳下,不僅有為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被曹操譽為張良的荀氏家族和韜略過人的軍事家郭嘉。而且還有“修耕植以蓄軍資”的實幹家屯田都尉棗抵等。在這些先賢聖哲的輝映下,成就了漢魏故都彪炳史冊的三國曹魏文化。許昌不僅有昔日曹操處理軍國大事的丞相府,神奇詭秘的藏兵洞,許下屯田處,還有曹操與王公貴胄狩獵的射鹿台,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青梅亭;這裏不僅有成就關羽忠義美名的春秋樓和灞陵橋,還有曹操保證80萬大軍軍需供應的碾上碾米的大糧倉和運輸軍糧的運糧河;這裏不僅有曹操屯兵的九營十八寨和當年導水操練水兵之湖泊的小西湖,還有曹操跪迎漢獻帝進許都的石板---“迎帝石”和曹氏家廟魏文帝廟;這裏不僅有曹丕接受漢獻帝禪讓國鼎的受禪台,還有王朗文、梁鵠書、鍾繇刻的“三絕碑”等。這裏漢魏張潘古城遺址猶在,皇帝祭天的毓秀台猶存。這裏的漢獻帝的衣冠冢---“愍帝陵”;神醫華佗墓;“衣帶詔”事件受株連而死的董貴妃之墓;“司徒妙計安天下,只用美人不用兵”的王允之墓;荀氏才子芳蹤的“八龍冢”(荀淑的八個兒子)等遺址,都會讓人發遠古之幽思,嘆歲月之滄桑。除此之外,在這片故土上,有關三國曹魏的史書奇聞,街談巷語,傳説故事,俯首皆是。提起許昌,有誰會忘了當時的風流人物曹操;説到魏都,誰不想到此感受一下曹操成就霸業的故都氛圍。許昌它是有志之士成就事業的地方,是文人雅士尋覓建安風骨的地方。儘管三國風雲煙硝盡,但是曹魏風骨卻永存。走進漢魏故都許昌,將會使人夢迴千年,恍然置身於波瀾壯闊的三國曆史風雲之中。
現代表地方河南許昌曹丞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