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碧洞宗

鎖定
碧洞宗為全真道龍門派的支派 。 清朝康熙年間龍門派道士陳清覺所創 。陳為湖北武昌人 , 曾在武當山太子坡投師於全真道士詹太林 , 後入川在青城山傳道 。康熙皇帝詔見 ,敕封為碧洞真人,並賜 御書“碧洞丹台” 匾 、赤龍黑虎詩章等物。從此開創全真道龍門派碧洞宗 , 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 。青城山、青羊宮的道士都屬此派 。
中文名
碧洞宗
起    源
全真道龍門派
地    區
四川
史料記載
《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

碧洞宗歷史背景

碧洞宗傳播於四川。據《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載,陳清覺,道號賽松,又號煙霞,湖北武昌人。少年為進士,入庶常。後辭官入道,至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道士詹太林為師,為龍門派第十代弟子。
清康熙八年(1669)入川(或謂康熙二十六年入川),至青城山天師,修葺殿宇,潛心修道。
碧洞宗 碧洞宗
康熙二十六年(1687),將教務交張清湖,去成都青羊宮養靜。臬憲趙良壁遇之,事以師禮,於青羊宮旁建二仙庵以居之。
康熙四十一年(1702),皇帝賜封“碧洞真人”號,並欽賜“碧洞丹台”匾額。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傳有弟子陳一慶、吉一法、劉一貞、孟一貴、石一含、龍一泉等。其住青城山之師弟張清湖、張清仕,住三台雲台觀之師弟張青雲等亦各傳有弟子多人。這些弟子再遞相傳授,逐漸形成一個支派,尊陳清覺為開派祖師,以其碧洞真人號之“碧洞”二字名宗,稱碧洞宗。成為清至民國間對四川道教影響很大的一個宗派。碧洞宗依龍虎派所訂派字傳代。

碧洞宗宗門傳承

其開祖陳清覺為第十代,依次相傳,至民國時,已至第二十三代。
《龍門正宗碧洞堂上支譜》記有第十一至二十三代道士之名。第十一代有陳一慶等二十八人,第十二代有王陽炳等三十七人,第十三代有吳來輝等四十三人,第十四代有萬復證等五十五人,第十五代有萬本圓等一百人,第十六代有李合邦等一百二十八人(以下各代略)。所記是否為該派道士全部,已難知曉,僅此亦可概見其規模。碧洞宗以成都二仙庵和青城山天師洞為傳播中心,逐漸向四川其他州縣發展,上引《支譜》即記有該派道士住持之州縣宮觀名,統計宮觀所在州縣有:華陽、雙流、温州、郫縣、漢州(今廣漢)、崇慶、灌縣、大邑、彭縣、潼川(今三台)、中江、綿竹、眉山、蒲江、邛州(今邛崍)、資陽、樂至、富順、茂州(今茂汶)、汶川、天全、雷波等。上述州縣,大都在川西地區,少數在川北、川南及少數民族地區。長期以來,四川各地道教皆屬天師正一道,碧洞宗產生後,漸有取代他派的趨勢。現代,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已全為龍門碧洞宗道士,正一道士只零星散居於其他宮觀。碧洞宗在長期發展中,曾出現一些傑出道士。如第十三代王來通,號自明道人,清乾隆間住持灌縣二王廟。他除整飭廟規,勤於教務外,又關心地方水利建設,發起新修橫山長同堰,推廣都江堰治水經驗。他主持刊印的《灌江備考》、《灌江定考》、《彙集實錄》三書,是現存都江堰治水經驗總結的專書,有一定科學價值。第十四代陳復慧,號仲遠,住持温州盤龍寺。博學能文,有《雅宜集》行世。對道教齋醮音樂頗有造詣,曾校正《廣成儀制》數十種傳世。被後世尊稱為道教音樂“廣成韻”之祖。
第二十二代易心瑩(法名易理輪),是近代著名道教學者,著有《道學系統表》,輯有《女子道教叢書》等。

碧洞宗丹台碧洞

康熙賜“丹台碧洞”牌匾 康熙賜“丹台碧洞”牌匾
清康熙八年,湖北武當山太子坡一位叫陳清覺的道士來到了四川青城山。當時,青城山這座道教名山歷經了明末的戰亂,整座青城早已是道觀毀損八九,道眾逃散大半。陳清覺來到青城山後,招集道眾,修橋鋪路,重興法事,重振玄壇。經過十多年的艱辛創業,使青城山又逐步恢復了道家仙山的風貌。
陳清覺,湖北武昌人,號煙霞子。少年習儒學,登第入庶常,除東宮侍講。明末世道多亂,他辭官隱居,後來在武當山太子坡拜龍門派道士詹太林為師,出家修道。
1669年,陳清覺與師弟張清湖來到青城山,他留居天師洞,張清湖住文昌宮。當時的常道觀殿宇毀壞,其情況如1726年的《常道鑄鐘銘》所記:“張賊兵燹常住,鐘磬盡毀。幸而國朝升定,康熙八年稍有復舊。”經過陳清覺等人的共同努力,青城山面貌為之一新。康熙二十六年,陳清覺將青城山廟務一併交與師弟管理,單身來到成都青羊宮結茅靜養。1695年,四川按察使趙良璧來到青羊宮,見陳清覺道貌奇偉,談吐不凡,不禁感嘆道:道長不是平常人,有出世之姿。後來,趙良璧出面購地建了二仙庵,迎請陳清覺主持。後來,趙良璧又將陳清覺事蹟上奏了朝廷。康熙四十一年,陳清覺奉詔進京,得到了康熙帝的接見。康熙帝敕封陳清覺為“碧洞真人”,還親筆書寫了“丹台碧洞”匾額。從這個時候起,全真教龍門派碧洞宗誕生了,數百年來綿綿不絕,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