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七步詩

(三國曹植詩作)

鎖定
《七步詩》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曹植(存在爭議)的詩作。此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的殘酷鬥爭,表現了詩人自身艱難的處境,表達了他對曹丕的強烈不滿和沉鬱憤激的思想感情。全詩語言淺顯,寓意明暢,用喻貼切,形象感人。
作品名稱
七步詩
作品別名
漉菽
出    處
世説新語
作    者
曹植(存在爭議)
創作年代
三國時期
作品體裁
五言詩
字    數
30
課本階段
小學

七步詩作品原文

七步詩版本一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 

七步詩版本二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 

七步詩版本三

七步詩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3] 

七步詩版本四

七步詩
煮豆然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 

七步詩版本五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 

七步詩註釋譯文

七步詩詞句註釋

⑴持:用來,用作。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
⑵漉(lù):過濾。豉(chǐ):煮熟後發過黴的豆子。
⑶萁(qí):豆梗,豆莖,曬乾後用作柴火燒。
⑷釜(fǔ):古代的一種鍋。
⑸煎:煎熬,比喻迫害。
⑹然:同“燃”。 [1]  [2] 

七步詩白話譯文

煮豆來做豆羹,過濾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裏哭泣。
本是從同一條根上生長出來的,為什麼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這麼狠呢? [6] 

七步詩創作背景

《七步詩》六句體最早載於《世説新語》,四句體最早見於《文選李善注引《世説》。黃初元年(220)正月,曹操病死,曹丕由世子榮升魏王;同年十月,漢獻帝被迫禪讓帝位,曹丕上位,是為魏文帝。由於爭封太子這段經歷讓曹丕無法釋懷,他在稱帝后,仍對曹植耿耿於懷。他擔心這個有學識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根據《世説新語·文學》記載,“文帝(曹丕)嘗令東阿王(曹植)七步作詩,不成者行大法”。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無法開脱,只好在極度悲憤中七步之內應聲成詩。
《世説新語》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遠,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據,而且據《世説新語》中引《魏志》中也説曹植“出言為論,下筆成章”,曹操曾試之以《登銅雀台賦》,植援筆立成,而且斐然可觀,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這樣一首好詩也完全是可能的。不過《世説新語》所記載的此詩本事則值得懷疑。作家餘秋雨認為,以曹丕的智商,不大可能在宮殿上做這樣殘暴而又兒戲式的惡作劇。況且曹丕深知曹植才思敏捷,要刁難他也不會做得這麼笨。餘秋雨認為這首詩比喻得體,有樂府風味,很可能確實是曹植的手筆,但創作時的戲劇場面,大約是後人虛構的。 [7-11] 

七步詩作品鑑賞

七步詩整體賞析

曹植才華出眾,稟賦異常,文采過人,謝靈運劉勰王世貞等人對此多有讚揚之語,而最能表現其才華的例子就是這首《七步詩》。
這首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寓意明暢。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這一日常生活現象,作者以“豆”自喻,一個“泣”字充分表達了受害者的悲傷與痛苦。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過濾煮熟後發酵過的豆子,用以製成調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莖,曬乾後用來作為柴火燒,萁燃燒而煮熟的正是與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緊,自相殘害,實有違天理,為常情所不容。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脱口而出,實在令人歎為觀止。後兩句筆鋒一轉,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悲憤,這顯然是在質問曹丕,既是同胞兄弟為什麼如此苦苦相逼。“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牆、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説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這首詩以萁豆相煎為比喻,控訴了曹丕對自己和其他眾兄弟的殘酷迫害。口吻委婉深沉,譏諷之中有提醒規勸。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殘忍。這首詩之妙,在於巧妙設喻,寓意明暢。豆和豆秸是同一個根上長出來的,就好比同胞兄弟,豆秸燃燒起來卻把鍋內的豆煮得翻轉“哭泣”,以此來比喻兄弟相殘,十分貼切感人。
當然,這首詩的風格與曹植集中的其他詩作不盡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談不上語言的錘鍊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貼切而生動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贏得了千百年來讀者的稱賞。 [11]  [12] 

