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祝陽鎮

鎖定
祝陽鎮隸屬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位於岱嶽區東部,南與範鎮相連,北與下港鄉接壤,東與萊蕪市毗鄰,西與山口鎮隔河相望,區域面積87.12平方千米。 [1]  截至2022年10月,祝陽鎮下轄56個行政村。 [6]  2020年,祝陽鎮户籍人口數56579人。 [7] 
明初建村,原名鳳陽寨,因該村處祝山之陽,清更名祝陽。1949年,設祝陽區。1995年1月,設祝陽鎮。
祝陽鎮工業以紡織、建築、保温、機械製造為主,農業以桑蠶、大蒜、生薑、土豆為主。 [1]  2014年,祝陽鎮經濟產總產值15.8億元,同比增長12.8%。 [2] 
中文名
祝陽鎮
別    名
祝陽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
地理位置
岱嶽區東部
面    積
87.12 km² [4] 
下轄地區
15個行政村(截至2022年10月)
政府駐地
姚下路
電話區號
0538
郵政編碼
271034
氣候條件
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56579 人(2020年户籍人口) [7] 
著名景點
徐家樓古樓
宗司廟
抗日烈士公墓
車牌代碼
魯J

祝陽鎮歷史沿革

明初建村,原名鳳陽寨,因該村處祝山之陽,清更名祝陽。
民國一年(1912年),屬泰安縣興仁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第四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屬祝山區。
1949年,設祝陽區。
1950年,改為第五區。
1958年,建衞星公社。
1959年,改稱祝陽公社。
1960年9月,並於山口公社。
1962年3月從,山口公社劃出,復建祝陽公社。
1984年4月,撤祝陽公社設祝陽辦事處。
1985年12月,撤祝陽辦事處設祝陽鄉。
祝陽鎮
祝陽鎮(10張)
1995年1月,撤祝陽鄉設祝陽鎮。 [1] 

祝陽鎮行政區劃

截至2022年10月,祝陽鎮下轄56個行政村:祝陽村、井家窪村、南高北村、北高北村、穆家莊村、東大官村、西大官村、謝官村、陳良村、吳家莊村、姚官村、大路官莊村、姚中村、姚東村、姚西村、南張村、東喬村、下喬村、北喬村、金井村、公家汶村、趙家汶村、東張村、徐家汶村、安樂莊村、上太河村、下太河村、秋林村、徐家樓村、保全村、永寧村、焦北村、焦南村、蒲台村、麻峪村、宋莊村、陡溝村、前上村、後上村、磨石溝村、西張村、梭西村、梭北村、周家莊村、泉林村、西石汶村、李胡村、東石汶村、石龍頭村、小梭莊村、大南峪村、小南峪村、梭東村、橫嶺村、桐花溝村、二王安村。 [6] 

祝陽鎮地理環境

祝陽鎮位置境域

祝陽鎮,位於岱嶽區東部,地理座標在東經117°至117.3°之間,北緯36°至36.2°之間,北與下港鄉接壤,南隔瀛汶河與範鎮相連,東與萊蕪市毗鄰,西與山口鎮隔河相望 [5]  ,區域面積87.12平方千米。

祝陽鎮地形地貌

祝陽鎮地勢北高南低,山區、丘陵、平原各佔三分之一。 [1] 

祝陽鎮氣候

祝陽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温13℃,一月份平均氣温-2.5℃,七月份平均氣温25.9℃。年均降水量727.4毫米。年平均光照時間2634.5小時。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和乾熱風、大風、冰雹等。 [1] 

祝陽鎮自然資源

祝陽鎮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祝陽鎮耕地面積6萬畝,山區、丘陵、平原各佔三分之一。 [1] 

祝陽鎮植物資源

祝陽鎮農作物種類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高粱、穀子、大豆、大麥、綠豆、花生、紅小豆和蕎麥等。
經濟作物主要以蔬菜為主,其次是花生、生薑、大蒜、棉花、黃麻、芝麻、西瓜、甜瓜等,蔬菜主要有西紅柿、黃瓜、韭菜、西葫蘆、土豆、芹菜等品種。
林果產品主要有蘋果、核桃、板栗、山楂、柿子、桃、杏、櫻桃、花椒等。 [1] 

祝陽鎮動物資源

祝陽鎮畜禽產品主要有牛、馬、羊、雞、兔、貂、驢、騾、鵝、鴨等。 [1] 

