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礤石峪

鎖定
礤石峪在徂徠山南麓。谷內的古道觀遺址,原為巢父廟,後又稱隱仙觀,面南背北,依山而築。
中文名
礤石峪
地理位置
徂徠山南麓
門票價格
旺季(3月10月)80元;淡季(11月2月)60元
著名景點
隱仙觀
煉丹爐
陳摶酣睡處

礤石峪主要景點

東邊,前是玉皇閣,門前挺立着兩株銀杏;後為三清殿,原來祀天皇、地皇、人皇諸位神仙。西側,前則有呂祖殿,原是祀呂祖;後則為六逸堂,祀“竹溪六逸”,匾額上書有“筱洞天”。被稱為“徂徠第一奧區”。
有隱仙觀、煉丹爐、陳摶酣睡處、礤石陂、昇仙台、竹溪、貴人峯、獨秀峯等。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曾隱於此,與山東名士孔巢父、韓淮、裴政、陶沔、張叔明,並稱"竹溪六逸"。竹溪東畔,有六逸堂,原祀六位逸士,今有李白塑像。
在徂徠山南麓就是礤石峪。這裏羣峯兀立,碧水曲環,松柏蒼翠,雲山霧罩,因此上在清道光年間《泰安縣誌》上稱其為“徂徠第一奧區”。
谷內的古道觀遺址,原為巢父廟,後又稱隱仙觀,面南背北,依山而築。東邊,前是玉皇閣,下層的石門額書着“金闕雲宮”幾個字。原來這裏還有靈官廟、山神廟、六逸亭、迎仙橋等,均毀於一旦。抗日戰爭期間,觀內曾是徂徠山起義營地,今天是徂徠山林場礤石峪分場的駐地。截至2009年這裏還存有清康熙年間趙國麟撰書《蓬萊派重修碑記》和嘉慶年間蔣大慶撰書 《重修樓閣殿宇碑》等碑碣。整個古廟懸室倚崖,澗溪繞藏藤葛之下,兩岸有“竹溪”、 “雲路”、“激湍”、“壁立千仞”、“桃園深處”、“仙閭靈府”等題刻。隱仙觀東側嶺上的巨石,傳説五代時後唐隱士陳摶老祖曾憩眠石上。巨石的北邊是於氏煉丹處 ,截至2009年還有煉丹石屋、天然石洞、石門、石牀、石枕、石鼎、石灶等物,趙國麟題有“煉丹灶” 。它的南邊是貴人峯,貴人峯峯西有於氏的衣冠冢。 風嶺在峪南,因為這裏地勢高,暑氣難至可避暑而得名。嶺下是卧石山,奇石延綿相連恍如羣羊。向西便是天平前寨,也就是赤眉軍山寨,整個台子由石頭壘成,已是基址猶存了。 清代人徐德謙的《礤石峪詩》中説:“蒼黃變叢枝,殿閣山崢嶸。仰面孤峯插,回頭嶂疊更。馬登巖徑險,人到石樑平。山犬當關起,唁唁吠履聲。”這真是寫盡這裏景緻的美妙之處了。 [1] 

礤石峪旅遊信息

提示:泰山進山門票旺季(3月10月)80元;淡季(11月2月)60元,紅門步行上山45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