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碳配額

鎖定
碳配額是指按規定必須完成的温室氣體減排指標。碳配額交易的實質,就是在一個原本是自由排放的領域,通過對排放上限的封頂,從而把不受約束的排放權,人為地改造成一種稀缺的配額的過程。
中文名
碳配額 [1] 
定    義
按規定必須完成的温室氣體減排指標
類    型
經濟術語

碳配額類型

1、總量管制和交易制度下的固有配額(歐盟碳排放配額)
2、計劃抵消的配額(核證減排額和減排單位) [1] 

碳配額途徑

1、政府發放(歐盟配額)
2、政府拍賣(歐盟配額)
3、碳交換(歐盟配額和核證減排額)
4、雙邊互買(歐盟配額和核證減排額) [1] 

碳配額配額分配模式

1、拍賣
政府通過拍賣的形式讓企業有償地獲得配額,政府不需要事前決定每一家企業應該獲得的配額量,拍賣的價格和各個企業的配額分配過程由市場自發形成。
2、免費分配
政府將碳排放總量通過一定的計算方法免費分配給企業。
3、混合模式
從國際經驗來看,大部分碳交易體系都沒有采取純粹的拍賣或純粹的免費分配,而是採用配額分配到第三種模式即“混合模式”。混合模式既可以隨時間逐步提高拍賣的比例,即“漸進混合模式”,也可以針對不同行業採用不同的分配方法。 [2] 

碳配額配額免費分配方法

1、歷史總量法
歷史總量法以企業過去的碳排放數據為依據進行分配。通常選取企業過去3~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得出該企業的年均歷史排放量,而這一數字就是企業下一年度可得的排放配額。歷史總量法對數據要求較低,方法簡單,但忽視了企業在碳交易體系之前已採取的減排行為,同時企業還有可能在市場機制的影響下采取進一步減排行為。
2、歷史強度法
以企業歷史碳排放為基礎,並通過在其後乘以多項調整因子將多種因素考慮在內的一種計算方法,如前期減排獎勵、減排潛力、對清潔技術的鼓勵、行業增長趨勢等。歷史強度法是要求企業年度碳排放強度比自身的歷史碳排放強度有所降低。
3、基準線法
將不同企業(設施)同種產品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按順序從小到大排列,選擇其中前10%作為基準線(10%為假設比例,不代表具體行業),每個企業(設施)獲得的配額量等於其產量乘以基準線值。對於數據基礎好、產品單一、可比性較強的行業可採用基於基準線法分配,如發電行業、電解鋁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