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硿,漢語三級字 [5]  ,讀作硿(kōng或kòng),讀作硿(kōng)時用作擬聲詞,形容石頭撞擊聲。讀作硿(kòng)時用作地名:硿南(在廣東省五華)。 [1]  [4] 
中文名
部    首
五    筆
DPWA
倉    頡
MRJCM
鄭    碼
GWBI
筆    順
一ノ丨フ一丶丶フノ丶一丨一
注    音
ㄎㄨㄥ
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
四    角
13612
統一碼UNICODE
U+787F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硿kōng
1.〔硿青〕藥石。 [3] 
2.擬聲詞,形容石頭撞擊聲。 [4] 
硿kòng
1.用作地名:硿南(在廣東省五華)。 [4] 
基本詞義
◎ 硿 kōng
<象>
(1) 撞擊聲 [clang]
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宋· 蘇軾《石鐘山記》
(2) 又如:硿然(水激石聲);硿硿(擊金石聲);鍾硿硿焉(這裏指硿硿地(發出聲響)。指用斧撞擊石頭髮出的聲音。焉,與“然”同。形容詞詞尾) [3]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廣韻》苦紅切《集韻》楛公切,𠀤音空。硿靑,藥石。出會稽。通作空靑。
《集韻》呼公切,音哄。石落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