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鎖定
硅化木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地質公園、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地質遺蹟保護區,位於延慶城區東北部白河兩岸,距市區約100公里。
中文名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開放時間
週一到週日 (08:30 - 16:30)
位    置
北京延慶城區東北部白河兩岸
類    型
地質公園
主要景點
木化石羣
門    票
30元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景區介紹

北京延慶硅化木國家世界公園 [1]  位於“夏都”延慶縣東北部燕山叢中白河兩岸。春季山花爛漫,盛夏峯巒疊翠,金秋瓜果飄香,冬日銀裝素裹。她以雄渾的氣魄,向世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壯美和迷人的魅力。園區生態優良、山青水綠,環境優美,氣候涼爽宜人:年平均氣温8.4℃,是首都一處獨具特色的遊覽區。
園區西起燕山天池,東至滴水壺,全長26公里,南北寬約6-8公里,內含木化石羣、滴水壺、烏龍峽谷、燕山天池、雲龍山等五個景區,總面積226平方公里,她東依懷柔,南靠八達嶺長城,西鄰龍慶峽,北枕壩上草原。距延慶城區30公里,距北京市區100公里。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5張)
延慶硅化木主要分佈在千家店鎮下德龍灣村附近的白河兩岸,產於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火山盆地中,是目前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原地埋藏、原地產出、原地展示的硅化木羣。硅化木又名“木化石”是研究古地質、古植物及古生物的寶貴實物,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距渤海千里之迢,松化為石”的記載,並得到錢偉長的證實。這裏的木化石羣面積之大、數量之多、形態之奇,不但在國內少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加上她周圍的青松、紅杏、白河、炊煙構成了一幅優美宜人的自然風光。
公園內內含有5個景區(小崑崙地質科普區、地質公園中心區、烏龍峽谷地質水文遊覽區、燕山天池休閒度假區、大灘生態示範區)和眾多地質人文自然景觀,是全國唯一以典型、稀有、珍貴硅化木羣為主體的國家地質公園。
在地質公園的中心區,已挖掘出木化石57株,其分佈在白河兩岸山坡上的海相沉積沙頁岩中。這些木化石是研究華北地區中生代地質歷史時期古地理、古氣候演化的重要依據。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基本信息

名稱: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5張)
地址:延慶區千家店鎮
開放時間:週一 —— 週日 (08:30 - 16:30)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硅化木的形成

硅化木又稱“石樹”,是中侏羅紀晚期產物,1.4億年前,這裏氣候温暖,高大喬木繁茂,由於火山噴發和地層突然斷裂,植物被埋於地下,在隔氧高温的環境下,經過漫長的石化作用,木材中的有機質被地下水中的硅質礦所代替,又經過地層抬升等地殼運動,將這些木化石推出地面,於是形成了硅化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距渤海千里之遙,松化為石”的記載。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旅遊景點

燕山天池
是一座建在白河干流上的人工水庫,海拔601米,是北京地區最高的水體,有“高峽平湖”之美譽。它坐落在白河堡火山沉積盆地之上,四周山勢起伏,水面浩淼,林帶環繞,環境靜謐,總庫容1億立方米,面積500萬平方米,擔負着為密雲水庫、官廳水庫、十三陵水庫補水和調節的作用,其中為密雲水庫補水過程中蜿蜒曲折流經地質公園30公里,造就了公園“片片桑田如畫,兩岸丹青難繪”的壯麗景觀。
滴水壺景區
“滴水壺”之名來自於道家“方壺洞天”之説,另外景區共有三股泉水總稱“壺頭泉”,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凌虛飛瀑,珠簾倒卷,盛夏水聲轟鳴,恰似流金瀉玉;冬日冰瀑飛掛,猶如玉樹銀花,水簾遮掩的洞中,潔白的石筍、倒懸的石鐘乳、天幕般的石簾、晶瑩剔透的石帶,令人目不暇接,形成了京北地區一處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觀。《中北三廳志》載:“遊者怡目悦心,悽神寒骨,雖匡廬三疊,雁蕩九龍,未足以放斯奇詭也——其名為壺,亦道方壺洞天,神仙之境耳”。今人李自星《如夢令·天壺飛瀑》詞曰:雨霽彩虹煙樹,綠水翠山彎路。芳草映斜陽,萬仞懸崖飛瀑。飛瀑、飛瀑,震盪危巖垂幕。”為給遊客提供滿意周到的旅遊服務,景區內還建有民居式客房,可接待100位客人入住;景區餐廳可同時接待120位客人同時就餐;另外設有歌舞廳、棋牌室等娛樂場所,並有划船、虹鱒魚垂釣、篝火燒烤等娛樂項目。
烏龍峽谷自然風景區
是一處“羣山幽谷峽碧水,深澗跌水轟鳴響,神龜卧潤龍伏潭,彩虹橋下飛棧橋”的奇特去處。烏龍峽谷原名黑龍潭,因水清潭多而得名。由外及裏共有四潭。頭潭地勢最險,底大口小,呈現橢圓形,水深不見底,入潭之水,激起丈高浪花;直撲人面;二潭兩側怪石林立,狀如山門,兩側石壁似刀切,唯有潭中兩側相對伸出兩個巨石,形似烏龜翹首望天,兩隻烏龜頭部相隔不足4尺;三潭較為寬敞;四潭亮壁直立。潭外建有裝機容量500千瓦的水利發電站,年發電140度。每到汛期,水深二丈,水拍岩石,激響若雷。猶如千軍萬馬激戰,驚心動魄。婉轉幽深的烏龍峽谷,兩側懸崖陡壁,谷內潭澗相連,豐水季節,奔湧的山泉澗水的轟鳴聲,山的迴應聲,迴旋激盪在羣山峻嶺之中,猶如羣獅怒吼。沿着懸崖棧橋行遊在陡崖峭壁上,腳下碧水飛跌潭澗,水花翻飛如湧雪堆玉,峽谷到處飛瀑灑瀉,似陡壁飛濂,如銀鏈懸空,為您提供了一方遠離城市喧囂,尋幽覓靜的最佳山水境地。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娛樂

