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黃皮

鎖定
石黃皮,學名為腎蕨,是腎蕨科腎蕨屬的多年生附生及土生植物 [2]  。株高30~60釐 [3]  ;根狀莖直立,匍匐莖呈棕褐色,有鱗片,有纖細的褐棕色鬚根,匍匐莖上生有近圓形的塊莖;葉簇生,呈暗褐色,葉片呈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葉堅草質或草質,幹後棕綠色或褐棕色,光滑;孢子囊羣成1行位於主脈兩側,呈腎形;囊羣蓋呈腎形,褐棕色,無毛 [4] 
石黃皮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分佈於福建、廣東、台灣、廣西、雲南、浙江等南方地區 [5]  。喜温暖潮濕和半陰環境,冬季温度不低於5℃。一般在微酸性到中性的疏鬆土壤中都能生長良好 [6]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7]  。人工繁殖可用分株與孢子、塊莖、匍匐莖繁殖等方 [8]  ,可全年採 [9] 
據《廣西藥植志》記載 [10]  ,石黃皮味苦、辛,性平,有清利濕熱,清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肺熱咳嗽、黃疽、淋濁、體癬等病症 [11]  。是室內觀葉植物,其葉片可作切花、插瓶的陪襯材料 [12]  。其根莖可食 [13]  ,忌與蘿蔔同食 [14] 
中文名
石黃皮
拉丁學名
Nephrolepiscordifolia(L.)Presl
別    名
腎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骨碎補科
分佈區域
熱帶亞熱帶地區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幹上

石黃皮植物學史

廣東有一種生草藥名叫石黃皮,由於其外形與黃皮有點相似,又喜生長在林下石隙中,故名石黃皮.。在佛岡叫捕鬥蛇,在陽山叫頸斂果,在清新三坑鎮楓坑叫石枇杷。 [1] 

石黃皮形態特徵

石黃皮,株高30~60釐 [3]  ;根狀莖直立,匍匐莖呈棕褐色,有鱗片,有纖細的褐棕色鬚根,匍匐莖上生有近圓形的塊莖;葉簇生,呈暗褐色,葉片呈線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葉堅草質或草質,幹後棕綠色或褐棕色,光滑;孢子囊羣成1行位於主脈兩側,呈腎形;囊羣蓋呈腎形,褐棕色,無毛 [4] 

石黃皮生長環境

石黃皮喜温暖潮濕和半陰環境,冬季温度不低於5℃。一般在微酸性到中性的疏鬆土壤中都能生長良好 [6] 
常地生和附生於溪邊林下的石縫中和樹幹上。生長適温3~9月為16~24℃,9月至翌年3月為13~16℃。冬季温度不低幹8℃,但短時間能耐0℃低温。也能耐30℃以上高温。石黃皮喜濕潤土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春、秋季需充足澆水,保持盆土不幹,但澆水不宜太多,否則葉片易枯黃脱落。夏季除澆水外,每天還需噴水數次,特別懸掛栽培需空氣濕度更大些,否則空氣乾燥,羽狀小葉易發生卷邊、焦枯現象。石黃皮喜明亮的散射光,但也能耐較低的光照,切忌陽光直射。規模性栽培應設遮陽網,以50%~60%遮光率為合適。

石黃皮分佈範圍

石黃皮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分佈於福建、廣東、台灣、廣西、雲南、浙江等南方地區 [5] 
石黃皮 石黃皮

石黃皮繁殖方法

石黃皮人工繁殖可用分株與孢子、塊莖、匍匐莖繁殖等方 [8]  ,可全年採 [9] 
  • 分株繁殖
全年均可進行,以5~6月為好。此時氣温穩定,將母株輕輕剝開,分開匍匐枝,每10釐米盆栽2~3叢匍匐枝。15釐米吊盆用3~5叢匍匐枝。栽後放半陰處,並澆水保持潮濕。當根莖上萌發出新葉時,再放遮陽網下養護。
分株方法:把母株從花盆內取出,抖掉多餘的盆土,把盤結在一起的根系儘可能地分開,用鋒利的小刀把它剖開成兩株或兩株以上,分出來的每一株都要帶有相當的根系,並對其葉片進行適當地修剪,以利於成活。
裝盆消毒:把分割下來的小株在百菌清1500倍液中浸泡五分鐘後取出涼幹,即可上盆。也可在上盆後馬上用百菌清灌根。分株後的管理:分株裝盆後灌根或澆一次透水。由於它的根系受到很大的損傷,吸水能力極弱,大約需要3~4周才能恢復萌發新根,因此,在分株後的3~4周內要節制澆水,以免爛根,但它的葉片的蒸騰沒有受到影響,為了維持葉片的水分平衡,每天需要給葉面噴霧1~3次(温度高多噴,温度低少噴或不噴)。這段時間也不要澆肥。分株後,還要注意太陽光過強,要放在遮蔭棚內養護。
  • 孢子繁殖
選擇腐葉土或泥炭土加磚屑為播種基質,裝入播種容器,將收集的石黃皮成熟孢子,均勻撒入播種盆內,噴霧保持土面濕潤,播後50~60天長出孢子體。
  • 組培繁殖
常用頂生匍匐莖、根狀莖尖、氣生根和孢子等作外植體。在母株新發生的匍匐莖(3~5釐米)上切取0.7釐米匍匐莖尖,用75%酒精中浸30秒,再轉入0.1%氯化汞中表面滅菌6分鐘,無菌水沖洗3次,再接種。培養基為MS培養基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萘乙酸0.5毫克/升,莖尖接種後20天左右頂端膨大,逐漸產生一團GGB(即綠色球狀物),把GGB切成1毫克左右,接種到不含激素的MS培養基上,經60天培養產生叢生苗。將叢生苗分植,可獲得完整的試管苗。
石黃皮 石黃皮

