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點頭

(明代天然痴叟著擬話本集)

鎖定
《石點頭》又名《醒世第二奇書》《五續今古奇觀》《鴛鴦譜》,是明代天然痴叟著小説集。成書於明崇禎年間。 [1] 
該小説題材的來源,多摭抬舊聞,改編歷史故事。主旨多在宣揚忠孝節義、封建倫理道德。如《王本立天涯求父》,寫孝子王本立歷經艱險,漂泊12年,立志尋父,終於感動鬼神,使其父子團圓。《江都市孝婦屠身》寫宗二孃賣肉屠身,以使丈夫能歸養婆婆等。其中也有少數故事內容較好,如卷八《貪婪漢六院賣風流》,敍貪官吾愛陶貪鄙兇殘、魚肉鄉里事,反映了官場的黑暗,有一定暴露意義。 [2] 
作品名稱
石點頭
作品別名
醒世第二奇書
作    者
天然痴叟
創作年代
明代
文學體裁
小説集
字    數
216000

石點頭內容簡介

全書每卷即一篇小説,單獨成立,互不幹聯。主要情節如下:
卷一寫合肥秀才郭喬,字挺之,妻武氏,生一子。郭喬出外,遇朱天祿因欠錢糧被執,女青風賣身救父,遂慷慨解囊。朱天祿欲以女歸郭喬,郭喬不允,後知青風誓不再嫁,乃與之成親。郭喬歸後,青鳳生子郭梓。後郭喬累舉不第,武氏子亡,至五十六歲連捷中進士,與郭梓同榜,父子相認,與青風團圓。
卷二寫成化間江都秀才盧夢仙,妻李妙惠。夢仙入京赴考未中,憤而隱西山讀書。有同名考生死京中,家人誤以夢仙死,值家道敗落,將妙惠賣與謝啓為妾。妙惠至謝家抵死不從,謝母遂以為侍女。妙惠一次隨謝母過金山,題詩於壁。正在此時,盧夢仙中進士歸,見詩墨跡未乾,飛舟追之,接回妙惠。
卷三寫北直隸文安人王原,字本立。幼時,父出外避債,落髮為僧。王原長大,走遍天涯尋父,歷時七年,終於如願。
卷四寫嘉興壬江涇富商瞿演卒,遺妻方氏,女風奴。已婚之孫謹,先與方氏通,方氏又將鳳奴配之。後事發,風奴被判官賣。臨別,孫謹自宮立誓而死,鳳奴白縊。火化時,二人胸前各有一石,為對方像。
卷五寫永樂間廣西舉人莫可赴京,途經揚州,在廟見一美人斯紫英,強攔去路。紫英不得已,允三月三日會於家中後門。莫可屆時赴約,又攜紫英及婢蓮房逃回廣西。後莫可中進士,紫英父仍不肯認女。莫可官至布政使,遭報應而死。
卷六寫淮安貧女長壽,父、夫先後亡故,乞食過活,被朱從龍收為廚下婢。廣濟大家子吳公佐私出遊覽,資產蕩盡,淪為香火道人,聘長壽為妻。後吳公佐發跡歸裏,又得功名,長壽封孺人。
卷七寫宋淳熙年間書生仰鄰瞻,家貧,寄居報恩寺讀書,夜吟詩,有女鬼來和。鬼為淮安進士伊爾耕之女,隨父上任,道亡,停柩於寺,而父母亦亡於任上。仰生答應功名成就後為其安葬。後女鬼竊聽到考官欲私取鄭元同,囑鄭卷中疊用三個古字作暗記。鬼將事告知仰生,並阻鄭元同行程。仰生得中,報鬼德,為其安葬。
卷八寫宋西和人吾愛陶,官荊湖路條例司監税提舉,刻薄勒索,至逼死人命。後被削職,無處安生,在金陵開妓院,最終冤魂纏身而死。
卷九寫唐韋皋,因與岳父張延賞不睦,離家至江夏,教姜使君子荊寶讀書。荊寶孚舊之女玉簫與韋皋有情,後為韋妾,韋臨別贈以玉環,玉簫約以七年不歸即以死報之。至第八年,玉簫絕食死。韋皋後官西川節度,十二年後得一歌女,手有肉環痕,即玉簫後身。
卷十寫南宋時汴梁秀才王從事,妻喬氏,擅烹團魚。王從事攜妻赴臨安,喬氏被惡徒趙成誆騙,賣與進士王從古。喬氏臨行做夢,夢見團魚説話,言與夫團聚全在團魚上。后王從古任衢州西安縣,王從事官衢州教授。從事至從古家宴飲,吃團魚,品出為妻所烹,夫婦團圓,後懲治趙成。
卷十一寫唐僖宗時,洪州人周迪,早年喪父,由母樂氏養大。周迪妻宋氏,知書識禮。後夫婦出外貿易,本金被盜,流落揚州,正逢兵亂,城中乏糧,公然殺人為食。宋氏為讓丈夫回鄉,將自己賣與屠户宰殺。
卷十二寫宋靖康年間,侯官董昌,娶才女申屠希光為妻。惡棍方六一謀佔希光,誣董昌為盜,下獄被斬。方六一提出婚事,希光假裝允許,成婚日手殺方六一,割頭祭夫後自殺。
卷十三寫唐玄宗令宮女制寒衣賜邊塞將士。宮女姚夫人思量老死宮中不如嫁一軍士,乃禱天,作詩一首,與金釵一股同縫衣領中。衣被哥舒翰部下李光普得到。朝廷知之,欲姚夫人死,楊貴妃勸之,玄宗讓夫人嫁光普。
卷十四寫晉陵人潘章,字文子,生來美貌,人稱小潘安。年十七,往杭州遊學,與同學王仲先相慕相愛,情孚意切,遂同枕共衾,宛如夫婦。事泄,二人避居永嘉,與家中相絕。不久,二人同日死,合葬,冢上生樹,枝葉相抱。 [3] 