七步詩名家點評

宋·佚名《漫叟詩話》:“曹子建七步詩,世傳‘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一本雲‘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其工拙淺深,必有以辨之者”。 [13] 
明末清初·毛先舒詩辯坻》:“子建樂府《怨歌行》比《七哀》多十二句,然《七哀》妍至雅潔,似勝《怨詩》。《七步詩》四句者,詞意簡完,然不若六句之有態。” [14] 
近代·郭沫若《論曹植》:“站在豆的一方面説,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過火,如果站在萁的一方面説,不又是富於犧牲精神的嗎?” [15] 

七步詩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國魏譙(今安徽亳州)人。曹操子。封陳王,諡曰思,故世稱陳思王。自稱“生乎亂,長乎軍”。天資聰穎,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賞愛,幾乎被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而失寵。其創作以建安二十五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後期詩歌主要是表達由理想與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是建安文學成就最高者,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現存詩歌九十餘首。宋人輯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16] 

七步詩作品爭議

《七步詩》的真偽存在很大爭議。此詩不見於陳壽的《三國志》,也不見裴松之為《三國志》所作的注。最早記載此詩者,是南朝宋劉義慶所著筆記小説《世説新語》。這首詩在傳播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去曹植時代愈近,文獻記載愈少。南朝劉宋時出現此詩,隋唐之前,曹植文集易得,對《七步詩》的真偽無異議。北宋時漸有爭議。宋室南渡,《曹植集》散佚後,有人輯錄《七步詩》入本集。此時《曹植集》刊刻和流傳應有多個本子,現存最早的南宋孝宗年間江西大字刊本《曹子建文集》十卷本不載。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南宋寧宗時《曹子建集》十卷本刊有。
明清時期,《七步詩》逐漸真假難辨。信其真者對《七步詩》多有讚許。明王世貞曰:“《煮豆》七步,《三都》十年,不妨兼美。”明正德舒貞刊本《陳思王集》收錄此詩,雲散見諸書,但未言出自何書;萬曆休陽程氏刊本收錄四句詩。此時亦有諸多懷疑者,馮惟訥《古詩紀》自《世説》輯此詩,注云“本集不載,疑出附會”,並附錄四句詩。馮氏所見《曹植集》未錄此詩。張溥輯《陳思王集》從《世説》以六句詩作為正文,“又以四句者為附註”,亦云“本集不載”。清丁晏收羅曹植佚文,苦心校勘,編成《曹集詮評》,對待《七步詩》仍馮惟訥氏之説。
近代以降,魯迅郭沫若、趙幼文、葉嘉瑩諸先生疑其真,但從古至今論者多從政情、世情和人性角度作推論,未有詳細考證者。諸家即使疑其為曹植所作,也多不認同《世説新語》所載本事。如葉嘉瑩説:“我以為這個傳聞並不可靠。因為以魏文帝這個人,從他的文章來看,從他的作風來看,他不會做這樣的事。這還不是説他仁慈不仁慈,以他的智慧才略,就是要殺死曹植,也有別的辦法,絕不會用這種笨辦法。” [17-18] 
參考資料
  • 1.    陳昳 陳朗.讀故事賞古詩[M].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2015:150
  • 2.    餘冠英選注.三曹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103
  • 3.    周 濤.大學語文[M].北京: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80
  • 4.    張可禮 宿美麗.曹操曹丕曹植集[M].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209
  • 5.    張賢明.中國好詩歌·最美的古詩詞[M].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28
  • 6.    畢磊菁.藝術知識與文學常識[M].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14
  • 7.    郭預衡 等.漢魏南北朝詩選注[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20:14160-161
  • 8.    莫 休.二十位王爺的故事[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49
  • 9.    羅貫中.三國演義[M].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439-444
  • 10.    李漢秋主編.中國曆代名詩名詞鑑賞辭典·詩集[M].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2001:135
  • 1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三曹詩文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3:119
  • 12.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291-292
  • 13.    張志軍 盧學慧 吳利民 諸葛祥蜀.傳世語海(第一冊)[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587
  • 14.    傅璇琮 許逸民.中國詩學大辭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051
  • 15.    李漢岑.知識趣談800則[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95
  • 16.    吳小如 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601
  • 17.    宋戰利.《七步詩》託名曹植考[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9(6):99-102
  • 18.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