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

鎖定
《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是2006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純安。 [1] 
中文名
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
作    者
姚純安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
2006年3月1日
頁    數
413 頁
定    價
25 元
ISBN
10位[7108023741] 13位[9797108023741]

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內容提要

清末民初是近代中國學術轉型和社會變遷的重要時期,社會學在這一時期引進、傳播和展開,其歷程頗為複雜。一方面,社會學在中國的發展深受西方和日本早期社會學、中國傳統學術文化觀念及當時國內社會政治的影響;另一方面,社會學作為一種思想理論資源,對清末民初社會文化變遷(如民族主義思潮、社會改良思潮、無政府主義思潮、社會主義思潮、社會研究、國學研究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作者簡介

姚純安,1970年3月出生於湖南華容。1999年於湘潭大學獲得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2000年入中山大學攻讀中國近現代史博士學位,2003年畢業。曾在《歷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 [1] 

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目錄

目錄
緒論
一 本文主題
二 學術史
第一章 西方社會學的輸入(1895—1903)
第一節 中國社會學的起點
第二節 西方社會學初入國門(1895—1901)
一、 概念和內容的介紹(1895—1897年)
二、 開始翻譯(1898—1901年)
第三節 知識體系的集中輸入(1902—1903) [1] 
一、 注重心理因素社會學的輸入
二、 注重生物因素社會學的輸入
第四節 國人對社會學的最初認識
一、 哲學與政學
二、 東學、西學之爭
三、 會通與專門
第二章 思潮激盪中的社會學(1903—1911)
第一節 中國社會學的繼續發展
一、 各種學説的引進
二、 對注重生物因素社會學的批評
三、 學科認識及對其他學科的影響
第二節 國學研究的新理新法
一、 社會學與經史之學
二、 治羣學之秘笈——社會學與小學
三、 社會學與諸子學
第三節 社會學與合羣思潮
第四節 種族同化論與種族革命論的共同依據 [1] 
一、 社會學與種族同化論
二、 社會學與種族革命論
第五節 清末改良思想的理論資源
第三章 社會研究視野中的社會學(1911—1919)
第一節 中國社會學的較快發展
一、 心理主義學説的盛行
二、 社會學教育的擴展
三、 學科認識的進步
第二節 社會學與民初社會問題研究
一、 人口問題
二、 婚姻、婦女與家庭
三、 風俗、舊習與宗教
四、 其他
第三節 社會學與民初國學研究
第四節 民初調和論的主要依據
第五節 與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的糾紛
一、 與社會主義的離合
二、 無政府主義的批評對象
結語
後記
徵引文獻
索引 [1] 

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叢書信息

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叢書 (共15冊), 這套叢書還有 《分解與重構》,《中國現代政治學的展開》,《先因後創與不破不立》,《從幕府到職官》,《辮服風雲》 等。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