石點頭作品目錄

第一卷《郭挺之榜前認子》
第二卷《盧夢仙江上尋妻》
第三卷《王本立天涯尋親》(一作《王本立天涯求父》)
第四卷《瞿風奴情愆死蓋》
第五卷《莽書生強圖鴛侶》
第六卷《乞丐婦重配鸞儔》
第七卷《感恩鬼三古傳題旨》
第八卷《貪婪漢六院賣風流》
第九卷《玉簫女再世玉環緣》
第十卷《王孺人離合團魚夢》
第十一卷《江都市孝婦屠身》
第十二卷《侯官縣烈女殲仇》
第十三卷《唐明皇恩賜纊衣緣》
第十四卷《潘文子契合鴛鴦冢》 [4] 

石點頭創作背景

此書多有取自前人野史筆記敷衍成篇的作品。書首馮夢龍《序》中説:“石點頭者,生公在虎丘説法故事也。……浪仙氏撰小説十四種,以此名編,若曰生公不可作,吾代為説法,所不點頭會意,翻然皈依清淨方便法門者,是石之不如者也。”可見作者作此書的目的系諷世説教。 [5]  該書成書於明崇禎年間。 [1] 

石點頭人物介紹

郭挺之
第一卷《郭挺之榜前認子》中人物。名喬,字挺之,明代南直隸廬州府合肥縣秀才。眉心生一大黑痣。科舉屢受挫,赴母舅廣東樂昌知縣王兗處,慨然救助無力交納朝廷錢糧的米老漢和賣身抵債的米青姐,堅辭老漢嫁女之請,後見青姐眷戀於他,辭婚別家,始納青姐為妾。二年後與懷孕五個月的青姐離別歸鄉,為未生嬰兒取名郭梓。至家遂忘青姐。五十七歲中進士,與郭梓同榜。父子相認,青姐歸宗,閤家團圓.郭喬經歷坎坷,同情弱者,慷慨仗義,作者對之是肯定的,並通過這一形象宣揚施恩必得報應,其宗嗣賴米氏之,子得延。 [6] 
盧夢仙
第二卷《盧夢仙江上尋妻》中人物,字從呂,外號伯闢,明代成化年間揚州江都人。十歲從老儒李月坡學文,聘師之女李妙惠為妻。成婚三年,赴京會試落第,恐歸遭嘲笑而避居西山讀書,不報家人。盧家誤得夢仙死訊,又值荒年,生活無着,將妙惠轉嫁給江西鹽商謝啓。三年後,夢仙中進士,巡訪江西時歸鄉,知情懊悔。遊金山寺,見妙惠題壁詩,追至江西,與妻子團圓。 [6] 
王本立
第三卷《王本立天涯求父》中人物。名原,字本立,明代北直隸文安縣廣化鄉人。出生才七八個月,其父玊珣因不堪賦税繁重、官府拷打追比而離鄉出走。他自懂事起就有尋父之念,讀書後其志更堅,立誓若尋父不着,情願刎頸而死。其母許以待完婚後任憑出去,他果然於婚後三天便辭家而去。他不知父親去向,只揣度山東人情淳厚,風氣與故鄉相仿。便於齊魯各地尋訪。盤纏用盡,討乞行進,至田橫島,得田橫託夢相示,直尋至河南衞輝縣夢益寺,歷時十二年,始尋見其父。其父因感有愧,不願回去,他以頭撞地,鮮血迸流,感動得住持亦勸王瑜急歸,遂一同回鄉團聚。 [6] 

