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鎖定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創刊於1981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主辦的國家級神經科學專業學術性期刊。
據2018年11月《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期刊官網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第二屆編委會共有顧問32人,編委70人,國際編委6人 [1] 
據2018年1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出版文獻共5704篇,總被下載336301次、總被引12294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1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79 [2]  。據2018年1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載文量為2696篇,被引量為6748、下載量為92260;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5年影響因子為0.97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095名,在神經病學與精神病學(35種)中排名未知 [3] 
中文名稱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外文名稱
Neural Injury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語    言
中文
類    別
醫藥衞生科技
主管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編輯單位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81年
出版週期
月刊
國內刊號
42-1759/R
國際刊號
1001-117X
郵發代號
38-47
現任主編
王偉
編輯部地址
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辦刊歷史

1981年,《國外醫學(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冊)》創刊。
2006年,《國外醫學(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冊)》改名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2007年,《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2] 
2011年,《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正式在中國知網進行優先數字出版。
2013年,《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正式啓用網絡投稿系統 [4] 
2014年,《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成為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2018年,《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辦刊條件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欄目方向

主要欄目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主要欄目有專家筆談、述評、論著(基礎研究與臨牀研究)、短篇論著、重大科研結果(包括陰性結果)報道、個案報道、綜述與編譯、繼續教育專欄、學術交流、病例討論、講座、會議紀要、新藥介紹、讀者來信、學術活動預告、書評或書訊等 [4] 
讀者對象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讀者對象為廣大從事相關科研、臨牀醫療的工作者 [4]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人員編制

據2018年11月《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期刊官網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第二屆編委會共有顧問32人,編委70人,國際編委6人 [1] 
職務人員姓名
編委
卜碧濤
丁新生
萬有
王偉
王檸
王文志
王擁軍
王建枝
王建明
王維治
王銘維
尤春景
石進
劉鳴
孫聖剛
許予明
朱文珍
朱東亞
朱曉峯
朱遂強
陳生弟
陳國華
陳建國
遲兆富
何成
李和
李鋒
李承晏
汪昕
陸廷仁
吳江
吳立文
肖波
張兆輝
張蘇明
張貴斌
張朝東
張穎冬
張微微
武成斌
周東
周民
鄭健
段樹民
駱清銘
洪震
賀茂林
胡靜
胡學強
胡常林
姜衞劍
施琪嘉
趙志奇
郭毅
顧曉松
賈建平
莫雪安
徐恩
崔麗英
黃一寧
黃曉琳
焉傳祝
章軍建
董強
謝 鵬
曾進勝
蒲傳強
廖維靖
漆劍頻
燕鐵斌
顧問
於步潤
方思羽
方樹友
孔繁元
王紀佐
王忠誠
王新德
王德生
史庭慧
呂傳真
劉焯霖
許賢豪
朱長庚
李大年
李春巖
李舜偉
李齡
沈定國
吳遜
楊任民
楊明山
南登崑
郭玉璞
秦震
黃如訓
梁秀齡
董為偉
粟秀初
童萼塘
蔡轉
薛啓冥
慕容慎行
國際編委Haydon Philip GKimelberg Harold KParpura Vladimir
Redecker ChristophWitte Otto WRansom Bruce R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學術交流

2008年,《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與國際雜誌《Glia》合作,開闢“Glia優秀研究論文”專欄 [4]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辦刊成果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出版發行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為月刊,逢每月25日出版 [4] 
據2018年1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出版文獻共5704篇 [2] 
據2018年1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載文量為2696篇 [3]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影響因子

據2018年11月4日中國知網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總被下載336301次、總被引12294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91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79 [2] 
據2018年11月4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被引量為6748、下載量為92260;根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5年影響因子為0.97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1095名,在神經病學與精神病學(35種)中排名未知 [3]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收錄情況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重慶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台灣華藝、超星集團等數據庫收錄。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為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1992年第一版)來源期刊 [2]  [4]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榮譽表彰

1998年,《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獲湖北省優秀期刊 [3]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文化傳統

精神理念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緊跟國際神經科學發展趨勢,對神經系統疾病的基礎與臨牀研究熱點予以實時追蹤、報道。
“學術水平高、指導性強、容稿量大,刊登週期短、信息時效快”是《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追求的目標 [4]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現任領導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第二屆編委會領導
職務姓名
名譽主編楊雄裏王永炎陳安民阮旭中
主編王偉
編輯部主任卜碧濤
參考資料 [1]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