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神户人工島

鎖定
神户人工島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户市南約三公里的海面上,享有“二十一世紀的海上城市”之稱。
中文名
神户人工島
南    北
長2.1公里,
方    圓
14公里,
總面積
為4.36平方公里

神户人工島基本簡介

神户人工島 [1]  位於日本兵庫縣神户市南約三公里的海面上,呈長方形、東西寬3公里、南北長2.1公里,方圓14公里,總面積為4.34平方公里。島上居民為2萬人,各種設施齊全,有國際飯店、旅館、商店、博物館、島內游泳場、醫院、學校及3個公園,還有休假娛樂場和6000套住宅。神户人工島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人造海上城市,享有“二十一世紀的海上城市”之稱。 在修建神户港人工島的同時,神户市於1972年開始,用十五年時間建造了一座總面積為5.8平方公里的更大的六甲人工島,並建有一座高297米的世界第一吊橋,把人工島與神户市區連結起來。1966年至1981年耗資5300億日元,建造了一個436公頃的人工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城市”。

神户人工島基礎設施

神户的交通道路 神户的交通道路
神户人工島上現代化的港灣設施約佔全島面積的55%。人工島的外圍除南部築有防波堤外,其他三面共建有十二個集裝箱碼頭和十六個班輪停泊站,可同時停靠二十七艘巨型海輪。寬闊的市區佔全島面積的29%。在市中心,高達32層的“海上理想之鄉”旅館造型別致,充滿現代氣息。島上林蔭大道兩旁,鱗次櫛比的中高層公寓和私人住宅可供十三萬市民居住。市區內有國際交流會館、國際展覽場、時裝中心、中、小學校和擁有一千個牀位的現代化醫院以及室內游泳池和風景秀麗的公園,為居民提供了舒適的生活環境。 [1] 

神户人工島島內建築

1966年至1981年共耗資5300億日元,建造了一個436公頃的人工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城市”。港島既有形狀各異的現代化建築,又有古色古香的日本式建築,還有新穎的充氣薄膜建築,構成一幅新奇而亮麗的主體圖畫。從神户市三宮開出的單軌港口線圍繞港島一圈,遊客可飽覽港島景色。 [2] 

神户人工島建造歷史

人工島是日本神户市為了適應神户港經濟貿易不斷髮展和港口貨物吞吐量日益增長的需要而建造的。神户人工島1966年開工,在10米水深的海域中用8000萬立方米土石填築成一個總面積為436萬平方米(4.36平方公里)的人工島。其中港口用地241萬平方米。人工島拋填平均厚度約20米,向海一側有長3040米的護岸和1400米的防波堤。與陸地連接的神户大橋為三跨拱結構,橋寬14米。全部工程於1981年3月竣工,歷時15年,削平了六甲山脈的高倉和橫尾兩座山頭,共填土石方八千萬立方米,投資五千三百億日元(約合二十六億四千多萬美元)。 [1] 
在修建神户港人工島的同時,神户市於1972年開始,在人工島東側的附近海面用十五年時間建造了一座總面積為5.8平方公里的六甲人工島。新大村飛機場,即長崎機場。位於長崎、佐世保間的大村灣內,是利用離海岸1.5公里的箕島擴建而成的。採用爆破方法削平箕島的南、北兩島後,在向陸一側12~15米水域中拋填土石建造了長3200米、寬 430米的人工島。島周圍的護岸工程總長5868米,採用塊石護坡、人工異型塊體消浪結構護面。
率先建造海上城市的是日本。20多年前,日本就在神户沿海建成一座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城市,可供2萬多人居住,為21世紀海上城市的開發展示了廣闊美好的前景。如今,日本的海洋開拓者更加心勃勃,提出21世紀內要在日本近海建造25000個海上城市。

神户人工島島內交通

神户大橋—斜拉吊橋明石大橋 神户大橋—斜拉吊橋明石大橋
人工島同神户市交通聯繫十分便利。神户市和人工島之間設有由計算機控制的無人駕駛電車,這種電車使用橡膠輪胎行駛在專門架設的軌道上,既無噪音又能防止交通事故。此外,全長達317米的橫跨神户市內街區和人工島之間的紅色神户大橋亦成為神户港的一景。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