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磨坊與十字架

鎖定
《磨坊與十字架》是萊徹·瑪祖斯基執導的劇情片,魯特格爾·哈爾和麥克爾·約克出演。
該片講述了圍繞尼德蘭著名畫家博魯蓋爾的名作《受難之路》展開的一系列故事。
中文名
磨坊與十字架
外文名
Mlyn i krzyz
其他譯名
驚豔布魯哲爾
類    型
劇情、歷史
製片地區
波蘭、瑞典
導    演
Lech Majewski
編    劇
Michael Francis Gibson(novel)
編    劇
萊徹·瑪祖斯基
主    演
魯特格爾·哈爾
Charlotte Rampling
片    長
96 分鐘
上映時間
2011年01月23日
對白語言
英語
色    彩
彩色

磨坊與十字架劇請簡介

這部電影聚焦於布魯格爾畫作中描繪的500個人物中的12個。基督受難的主題是1564年佛蘭德斯的宗教迫害。

磨坊與十字架演職員表

磨坊與十字架演員表

磨坊與十字架職員表

製作人 George Lekovic、萊徹·瑪祖斯基 、Freddy Olsson、Dorota Roszkowska、Malgorzata Domin、Piotr Ledwig
導演 萊徹·瑪祖斯基
副導演(助理) Dorota Lis、Krzysztof Lukaszewicz
編劇 Michael Francis Gibson、萊徹·瑪祖斯基
攝影 亞當·斯考拉、萊徹·瑪祖斯基
配樂 萊徹·瑪祖斯基、Jozef Skrzek
剪輯 Eliot Ems、Norbert Rudzik
藝術指導 Marcel Slawinski、Katarzyna Sobanska-Strzalkowska
美術設計 Stanislaw Porczyk
服裝設計 Dorota Roqueplo
視覺特效 Pawel Tybora
展開
[2] 

磨坊與十字架製作發行

磨坊與十字架製作公司

  1. Silesia Film

磨坊與十字架發行公司

  1. Joint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2011) (Taiwan) (theatrical)
  2. Koch Lorber Films [美國] (2011) (USA) (theatrical)
  3. New Star [希臘] (2011) (Greece) (theatrical)

磨坊與十字架特技製作公司

  1. Odeon Rybarczyk Productions [3] 

磨坊與十字架上映日期

  • 美國USA2011年1月23日......(Sundance Film Festival) (premiere)
  • 荷蘭Netherlands2011年1月30日......(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
  • 瑞典Sweden2011年2月3日......(G?tebor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波蘭Poland2011年3月18日
  • 土耳其Turkey2011年4月14日......(Istanbul Film Festival)
  • 丹麥Denmark2011年4月18日......(Copenhag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美國USA2011年4月23日......(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希臘Greece2011年4月24日
  • 俄羅斯Russia2011年7月2日......(Moscow Film Festival)
  • 捷克Czech Republic2011年7月3日......(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 法國France2011年9月10日......(L'étrange Festival)
  • 美國USA2011年9月14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 意大利Italy2011年9月14日......(Milano Film Festival)
  • 芬蘭Finland2011年9月15日......(Helsin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巴西Brazil2011年10月14日......(Rio de Janeir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日本Japan2011年10月26日......(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加拿大Canada2011年11月11日......(Toronto)
  • 德國Germany2011年11月24日
  • 法國France2011年12月10日......(Les Arc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法國France2011年12月12日......(Kinopolska Film Festival)
  • 日本Japan2011年12月17日
  • 挪威Norway2011年12月25日
  • 法國France2011年12月28日
  • 比利時Belgium2012年2月29日
  • 中國台灣Taiwan2012年3月23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2012年3月30日......(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4] 

磨坊與十字架影片評價

《磨坊與十字架》是一堂偽裝成電影的的藝術史課,它的最初公開亮相,不是在電影院也不是在電影節,而是在盧浮宮、紐約大都會藝術館這樣的場所。影片將人們帶回十六世紀的荷蘭,博魯蓋爾在創作《受難之路》時藉助一個聖經故事來影射當時西班牙統治者的殘忍以及尼德蘭人民的反抗。萊徹·瑪祖斯基將藝術史研究同電影CGI、3D技術結合起來,試圖還原畫家在創作這幅作品時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當時的思想、心境。站在一部藝術品之前的心神激盪,不正是讓我們所有人暈眩地以為是所謂創作衝動麼?值得一提的是,勃魯蓋爾的另一名作《雪中獵人》刺激芬蘭導演羅伊·安德森創作下一部作品,名字很長的《樹梢上沉思存在的鳥兒》,這部作品有望在戛納或者威尼斯電影節亮相。
影片的對白很少,導演更多的是運用遠近透視處理,給觀者一種深遠的空間感,動靜結合,人在畫中活。整部影片故事性較弱,導演並沒有依託敍事來呈現,而是更多的採用史詩般的鏡頭,描繪出畫意的風景,把歷史和藝術結合, 還原了《受難之路》的創作過程。電影裏,畫的作者説出了創作這幅畫的目的,就是“我要通過我的畫來講故事。”因此導演很好的把握了這一點,形式化地將故事還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飽含能量。磨坊和十字架,都是受難的象徵物,聖人是“來自過去的聖人,在哀悼法蘭德斯的命運”,如此則將歷史串聯起來的是連續不斷的受難,這也是布魯蓋爾畫作深處的秘密。他那些驟眼看去充滿風俗細節的畫,處理的並不僅是風俗,而是苦難、風景、神秘與人的並存,歷史中隱沒的、與它妄圖隱沒的細節都在其中呈現。後世神秘主義與存在主義的創作者都因此為他的作品着迷。 [1] 
萊徹·瑪祖斯基創造了電影的新的緯度。——《巴黎競賽》
《磨坊與十字架》實現了人們站在一幅偉大的傑作面前希望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在我們眼前的如此震撼、美麗、陌生又巨大、神性又栩栩如生——我們急切地希望能夠走進到畫當中。——《波士頓環球》
有時候我們需要走出電影狹隘的傳統敍事去思考一些值得思考的東西。而這部影片讓我思考的便是——為何人性有時如此殘忍?《Chicago Sun-Times 》羅傑·艾伯特
一堂有教益的藝術史課,但它缺乏彼特·格林納威《夜巡》那般的表現力。——《Chicago Reader》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