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磨盤鄉

(鎮江市句容縣磨盤鄉)

鎖定
磨盤鄉,位於江蘇省鎮江句容縣境東南,東與原鎮江下轄的金壇縣薛埠鄉交界,南與袁巷鄉毗鄰,西與天王鎮接壤,北與茅山鎮、茅西鄉相連。鄉政府設在朱巷村,距縣城32公里;現轄14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有5129户,2萬多常住人口。
中文名
磨盤鄉
地理位置
江蘇省鎮江
面    積
55.1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2萬多
耕    地
3萬餘畝

磨盤鄉基本信息

全鄉總面積55.1平方公里,耕地3萬餘畝,其中水田2.2萬畝,宜林山地3.5萬畝。磨盤地處茅山丘陵,東高西低,易旱怕洪,災害連年。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磨盤人民就修築谷城壩。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在該鄉老人山地區修築一座攔水壩,當地羣眾譽為“新四軍水庫”。解放後,黨和政府帶領羣眾興修水利,先後修建了潘衝、李塔、方山、青年、磨盤山等小型水庫,興建機電排灌站6座,開挖河道4條,渠溝34條,平整土地1700餘畝,為發展農業奠定了基礎。1985年,糧食總產達12396噸,棉花169噸,油料1190噸,工農總產值1362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96元。
磨盤鄉是茅山革命老區之一。1938年6月,陳毅率新四軍開闢茅山抗日根據地,新四軍的兵站和後勤部門的財經處、兵工廠、被服廠、醫院都設在磨盤山區。戰爭年代,磨盤人民為民族獨立和解放作出了較大貢獻,湧現出新四軍一支隊所屬獨立營營長許維新、寧死不屈的優秀抗日女幹部王妞妞和秘密交通周長興等一批優秀兒女。
磨盤老人山程功明骨科,醫術獨特,曾用柳枝為白陽村民戴國才接小腿骨折,手術全愈後能推車、挑擔。抗日戰爭時期,程氏還為新四軍傷員治病。程功明逝世後,其子孫繼承先業,為民接骨治病,遠近聞名,上門求醫者絡繹不絕。

磨盤鄉現在狀況

現有初中3所,小學20所(其中完小13所)。常溧公路橫貫鄉境北部,唐方(山)公路在唐陵與常溧線交會,磨盤至袁巷公路也相繼建成,山區交通大大改善。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