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硬果鱗毛蕨

鎖定
硬果鱗毛蕨(Dryopteris fructuosa (Christ) C. Chr.),鱗毛蕨科植物。產陝西、台灣、湖北、四川、雲南、西藏。常生於松林或常綠闊葉林林緣,海拔1800-3400米。分佈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模式標本採自湖北宜昌。
中文名
硬果鱗毛蕨
拉丁學名
Dryopteris fructuosa (Christ) C. Chr. [1]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2] 
水龍骨目
鱗毛蕨科
鱗毛蕨屬
硬果鱗毛蕨
分佈區域
陝西、台灣、湖筆、四川、雲南、西藏

硬果鱗毛蕨形態特徵

株高約60-80釐米。
硬果鱗毛蕨
硬果鱗毛蕨(5張)
根狀莖短而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亮紅棕色卵圓披針形鱗片,先端毛髮狀,常扭曲。

硬果鱗毛蕨葉子

硬果鱗毛蕨
硬果鱗毛蕨(8張)
葉簇生;葉柄長為葉片的1/2到1/4,深禾稈色,有縱溝,被褐棕色披針形鱗片,常脱落後留下明顯的痕跡,向上達葉軸鱗片逐漸變小,披針形,邊緣疏具尖刺齒;葉片長圓披針形,長40-60釐米,寬20-30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最寬,二回羽狀至三回羽狀深裂;一回羽片約20對,長圓披針形,長約7一15釐米,寬約3-5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最寬,平截無柄,沿羽軸被棕色披針形鱗片,一回羽狀;小羽片約8-10對,互生,長圓披針形,鈍頭,具三角狀尖鋸齒,長約2-3釐米,寬約1釐米,羽軸下側小羽片長於上側小羽片,羽狀淺裂至半裂;裂片4-6對,近長方形,先端具三角狀尖鋸齒。葉脈倆面顯著,多數為二叉;葉堅紙質至薄革質,上面暗褐色,下面褐色。

硬果鱗毛蕨孢子

孢子囊羣圓腎形,生於小羽片下部靠近中肋,每小羽片2-5對;囊羣蓋紅棕色,為角質穹窿狀的馬蹄,成熟時不完全籠罩孢子囊羣,宿存。

硬果鱗毛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800-3400米的松林或常綠闊葉林林緣。

硬果鱗毛蕨分佈範圍

產自陝西、台灣、湖北、四川、雲南、西藏。分佈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模式標本採自湖北宜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