石黃皮栽培技術

  • 盆土選擇
石黃皮盆栽石黃皮宜用疏鬆、肥沃,透氣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培養土或粗沙的混合基質。盆底多墊碎瓦片和碎磚,有利於排水、透氣。生長期每旬施肥1次,又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20-8-20四季用高硝酸鉀肥。同時,生長期要隨時摘除枯葉和黃葉,保持葉片清新翠綠。吊缽栽培時要多噴水,多根外追肥和修剪調整株態,並注意通風。
  • 石黃皮上盆
小苗裝盆時,先在盆底放入2~2公分厚的粗粒基質或者陶粒來作為濾水層,其上撒上一層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基肥,厚度約為1~2公分,再蓋上一層基質,厚約1~2公分,然後放入植株,以把肥料與根系分開,避免燒根。
上盆用的基質可以選用下面的一種。菜園土:爐渣=3:1;或者園土:中粗河沙:鋸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葉土中的一種。或者草炭+珍珠岩+陶粒=2份+2份+1份;菜園土+爐渣=3份+1份;草炭+爐渣+陶粒=2份+2份+1份;鋸末+蛭石+中粗河沙=2份+2份+1份。上完盆後澆一次透水,並放在遮蔭環境養護。
濕度管理:喜歡濕潤的氣候環境,要求生長環境的空氣相對温度在60~75%。
温度管理:最適生長温度為18℃~30℃,忌寒冷霜凍,越冬温度需要保持在10℃以上,在冬季氣温降到4℃以下進入休眠狀態,如果環境温度接近0℃時,會因凍傷而死亡。
  • 夏季管理
加強空氣對流,以使其體內的温度能散發出去;
放在半蔭處,或給它遮蔭50%;
給它適當噴霧,每天2~3次。
冬季管理
搬到室內光線明亮的地方養護;
在室外,可用薄膜把它包起來越冬,但要每隔兩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較高時把薄膜揭開讓它透氣;
石黃皮光照管理:怕強光直射,需要放在半蔭處養護,或者給它遮蔭70%。放在室內的養護的,儘量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並每隔一、二個月移到室外半蔭處或遮蔭養護一個月,以讓其積累養分,恢復長勢。
  • 肥水管理
對肥水要求多,但最怕亂施肥、施濃肥和偏施氮、磷、鉀肥,要求遵循“淡肥勤施、量少次多、營養齊全”的施肥(水)原則
春、夏、秋三季:這三個季節是它的生長旺季,間隔週期大約為:室外養護的1~4天,晴天或高温期間隔週期短些,陰雨天或低温期間隔週期長些或者不澆;放在室內養護的2~6天。澆水時間儘量安排在早晨温度較低的時候進行。夏季在早晨或傍晚温度低時澆灌,還要經常給植株噴霧。
冬季:在冬季休眠期,主要是做好控肥控水工作,間隔週期大約為7~10天。

石黃皮病蟲防治

室內栽培時,如通風不好,易遭受蚜蟲和紅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在澆水過多或空氣濕度過大時,石黃皮易發生生理性葉枯病,注意盆土不宜太濕並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
石黃皮 石黃皮

石黃皮主要價值

據《廣西藥植志》記載 [10]  ,石黃皮味苦、辛,性平,有清利濕熱,清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肺熱咳嗽、黃疽、淋濁、體癬等病症 [11] 
《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苦,無毒。”
《四川中藥志》:“性温,味淡辛,無毒。”
《泉州本草》:“味甘辛,性平而澀,無毒。”《泉州本草》:“入肝、腎、胃、小腸經。”

石黃皮觀賞價值

石黃皮是室內觀葉植物,其葉片可作切花、插瓶的陪襯材料 [12] 

石黃皮食用價值

石黃皮其根莖可食 [13]  ,忌與蘿蔔同食 [14] 

石黃皮保護現狀

石黃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7] 
參考資料
  • 1.    石黃皮  .清遠日報[引用日期2012-09-27]
  • 2.    王繼生.皮膚病實用中藥學 下: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05:第620頁
  • 3.    孫吉雄.草坪地被植物原色圖譜:金盾出版社,2008.08:第110頁
  • 4.    腎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4]
  • 5.    吳棣飛,尤志勉.常見園林植物識別圖鑑 第2版:重慶大學出版社,2018.08,:第329頁
  • 6.    孫吉雄.草坪地被植物原色圖譜:金盾出版社,2008.08:第110頁
  • 7.    腎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4]
  • 8.    孫吉雄.草坪地被植物原色圖譜:金盾出版社,2008.08:第110頁
  • 9.    天宇.青草藥速認圖集: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2:第276頁
  • 10.    黃傳貴.天然藥8404種詮釋:人民軍醫出版社,2014.06:第194頁
  • 11.    徐鴻華,李薇,詹若挺.嶺南中草藥遷地保護植物圖譜: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9.01:第172頁
  • 12.    孫吉雄.草坪地被植物原色圖譜:金盾出版社,2008.08:第110頁
  • 13.    張英宏,鍾平生.南雄野生植物: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12:第59頁
  • 14.    範文昌.廣東地產清熱解毒藥物大全:中醫古籍出版社,2011.07:第219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