石點頭作品鑑賞

石點頭主題思想

第三卷《王本立天涯求父》,寫孝子王原萬里尋訪父親並設法接父親回家團聚的故事。這個故事在李卓吾的《續藏書》和《明史》卷二百九十七《王原傳》中都有記載。《石點頭》保持了情節的基本真實,進行了再創造,豐富了情節,輔以環境烘托、景物描寫、細節描敍和心理刻畫,把故事渲染得有聲有色。寫出王本立之父實在不堪忍受官府的征斂緊逼,不得已而拋妻離子遠逃他鄉的悲苦狀況,實際上是反映了明末賦税苛重,官府層層勒逼,民不聊生,不得不背井離鄉的社會現實。肯定了王本立長大後常常思念父親的質樸情緣,以及他對奉行孝道的虔誠,作者對王本立天涯尋父孝心的描畫,並不是一種愚孝,而是對正常的人倫道德的闡敍。
第一卷《郭挺之榜前認子》,是宣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倫常觀,宣揚有子乃命中註定的宿命觀,而這又體現了善有善報的報應觀念。故事的主人公郭喬滿腹經綸,卻屢試不第,便厭倦科場,離鄉遠遊。途中見米天祿老人因欠朝廷的錢糧,被縣衙捉去。其女兒便自賣自身以贖出父親。郭喬同情他們的遭遇,贈銀十兩完税,老人得救。後郭喬在荒山野嶺中碰到米老人父女,米老人為報恩,非將女兒送郭喬為妾不可。不久,郭喬回原籍,一別近二十年。郭喬與妾分別時,妾已懷孕,後生一男兒。郭正妻所生的男兒在十八歲時死去。郭喬不知妾生了男兒郭梓。再後郭喬科場中式,郭梓也金榜題名。起初,父子二人並不相識,後來才相認,父子同回家鄉,全家團圓,後繼有人,皆大歡喜,完成了作者的倫常觀和宿命論的主題。
第七卷《感恩鬼三古傳題旨》曲折地反映了科舉制度的弊端。鬼傳題旨是無稽之談,人傳題旨才是事實。這篇小説讓我們瞭解當時官場的虛偽和士風的糜爛。第八卷《貪婪漢六院賣風流》是寫官僚惡霸盤剝百姓,尤其是對工商業者的敲榨。故事中的主人公吾愛陶官荊湖路條例司監税提舉,駐紮荊州城外。他利用職權,捏造罪名,霸佔了王大郎家產,並害王家七條性命,他榨取、毀掉徽州富商萬金貨物,又肆意污辱毆打徽商汪某,百姓們都叫他“吾剝皮”。這是一篇正面寫官僚地主階級與工商業者尖鋭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的作品,是難能可貴的。不過故事結局仍陷入因果報應,讓吾愛陶不得好死,家業徹底敗落,女兒為娼,兒子窮得成了偷兒。
值得提出的是,該書作者對於封建社會婦女的悲慘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與同時代的某些作家歧視婦女的作品明顯不同。《侯官縣烈女殲仇》是一篇思想性很強的作品。故事寫大地主、大惡霸方六一為圖謀秀才董昌之妻申屠氏,便結交盜匪,買通官府,誣陷董昌致死。申屠氏以智為夫報仇,連殺仇家五命,大快人心。作者對申屠氏的義烈作了熱情的頌揚,肯定了她的智慧、剛強與勇敢。在《乞丐婦重配鸞儔》中,着力描寫了一個叫化丫頭的聰明智慧、可貴的品質與美麗的外貌,最後重配鸞儔,過上了幸福生活,形象豐滿,不落俗套。《玉簫女再世姻緣》寫出了奴婢的悲劇命運,令人同情與欽敬。不過,有些卷目中的色情描寫是露骨的,反映了明末靡爛的世風,如《潘文子契合鴛鴦冢》寫畸形的男戀,就是深受了當時世風的影響。 [7] 
作者一方面對婦女的生活、思想等生存狀況給予相當大的人文關懷,同情女性的悲慘遭遇,承認女性應有的社會地位,另一方面又用愚昧的封建愚孝愚節思想來要求女性。兩者明顯的矛盾反映出作者本人複雜的思想,進而體現出整個明代後期的社會風氣中進步人文思潮與落後封建思想的激烈鬥爭。 [8] 

