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社會同一性

鎖定
社會同一性(social identity),即與團體理想一致的內在保持感和團體的歸屬感。 廣義的社會同一性包含個體水平的同一性和集體水平的同一性。個體水平的同一性是作為某一種人的自我認同,是用概括的社會類別去描述“我是誰”,它包括McCall&Simmons(1 966,1978)和Stryker(1980)的角色同一性。集體水平的同一性是作為整體的羣體的自我認同,是用概括的社會類別與描述“我們是誰”,它包括Tajfel(1 981)和Turner(1987)的狹義的社會同一性。實際上,個人同一性、角色同一性、社會同一性都是對自我的反映,但個人同一性反映的自我是由個人獨特的特質來定義;角色同一性反映的自我是由特定的社會角色來定義;社會同一性反映的是自我對社會羣體或類別的認同,是調節自我和廣闊的羣體類別的社會關係的建構,可見三者的不同在於賦於自我(self)的水平不同。 [1] 
中文名
社會同一性
外文名
social identity
所屬學科
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社會同一性(social identity)”。我們感覺自己是誰,屬於哪個羣體。
每個人都有其社會身份,比如你可能是男人、北京居民、教師 、極限體育愛好者、湖南人、飆車愛好者等等。這些身份,無論用那種標籤,都可以讓你處於某一個圈子(內羣體)。而當你被歸入某一羣體(或僅僅是感覺被歸入某一羣體),“內羣體偏見”都可能會增加。 [2] 
所謂“內羣體偏見(in-group bias)”,有點貼近老祖宗説的“黨同伐異”,又不完全相同。人自然而然會排斥“他們”(外羣體),認為自己的羣體更優越。比如,你分別問清華和北大的學生,到底是北大還是清華更好 。他們的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是自己的學校更好。同樣,你問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學生(兩校世仇),他們也一樣的顯示出這種“內羣體偏見”。
這種人類的不自主的偏見最誇張的體現是這樣:心理學家把一堆人按他們駕照的尾號進行分組,結果發現,同一組內的人對自己的組員有親密感(相對於其他組的人)。你看,只要把人放在一起,人就會自然地去依據一些哪怕是毫無邏輯的依據去分羣,去抱團,然後出現這樣的情感偏差。
這就是羣體意識的威力。
這就是人性。每個人都難以逃脱。哈佛的學生如此,“最強大腦”的選手也如此。你我也一樣。我相信各個最強大腦選手的忠實粉絲也這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