祝陽鎮人口

2020年,祝陽鎮户籍人口數56579人。 [7] 

祝陽鎮經濟

祝陽鎮綜述

2014年,祝陽鎮經濟總產值15.8億元,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284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1098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2%、15%、15%、21%。“四上”企業達到10家,主營業收入8.3億元,同比增長12.8%。 [2-3] 

祝陽鎮農業

祝陽鎮以桑蠶、生薑、大蒜、林果為主導產業的特色農業生產格局。所產蠶繭主要用於出口創匯;年產生薑、大蒜2萬噸以上,其它蔬菜4萬噸,帶動了温室姜芽生產、大蒜脱水加工、蔬菜長途運銷、大型恆温庫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林果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其中以水杏、玉杏、蘋果及乾果為主,山東農業大學、泰安市果科所等科研單位在橫嶺、大南峪等村有果樹新品種試驗基地。
截至2011年,祝陽鎮存欄牛7.4萬頭,其中奶牛2300頭,豬2.6萬頭,羊3萬隻,家禽存欄38.4萬隻。現有畜牧規模養殖場101個,奶牛養殖專業村3個,奶牛養殖小區2個,規模養殖佔總養殖量80%以上,畜牧業總產值達1.04億元,佔農業總產值40%。祝陽鎮有大型種禽場1家,禽類規模養殖場38處總存欄家禽30萬隻以上。 [1] 

祝陽鎮工業

2020年,祝陽鎮工業企業有51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8個。 [7] 

祝陽鎮商業

2020年,祝陽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52個。 [7] 

祝陽鎮交通運輸

泰萊公路、祝下公路、姚口公路縱橫祝陽鎮。
2011年,祝陽鎮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先後投資700餘萬元,建成38.57公里,11個項目的“村村通”工程。自2006年始,鎮黨委、政府全面鋪開了姚下路祝陽段改造工程。總投資1320萬元、長9.9公里的姚下路祝陽段已全線通車。 [1] 

祝陽鎮社會事業

祝陽鎮教育事業

2000年,祝陽鎮有小學26所,在校生5100人;初中3所,在校生2400人;成人教育中心校1所,在校生80人。有各類專業科技人員153人,其中工程師3人,農藝師6人。
2008年以來,祝陽鎮投資200多萬元,加快小城鎮建設力度,全面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強化教師隊伍建設,規範學校管理。2008年,祝陽鎮有中學2處,小學10處,成教中心1處,幼兒園15處,義務教育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鎮十五中“支點導學,模塊達標”教學模式得到省、市、區好評,併為市教育局提供課堂創新現場會,成教中心中考優秀率、有效率位居全區前列,2007年被市政府評為“教育工作強鄉鎮”。 [1] 
2020年,祝陽鎮有小學學校4所、小學教學點2所,教職工共119人,在校學生共1348人;初中學校2所,教職工數140人,在校學生數1019人。 [8] 

祝陽鎮醫療衞生

截止2011年,祝陽鎮有鎮醫院1處,村衞生室56處。計劃生育率100%,人口自然增長率3.9‰。敬老院1處,享受五保人口占應享受的100%。 [1] 

祝陽鎮民生事業

2010年,祝陽鎮多方籌措資金、物資120餘萬元,對姚下路沿線進行了綠化,栽植法桐,速生楊等綠化樹1.5萬棵;修築路沿石7.6公里;在鎮駐地公路沿線鋪設2.2公里長、4米寬的人行道板1.5萬平方米。 [1] 