石點頭藝術特色

作者在藝術上有較高層次的追求,他不滿足於改編前代故事,而是根據當代史實,進行了生動的再創造。在這之前,哪怕是典範性的擬話本《三言》《二拍》,也只是收輯修改歷代民間作品。儘管其中有少量是作家自已的創作,但整個作品集在題材、筆法、風格等方面多有因襲原作的痕跡,創作風格、藝術質量並不統一。《石點頭》不僅繼承了話本文學的優良傳統,而且汲取了史傳、詩詞、戲曲等各種文學樣式的長處,形成了統一的風格。
作為作家文學,《石點頭》在藝術上有獨特的貢獻:其一,承繼發揚了史傳文學實錄的筆法,打破了“惡則無往不惡,美則無一不美”的古老藝術傳統,開始由寫單一的、淨化的人物性格向寫多面的、複雜的人物性格起步。其二,用悲劇性沖淡了大團圓式中國小説、戲曲的套子。如前所述,這本擬話本集在內容上孕育着大大小小的悲劇,十四篇中即有五篇是在悲劇性的高潮中結局的。因此,小説中的現實主義因素大大加強,傳奇性有所減少。其,從某些方面逸出了講唱文學情節化的描寫,從側重於反映外部現象,擴展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其四,是在整體上汲取了中國古典詩詞和戲曲的審美意識,追求詩的韻味和舞台效果。 [9] 
《石點頭》的體制與《拍案驚奇》比較接近,充分利用入話及篇中穿插的説話人道白,宣傳做人的道理,為主題服務。與前後的一些話本小説比,《石點頭》既有大膽突破傳統看法的部分,如歌頌愛情,不強調婦女貞節觀;又有很多濃於其他小説的勸懲味。比如説,一般小説寫男女私訂終身,然後私奔,當男子狀元及第或考中進土,衣錦還鄉時,女子的父母總是不記以前的羞愧屈辱,轉而歡天喜地;私奔的男女,也總是夫婦和睦,富貴榮華,高壽多子。 [3] 

石點頭作品評價

現代作家鄭振鐸:全書十四卷,包含平話十四篇,有的寫得很庸腐,像王本立天涯尋親(第三卷)江都市孝婦屠身(第十一卷)等。但也有寫得很生動,結構也比較得不很壞的,像盧夢仙江上尋妻(第二卷)、貪婪漢六院賣風流(第八卷)、王孺人離合團魚夢(第十卷)之類。 [10] 

石點頭版本信息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崇禎金閶葉敬池刊本,藏國家圖書館、首都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帶月樓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同仁堂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歷史博物館;清道光十二年(1832)敍府竹春堂小字本;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上海書局石印本。1985年中州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國古典小説研究資料叢書”排印本,1985年台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説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説集成”影印金閶葉敬池刊本,1986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中國小説研究資料叢書”排印本,1986年吉林文史出版社排印本,1993年嶽麓書社排印本,1994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排印同仁堂刊本。 [1] 
參考資料
  • 1.    張兵主編.500種明清小説博覽 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07:第549頁
  • 2.    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中國文化資源開發中心編.中國名著大辭典:黃山出版社,1994.04:第244頁
  • 3.    李夢生著.中國禁燬小説百話: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04:第108-111頁
  • 4.    譚正璧著;譚壎,譚篪編.譚正璧學術著作集 10 古本稀見小説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05:第118頁
  • 5.    習斌著.中國繡像小説經眼錄 下:上海遠東出版社,2016.05:第1137頁
  • 6.    苗壯主編.中國古代小説人物辭典:齊魯書社,1991.05:第137-138頁
  • 7.    郭傑,秋芙總主編.圖文本·中國文學史話 明代文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05:第363-364頁
  • 8.    (明)東魯古狂生等著.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書 醉醒石 石點頭:華夏出版社,2013.01:第164頁
  • 9.    周鈞韜等主編.中國通俗小説鑑賞辭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05:第266頁
  • 10.    鄭振鐸著.西諦書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3.10:第1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