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鑑玉

鎖定
石鑑玉,教授 [1]  ,男,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 [2] 石幼山之子 [3]  。上海市海派中醫流派傳承人才培養導師 [4]  ;原上海市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5] 農工黨主委 [6]  ,黃浦區政協副主席 [7]  ,衞生局副局長 [8]  ,黃浦區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 [9]  等。參與石氏傷膏、複方紫荊消傷膏;骨密Ⅰ號、骨密Ⅱ號研發改良工作。
中文名
石鑑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執業地點
上海市靜衍中醫門診部、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黃浦分院中醫科 [10-11] 

石鑑玉科研項目

骨密Ⅰ號、Ⅱ號
參與《骨密Ⅰ號、骨密Ⅱ號治療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臨牀研究項目》。 [12] 
石氏傷膏
石鑑玉和其堂哥石仰山石印玉對祖上沿用百餘年的三色敷膏進行改良,研製成新一代骨傷外敷藥“石氏傷膏”,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使用後大加讚賞。 [13] 
複方紫荊消傷膏
區中醫院院長石仰山,黃浦區衞生局副局長石鑑玉,是上海著名傷科石筱山、石幼山醫師子、侄,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繼承發揚石氏傷科傳統特色取得良好成果。石氏傷科三色敷藥,沿傳百年石氏外用秘方,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治傷功效,但敷藥系用飴糖調製,容易烊化,污染衣衫,同時,由於藥物刺激,少數病員會發生皮膚過敏,且攜帶不便、不宜久藏,有礙推廣使用,經與上海中藥三廠共同研究,改變劑型,採用“巴布氏劑”加工工藝製成“石氏傷膏”,經過多年的臨牀試驗和技術改進,除治療功能外,尚有潔淨脱敏,方便攜帶的特點,深受病員歡迎。該藥獲1994~1995年度黃浦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定為國家衞生部試字號新藥,1999年1月正式命名為“複方紫荊消傷膏”獲准公開發行,同年末石氏其他驗方劑型改良後,有外用、內服、外洗等14種,形成石氏驗方系列,獲良好的臨牀效果,“石氏傷科”被立為上海市醫學領先專業學科。 [14] 

石鑑玉參會事例

2019參與舉辦石氏傷科海派中醫特色診療技術及特色療法學習班 [15]  、參與由黃浦區中心醫院舉辦的“國醫大師石仰山學術思想及經驗傳承”論壇 [16]  等。
國醫大師石仰山學術思想及經驗傳承論壇合影 國醫大師石仰山學術思想及經驗傳承論壇合影
擔任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2019年大會名譽主任 [17]  。大會討論了近年來滬上骨傷科領域中醫中藥、現代醫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技術與新經驗,進一步促進中醫骨傷臨牀、基礎和藥物的發展。 [18]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大會照片 上海市中醫藥學會骨傷科分會大會照片

石鑑玉社會工作

當選黃浦區區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 [19]  。會議於2000年7 月18一19日在南市影劇院舉行,460名委員出席。市政協副主席朱達人、中共黃浦區委書記錢景林到會表示祝賀。部分政協老領導,黨政部門負責人應邀參加會議。會議選舉產生了新的區政協領導機構:主席沈善初,副主席蔣一鴻、陳劍華、 孔耀洲、章念祖、石鑑玉、譚妙全、桂秋白,秘書長凌嘉瑞和69名常委。 [20] 
防治"非典"工作
2003年5月8日,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來慶,副主任王啓民、石鑑玉以及部分區人大代表到市二醫院和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視察防治"非典"工作。 [21] 
1998年度委員視察工作
1998年12月7~11日,黃浦區政協副主席石鑑玉擔任5個分團的團長之一,與300名(人次)委員圍繞黃浦區經濟發展、住宅和重點工程建設、社區服務、教育改革、文化和衞生事業發展等5個專題,分別深入到商店、住宅小區、重點工程工地、福利院、社區活動中心、學校、圖書館、醫院等現場,進行實地考察,瞭解情況,聽取有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所作的情況通報。委員們就金陵路裝飾街建設、舊區改造和城市建設、老年人工作、學校教育改革、發揮區圖書館綜合效益、提高黃浦區中心醫院醫療和服務水平等方面發表意見與建議,積極獻計獻策。 [22] 

石鑑玉社會任職

原上海市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5] 農工黨主委 [6]  ,黃浦區政協副主席 [7]  ,衞生局副局長 [8]  等。

石鑑玉學術著作

《血腫機化用藥新探》 [23]  、《澤漆在傷科的臨牀應用》 [24]  、《山羊血及小複方消腫鎮痛作用的實驗研究》 [25]  、《逐痰通絡湯對腰椎間盤突出模型的利水消炎作用》 [26]  、《逐痰通絡湯對腰神經根壓迫模型局部炎症抑制作用的療效觀察》 [27]  、《理傷續斷化痰瘀——石氏傷科與丹溪學説》 [28]  、《四組中藥防治實驗性骨質疏鬆症的對比研究》 [29]  、《石氏牛蒡子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術後40例》 [30]  、《椎脈回春湯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62例》 [31]  、《痰濕夾瘀礙氣而病 逐痰利水化瘀以治──石氏傷科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驗案兩則》 [32]  、《骨密Ⅰ號、骨密Ⅱ號脾腎同補治療骨質疏鬆症—32例臨牀療效觀察》 [33]  、《石幼山理傷從痰取治案探析》 [34]  等。
吳軍豪、李浩鋼、石琤等著有《石鑑玉先生理傷重痰瘀》 [3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