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硬質早熟禾

(禾本科早熟禾屬植物)

鎖定
硬質早熟禾(學名:Poa sphondylodes Trin.)是禾本科、早熟禾屬多年生植物。稈具3-4節,頂節位於中部以下。葉鞘基部帶淡紫色;葉舌先端尖;葉片稍粗糙。圓錐花序緊縮而稠密;分枝4-5枚着生於主軸各節,粗糙;小穗綠色,熟後草黃色,含4-6小花。穎果腹面有凹槽。 [3]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台灣; [1]  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圖瓦盧也有分佈。 [5]  生於山坡草原乾燥沙地。 [3] 
硬質早熟禾草質柔軟、嫩莖和葉為各種家畜所喜食,其中以馬和羊最喜食,為夏秋季抓膘牧草。可以放牧,也可刈割製成青乾草,是家畜越冬很好的補充飼草,粉碎後的草粉還可飼餵豬、雞。 [6]  中醫用地上部分;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用於小便淋澀,黃水瘡。 [7] 
中文名
硬質早熟禾
拉丁學名
Poa sphondylodes Tri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早熟禾屬
硬質早熟禾
命名者及年代
Trin.,1833

硬質早熟禾植物學史

1833年,Trin.在《numeratio Plantarum, quas in China Boreali Collegit》上首次發表了該種,拉丁學名為Poa sphondylodes Trin.。 [8]  在中國,《中國主要植物圖説·禾本科》(1959)、中國高等植物圖鑑5(1976)、《內蒙古植物誌7》(1983)、《中國草地飼用植物資源》(1994)、《橫斷山區維管植物2》(1994)、《中國植物誌》(2002)先後記載了該種,採用的拉丁學名均為Poa sphondylodes Trin.。 [3] 

硬質早熟禾形態特徵

多年生,密叢型草本。稈高30-60釐米,具3-4節,頂節位於中部以下,上部長裸露,緊接花序以下和節下均多少糙澀。葉鞘基部帶淡紫色,頂生者長4-8釐米,長於其葉片;葉舌長約4毫米,先端尖;葉片長3-7釐米,寬1毫米,稍粗糙。 [3] 
圓錐花序緊縮而稠密,長3-10釐米,寬約1釐米;分枝長1-2釐米,4-5枚着生於主軸各節,粗糙;小穗柄短於小穗,側枝基部即着生小穗;小穗綠色,熟後草黃色,長5-7毫米,含4-6小花;穎具3脈,先端鋭尖,硬紙質,稍粗糙,長2.5-3毫米,第一穎稍短於第二穎;外稃堅紙質,具5脈,間脈不明顯,先端極窄膜質下帶黃銅色,脊下部2/3和邊脈下部1/2具長柔毛,基盤具中量綿毛,第一外稃長約3毫米;內稃等長或稍長於外稃,脊粗糙具微細纖毛,先端稍凹;花葯長1-1.5毫米。穎果長約2毫米,腹面有凹槽。 [3] 
硬質早熟禾

硬質早熟禾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草原乾燥沙地。 [3] 
硬質早熟禾是中早生密叢型禾草。生於典型草原地帶,可進入森林草原帶及中國華北落葉闊葉林帶的灌叢草地,極少出現於荒漠草原帶。硬質早熟禾喜陽光,耐寒、耐早,生態幅度廣,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慄鈣土及碳酸鹽褐土上生長良好,土壤pH值為7.9-8.5。習見於幹山坡、黃土丘陵坡地,常作為針茅草原及灌木草叢中的伴生種或優勢種。在東北西部疏林灌叢的固定沙丘、沙地的蒿類一羊草草原上生長良好。 [6] 

硬質早熟禾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台灣; [1]  俄羅斯(阿爾泰共和國)、日本、朝鮮半島、圖瓦盧也有分佈。 [5] 

硬質早熟禾生長習性

硬質早熟禾返青早,生長快。一般4月下旬返青,5-6月抽穗開花,7-8月結果,9月中旬枯黃。 [6] 

硬質早熟禾主要變種

  1. 硬質早熟禾(原變種)(Poa sphondylodes var. sphondylodes)。 [4] 
  2. 大穗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var. subtrivialis Ohwi):多年生,具短根狀莖。稈直立,高約50釐米,徑約3毫米,較粗壯,具6-8節,緊接花序以下微粗糙。葉鞘糙澀,相互跨覆,長於節間,頂生者長6-8釐米,達稈的中部以上,2-3倍短於其葉片;葉舌長3-4毫米;葉片長15-20釐米,寬4-5毫米,兩面均粗糙。圓錐花序密生小穗,長12釐米,寬3-6釐米,每節具3-5分枝;分枝粗糙,自基部即着生小穗,主枝長達6釐米,上升;小穗長圓形,長7-10毫米,含7-11小花;小穗軸微糙澀;穎具3脈,脈上部粗糙,先端鋭尖,第一穎長3.5-4毫米,第二穎長4.5-5毫米;外稃長4-4.5毫米,間脈尚明顯,脊中部以下和邊脈下部1/4具長柔毛;基盤具少量綿毛;內稃稍短,脊上部具微纖毛;花葯長2毫米。花期7月。分佈於中國河北、四川(乾寧、白玉)。生於山坡草地,海拔1000-3200米。 [9] 
  3. 多葉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var. erikssonii Melderis):多年生,密叢。稈細瘦,質硬,高30-45釐米,徑約1毫米,具3-4節,節下與花序下面微粗糙。葉鞘微粗糙,頂生者長6-10釐米,稍長於其葉片;葉舌長1.5-3毫米;葉片長6-12釐米,寬1-1.5毫米,稍內卷,微粗糙,頂生者長達花序之基部。圓錐花序狹窄而較疏鬆,長7-10釐米,每節生2-4分枝;分枝短,直立上舉,長2-3.5釐米,中部以下裸露,粗糙;小穗長4-6毫米,含3-4小花排列疏鬆,稍開展;小穗軸平滑無毛;穎先端漸尖,具3脈,脊微粗糙,第一穎長約4毫米,第二穎稍長,等長於小花;外稃長3.5-3.8毫米,先端有少些膜質,5脈尚明顯,脊下部和邊脈下部1/4具少量柔毛,基盤微具綿毛;內稃稍短,兩脊微粗糙,先端2裂;花葯長2毫米。花期6月。分佈於中國河北、四川西北部。生於山坡草地,海拔1350-3300(-4300)米。 [10] 
  4. 瘦弱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 var. macerrima Keng):葉舌長3-5毫米。圓錐花序分枝,上部1/2具小穗。小穗長3.5-5(-6)毫米。分佈於中國河北、黑龍江、江蘇、吉林、遼寧、內蒙古、山東、山西、四川、浙江;日本、朝鮮、俄羅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生於1000-3200米陽坡上的草地。 [11] 

硬質早熟禾主要價值

硬質早熟禾飼用價值

硬質早熟禾為良好的牧草。草質柔軟、嫩莖和葉為各種家畜所喜食,其中以馬和羊最喜食,為夏秋季抓膘牧草。可以放牧,也可刈割製成青乾草,是家畜越冬很好的補充飼草,粉碎後的草粉還可飼餵豬、雞。 [6] 

硬質早熟禾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中醫用地上部分。 [7] 
主要成分:全草含蘆竹素(arundoin),無羈萜(friedelin),黏黴酮(glutinone),β-香樹脂醇(β-amyrin)和羊齒烯醇(fernenol)。莖基部含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蔗糖(sucrose)和果聚糖(fructosan)。 [7]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用於小便淋澀,黃水瘡。 [7] 

硬質早熟禾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20)》——無危(LC)。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