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碳酸鹽化

鎖定
碳酸鹽化(carbonatization)是指岩石遭受熱液(中、低温熱液為主)蝕變後,產生相當數量的碳酸鹽礦物,如方解石、菱鐵礦、鐵白雲石、白雲石及菱鎂礦等的作用。大多數岩石都能發生碳酸鹽化。
中文名
碳酸鹽化
外文名
carbonatization
別    名
方解石化
別    名
白雲石化
學    科
礦牀地質學
結    果
產生相當數量的碳酸鹽礦物
成    因
岩石遭受熱液蝕變

碳酸鹽化原理

碳酸鹽化在大多數岩石中都能發生,主要由碳酸岩化作用造成。即含碳酸的水溶液使原生硅酸鹽礦物分解、破壞併產生新礦物和碳酸鹽類的現象。CO2是大氣和土壤中普遍存在的物質,自然水普遍溶有CO2,形成含碳酸的水溶液,其氫離子濃度超過純水,對礦物的分解和破壞作用增強,使難以分解的原生硅酸鹽礦物也逐漸分解。碳酸鹽化作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化學風化形式。鉀長石經CO2和水的作用,可產生高嶺石、二氧化硅和碳酸鹽類。 [1] 

碳酸鹽化分類

主要可分為五類:①中一基性岩石遭受熱液蝕變時,常發生碳酸鹽化,共生的有綠泥石化等。有關的礦產,主要是銅、鉛、鋅、鐵及黃鐵礦等。②石灰岩和白雲岩遭受碳酸化作用時,可以生成各種碳酸鹽礦物。有時,主要生成白雲石。這種蝕變,可以稱為白雲石化。與此有關的礦產,主要是鉛、鋅礦。白雲岩遭受碳酸鹽化時,能形成菱鎂礦礦牀。這種蝕變作用,稱菱鎂礦化(magnesitization)。③超基性岩遭受碳酸鹽化時,能形成滑石菱鎂巖或菱鎂巖。④在超基性一鹼性岩中,常發育碳酸鹽化,它主要形成於霓石化、霞石化以後的碳酸鹽化階段,與其有關的礦產是鈮、鋯、稀土、釷及鐵礦等。⑤花崗岩類岩石遭受碳酸鹽化時,形成重稀土礦牀。如果形成的碳酸鹽礦物主要為方解石,則這種蝕變可稱為方解石化(calcitization)。 [1] 

碳酸鹽化圍巖蝕變

碳酸鹽化是一種典型的圍巖蝕變類型。圍巖蝕變是指熱液成礦過程中,礦體周圍的岩石受含礦熱液的影響而發生變質、交代作用,並改變其化學成分、礦物成分、結構構造和物理性質的現象。圍巖經蝕變後生成的新礦物叫蝕變礦物,形成的新岩石稱蝕變圍巖。它是在成礦過程中和礦石同時形成,與礦體密切共生,且分佈範圍比礦體更為寬廣,因此研究蝕變圍巖,有助於瞭解成礦作用過程和熱液的變化,分析礦牀成因,其本身就是很重要的找礦標誌。 [1] 

碳酸鹽化影響因素

影響圍巖蝕變的因素有圍巖的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熱液的化學性質(成礦元素的濃度、酸鹼度、氧化還原電位、硫逸度、氧逸度等),發生蝕變時的温度和壓力等。圍巖蝕變的種類繁多,常根據主要的蝕變礦物命名,如絹雲母化、綠泥石化等;也可根據蝕變後的新岩石命名,如雲英巖化、矽卡巖化、絹英巖化、青盤石化等;根據從熱液中進入的元素命名,則有鉀化、鈉化、硅化、碳酸鹽化等;根據蝕變岩石的顏色命名的,如淺色化、退色化等。不同的成礦期、成礦階段有不同的蝕變類型。 [1] 
參考資料
  • 1.    翟裕生,姚書振,蔡克勤.礦牀學:地質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