祝陽鎮風景名勝

宗司廟
總司廟 總司廟
總司廟供奉象徵陰間最高權威的“總司大帝”,據説總司大帝主生錄死、懲惡揚善,威靈顯赫。是權力與正義的化身。廟內壁畫系十殿閻君審判圖,為明末清初的地方名士所畫,畫風明快,筆法細膩,線條流暢,人物惟妙惟肖,表情生動傳神,雖歷經時代滄桑,仍然色彩鮮豔,光彩照人。總司廟山東境內唯此一座,泰山學者周郢題詞曰:“七十二列案諸司惟君稱總,三千餘幽宮鬼府與嶽同尊”。 [1] 
徐家樓古樓
徐家樓
徐家樓(2張)
在岱嶽區祝陽鎮徐家樓村,有兩座年代久遠的古樓,樓的名字被稱作“徐家樓”,該村的得名便是由此樓而來。圍繞“徐家樓”,曾經發生過一段異常曲折的故事,至今在當地流傳甚廣。 [1] 
姚莊遺址
姚莊遺址位於泰安市岱嶽區祝陽鎮姚東村村西,石汶河東畔,泰萊公路穿過遺址中心。1989年泰安市郊區政府公佈為區文物保護遺址。1994年泰安市政府公佈為第一批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東西寬1000米,南北長1500米,面積150萬平方米,地形北高南低。文化層堆積80—100釐米,出土器物有鬲、罐、、瓦當、板瓦等。其中有商周鬲和戰國陶豆、漢代瓦當,為商末至漢代遺存。 [1] 
大雲寺
大雲寺位於姚莊村南(今姚莊糧站)。據《泰安縣誌》載:“縣東四十里姚莊,舊名古云台寺,正殿石佛二,內多古碑,金重修,有大定四年勒牒及明弘治十五年宋安重修碑記”。該寺始建於東漢,擴建於北魏,金、明兩代曾重修,清順治八年(1651年)復修。寺院正門3間為山門,兩側有哼哈二將,門東是魁星閣,門西建有鐘鼓樓。山門後為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其後是為大雄寶殿5間,內塑如來“丈八佛”,兩邊為十八羅漢。後有5間後殿,正中供奉彌勒佛,兩側有倒坐觀音,西有娘娘廟,最後是佛院。大雲寺內有古碑120餘座,是泰安境內重點古碑林之一,寺南有戲台。舊時大雲寺為城東四大景點之一。1950年代改建糧站。 [1] 
祝陽抗日烈士公墓
石大夫碑位於祝陽村以北2公里,祝下公路西側。公墓建於1946年7月。始建時,豎烈士坊一座,石碑兩方,有烈士墓348座,佔地9000平方米。烈士坊由原中共泰山地委書記林呼加和趙篤生題詞,泰安縣縣長亓偉撰寫碑文。1956年政府撥款修復烈士公墓,刻石碑147塊。1980年春烈士公墓進行了第三次復修擴建。1988年10月4日,泰安市政府批准祝陽抗日烈士公墓為全市烈士紀念重點保護單位。2005年4月,曾隨日軍侵華,駐紮泰安4年之久,殺害我多名抗日戰士的日本老兵鹽谷保芳,帶着愧疚的心情,來祝陽抗日烈士公墓前下跪謝罪。 [1] 
石大夫碑
位於祝山東麓的石大夫碑是迄今泰安市境內首次發現也是唯一揭示泰山石敢當信仰緣由的歷史文物。該碑高1.18米,厚0.34米,寬0.83米,為清道光七年(1827年)祝山興建“石大夫”廟時所立,碑文《石大夫廟敍》以神話傳説的形式詳細敍述了“石敢當”由鎮邪靈石到治病神醫的形象演化軌跡。每年9.9重陽節是趕廟會的日子,爬一爬祝山,拜一拜石大夫,摸一摸石大夫碑,購一塊“石敢當”靈石,早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1] 
金泉山莊
小安門水庫
小安門水庫(4張)
金泉山莊北依岱嶽區第二大水庫小安門水庫,東面緊靠九頂山,規劃佔地260畝,是集會務、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觀光休閒度假區,整體佈局分為別墅區、娛樂區、生活服務區三部分。 [1] 
忘憂谷風景區 忘憂谷風景區
忘憂谷風景區
忘憂谷風景區位於祝陽鎮陡溝村村北,以自然山水、奇石為主要風光,山中林木葱蘢,翠柏掩映,且有很多名貴中草藥。 [1] 

祝陽鎮著名人物

趙弘文
崇禎十年(1637年)進士趙弘文,清順治二年(1645年)授廣東道監察御史,巡按蘇松常鎮等處兼督沿海綜核將領。 [1] 
孫傳芳
民國時期閩、浙、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直係軍閥孫傳芳 [1] 
趙和琪
國家一級作家,著有長篇小説《泰山石》、《泰山俠女》、《泰山恩仇錄》、《泰山情話》、《愛火》等多部,《趙和琪中短篇小説選》(兩集),散文集《孤獨者的事業》,雜文集《生命的誤解》,電影文學劇本《泰山恩仇》、《神槍雪恨》、《幻女》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