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

鎖定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是2013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關曉紅。
中文名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
作    者
關曉紅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出版時間
2013年12月1日
頁    數
646 頁
開    本
32 開
ISBN
9787108046192 [1] 
類    型
人文社科
語    種
簡體中文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改制前的外官制
第一節 清代官制的“內”與“外”
第二節 直省各級官衙幕友
第三節 局所的濫觴與擴張
第二章 直省官制的漸變
第一節 從幕府到文案處
第二節 房科的分化與變異
第三節 局所衝擊規制
第四節 越裁越多的局所
第三章 外官改制的醖釀與定案
第一節 外官設置的“體”與“治”
第二節 官紳及使臣的官制考察
第三節 戊戌時期議改外官制
第四節 新政再議外官改制
第五節 五大臣出洋考察與官制改革議案
第六節 第一次外官改制討論與《各直省官制通則》
第四章 試辦外官改制
第一節 因緣際會的東三省改制
第二節 爭議迭出與繼任糾偏
第三節 直隸改制的前倨後恭
第四節 數度易撫的江蘇外官改制
第五章 督撫衙門幕職分科治事
第一節 改制前的督撫衙署
第二節 改幕友為幕職的時議
第三節 督撫幕職分科治事的實施
第六章 設立直省會議廳
第一節 督署會議廳與行政合議制
第二節 會議廳成立後的重要調整
第三節 頒行會議廳規則
第四節 實踐成效與侷限
第七章 裁併局所與改設三司兩道
第一節 局所與外官改制
第二節 司道改制的初衷及議案
第三節 提學使司改制的先行效應
第四節 欲速不達的提法使司
第五節 牽一髮動全身的藩司改制
第六節 棄舊圖新的巡警道設置
第七節 勸業道的利弊得失
第八節 司道改制的特點與問題
第八章 府廳州縣改制
第一節 府廳州縣的官制與吏治
第二節 改制實施與調整變化
第三節 官治與自治並舉
第四節 實行州縣事實考核
第九章 直省公費與行政經費
第一節“公費”淵源與同光之際改革
第二節 規範整頓的盈與虛
第三節 酌定公費的博弈
第四節 新官制受困於舊財政
第五節 議定行政經費
第六節 度支部削減預算與各方反應
第十章 外官制的再調整
第一節 集權與分權:改制模式的思考
第二節 預備立憲的“地方”困擾
第三節 督撫存廢的權衡
第四節 第二次外官改制討論
第五節 集權分權之爭
第六節 民初的省制紛爭
結語
一、近代中國政體承上啓下的轉折點
二、中西新舊:觀念與制度的糾葛
三、清季外官制改革的教訓與啓迪
後記
徵引文獻
索引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內容簡介

清末官制變革,將原來“內外相維”格局改為上下貫注,是近代政體轉型的重要內容。關曉紅編著的《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引用大量未刊檔案與清人文集、日記、書信,揭示了清季改制中新舊體制的複雜糾葛,折射出制度興革與中西曆史傳統的纏繞,以及對後來政體設置的重大影響。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由關曉紅編著。 清末官制變革,將原來“內外相維”格局改為上下貫注,是近代中國政體轉型的重要內容。改制總體目標是仿效西方,由君主專制向君主立憲制過渡。清廷試圖通過官制改革奠定立憲的官治基礎,進而刷新吏治,提挈政綱、挽救危亡;可是改制反而導致統治秩序嚴重失範,社會矛盾急劇尖鋭,促使清廷速亡。其要因,在君臣上下只顧一己之私,阻撓及妨礙改革深化,不能迴應社會各方面的利益訴求,結局也與他們的預期相去懸殊。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引用大量未刊檔案與清人文集、日記、書信,揭示了清季改制中新舊體制的複雜糾葛,折射出制度興革與中西曆史傳統的纏繞,以及對後來政體設置的重大影響。 [2] 

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作者簡介

關曉紅,女,漢族,廣東開平人,1957年9月出生於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十生導師,歷史學博士,從事晚清民國時期的社會政治與文化研究,曾獲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公室頒發的2002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要代表作有《陶模與清末新政》《清末州縣考績制度的演變》《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擾》《晚清局所與清末政體變革》《辛亥革命時期的省制糾結》等。專著《晚清學部研究》(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2001年獲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全國教育圖書獎二等獎。近年曾主持圍家清史纂修工程“學政表”、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近代知識與制度體系轉型研究”子課題等多個科研項目,應邀到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研究所等機構做訪問學者.目前研究領域為近代政治制度、近代教育、晚清史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