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礐,漢語漢字,拼音是què,hú。
中文名
拼    音
què hú
部    首
倉    頡
hbmr
鄭    碼
nbog
部外筆畫
13
總筆畫
18
五筆86
wfqd
五筆98
errd
四角號碼
77602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7910

基本解釋

①礐(què) 潮州音讀(gag4角)
1.疾風激水擊石成聲。
2.山多大石。
3.堅硬堅定:“堅~其志誼。”
②礐(hú)
  1. 玉石。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苦角切《集韻》《韻會》克角切,𠀤音確。《爾雅·釋山》山多大石也。《説文》礐,石聲。
《廣韻》胡覺切,音學。《正字通》礐與嶨通。有卻學二音,兼山多石,石聲二義。字雖有從石從山之別,然山石一類,説文嶨訓山多大石,礐訓石聲,誤分為二。集韻合之,是也。
《廣韻》胡沃切,音鵠。
胡谷切,音斛。義𠀤同。
力摘切,音𥖪。礐硞,水石聲。《郭璞·江賦》幽𧯎積岨,礐硞䃕礭。《注》皆水激石,嶮峻不平貌。
《集韻》離宅切,音力。義同。 [1] 

地名讀音

礐石 (Quèshí):地名,位於廣東汕頭。
礐石風景名勝區:
位於廣東省汕頭市的達濠區礐石海南岸,與汕頭老市區隔海相望,於韓江、榕江、練江等三條江匯合出海處。南與達濠接連,原為全島,後因西南面由橋樑連廣東省道而成為半島。面積12平方公里,地處北緯23度20分、東經116度40分。1989年6月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礐石風景名勝區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潮汕地區首批國家AAAA級旅遊區,汕頭八景之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