吃:野菜、小雞燉蘑菇、小雞燉黃瓜、小雞燉土豆、燉排骨、熬菜乾子、燒烤(烤小魚、烤兔子、烤羊肉、烤雞翅)、炒菜、炸小魚、炸杏仁、拌香椿芽、豆飯、貼餅子、打蕢穭、素合子、葱花餅、手擀麪、沾面羔、搓魚子、窩頭、合烙、攤黃、冬天有野味。
喝:螞蟻蛋湯、小米粥、紅豆粥、綠豆粥、杏仁粥、野菜粥等等。
玩:自駕遊(也可提供帶車導遊)、垂釣、游泳、健身、冬季滑冰。
住:農家土炕、火炕、多人間、兩人間、太陽能浴。
購物:農家蘋果、杏、核桃、山楂、大倭瓜、柴雞蛋、鹹鴨蛋、手工鞋墊、手工布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旅行指南

門票:75元
路線
路線1:白河埠水庫、燕山天地、燕長城遺址、天生橋、沉積波紋、小崑崙山地貌、古木化石羣(吃住下德龍灣周家民族大院)。
路線2:白河峽谷、滴水壺瀑布、烏雲峽谷、朝陽寺、古木化石羣、古家山寨、泥石流遺蹟、滴水湖(吃住下德龍灣周家民族大院)。
行車路線:北京馬甸橋八達嶺高速公路-延慶-永寧-劉玲埠-乾溝-燕山天地-下德龍灣周家民族大院。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恐龍生存遺蹟

山上的足跡為北京曾有恐龍存活提供了實證。首席攝影記者 蔡代徵/攝
恐龍出沒 注意
延慶發現恐龍足跡化石距今約1.5億年前
注意,北京曾有恐龍出沒,而且數量不少、體格巨大。昨天,延慶區政府正式公佈,千家店鎮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核心區內發現大批距今約1.4億至1.5億年前晚侏羅世的恐龍足跡化石。這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恐龍存活過的證據,也是世界上首都圈唯一的恐龍記錄。
地質調查中發現足跡
延慶區人民政府聘請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調查評價研究中心對延慶境內的地質遺蹟分佈和特點進行深入調查,為申報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進行學術準備。科考期間,以中國地質大學張建平教授為首的科學考察隊在延慶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內發現了大批恐龍足跡化石,地點位於千家店園區核心區S309線延慶段南側,保存於上侏羅紀土城子組三段紫紅色砂岩中。恐龍足跡位於山體上,密集分佈於山底到山頂的區域。
張建平教授介紹説,留有恐龍腳印的山體原本應是水平位置,但由於地殼運動,部分足跡隨山體提升至山頂。至於足跡何時暴露出來的,張建平推測應該是幾十年的事,“這可能是在修路開山時,恐龍足跡才暴露的,但保留得很好,幾乎沒有受到毀壞。”
最大足跡長達半米
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部分委員及其他相關專家對延慶區境內的這批恐龍足跡化石進行了現場鑑定,認為這批恐龍足跡化石屬於晚侏羅世覆盾甲龍類、獸腳類、鳥腳類及可能的蜥腳類恐龍足跡。
張建平介紹説,已發現恐龍足跡化石點3處,其中一號點下部暴露出足跡為30個,清晰的行跡2道;一號點上部暴露的足跡至少達到幾百個,成串的行跡約6至7道;二號點暴露出足跡15個;五號點暴露出足跡9個。其他3處化石點基本由恐龍幻跡組成,將進一步研究其屬種特徵。張建平教授介紹説,最大足跡有50釐米,最小的也有10釐米,從現場情況分析,更多更好的恐龍足跡賦存在尚未揭露的岩層中,預計將有更驚人的發現。
擬建恐龍主題公園
延慶區已啓動初期保護方案,包括擬定恐龍足跡化石保護區範圍,設柵欄圍護、專人全天巡護;着手編制保護區總體發展規劃;開挖排水溝,避免雨水進一步沖刷及地質災害的發生;加固山體,以防損壞足跡;為足跡臘封等等。邊界圍擋已經完成。
千家店鎮鎮長池合倉表示,恐龍足跡位於灤赤路沿線,今後灤赤路將改線,實現封閉管理,同時將新建恐龍主題公園。

硅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旅客須知

一、自覺遵守參觀遊覽秩序,順序購票入館入園,不擁擠,不堵塞道路和出入口。
二、保護環境衞生整潔,不隨便吐痰、便溺、不亂扔廢棄物。
三、愛護文物、愛護公共設施,不在樹木、名勝古蹟和公共設施上塗抹、刻畫、不在路椅上躺卧。
四、愛護一草一木,不踐踏草坪,不攀折花果。
五、愛護野生和展出的動物、不捕獵、不恫嚇、不投餵投打、不在非釣魚區釣魚。
六、按規定租退遊船,不在未開放的水域游泳、滑冰。
七、不兜售物品,不散發任何形式的廣告及其它宣傳品。
八、不打架鬥毆、不聚眾鬧事、不搞封建迷信、不以任何形式進行賭博等非法活動。
九、不攜帶危險物品及動物進入參觀遊覽區,不在防火區域動用明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