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薺苧

(唇形科石薺苧屬植物)

鎖定
石薺苧(Mosla scabra (Thunb.) C. Y. Wu & H. W. Li)是唇形科石薺苧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枝均四稜形,具細條紋,密被短柔毛;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自基部以上為鋸齒狀;上面欖綠色,被灰色微柔毛,下面灰白,密佈凹陷腺點,近無毛或被極疏短柔毛;葉柄被短柔毛;總狀花序生於主莖及側枝上;苞片卵形;花萼鐘形;花冠粉紅色,外面被疏柔毛;小堅果黃褐色,球形,具深雕紋; [3]  花期5—11月;果期9—11月。
石薺苧分佈於中國各地。石薺苧喜温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 [4]  石薺苧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5] 
《本草拾遺》記載,味辛,温,無毒。祛風利濕,消暑解毒。主治感冒頭疼,咳嗽,腸炎及蛇蟲咬傷等。 [6] 
中文名
石薺苧
拉丁學名
Mosla scabra (Thunb.) C. Y. Wu & H. W. L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2] 
唇形目
唇形科
石薺苧屬
石薺苧

石薺苧形態特徵

石薺苧
石薺苧(10張)
石薺苧,是唇形科石薺苧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20-100釐米,多分枝,分枝纖細,莖、枝均四稜形,具細條紋,密被短柔毛。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3.5釐米,寬0.9-1.7釐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近基部全緣,自基部以上為鋸齒狀,紙質,上面欖綠色,被灰色微柔毛,下面灰白,密佈凹陷腺點,近無毛或被極疏短柔毛;葉柄長3-16(20)毫米,被短柔毛。
總狀花序生於主莖及側枝上,長2.5-15釐米;苞片卵形,長2.7-3.5毫米,先端尾狀漸尖,花時及果時均超過花梗;花梗花時長約1毫米,果時長至3毫米,與序軸密被灰白色小疏柔毛。花萼鐘形,長約2.5毫米,寬約2毫米,外面被疏柔毛,二唇形,上唇3齒呈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中齒略小,下唇2齒,線形,先端鋭尖,果時花萼長至4毫米,寬至3毫米,脈紋顯著。花冠粉紅色,長4-5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內面基部具毛環,冠筒向上漸擴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扁平,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較大,邊緣具齒。雄蕊4,後對能育,藥室2,叉開,前對退化,藥室不明顯。花柱先端相等2淺裂。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
小堅果黃褐色,球形,直徑約1毫米,具深雕紋。花期5-11月,果期9-11月。 [1] 

石薺苧產地生境

石薺苧分佈於中國各地。產於中國遼寧,陝西,甘肅,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生於山坡、路旁或灌叢下,海拔50-1150米。越南北部,日本也有。模式標本採自日本。 [1] 

石薺苧生長習性

石薺苧喜温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 [4] 

石薺苧繁殖方法

石薺苧一般繁殖方式為種子繁殖。 [5] 

石薺苧主要價值

  • 藥用價值
《本草拾遺》記載,味辛,温,無毒。祛風利濕,消暑解毒。主治感冒頭疼,咳嗽,腸炎及蛇蟲咬傷等。 [6] 
民間用全草入藥,治感冒、中暑發高燒、痱子、皮膚瘙癢、瘧疾、便秘、內痔、便血、疥瘡、濕腳氣、外傷出血、跌打損傷。此外全草又能殺蟲,根可治瘡毒。 [1] 
參考資料
  • 1.    石薺苧 Mosla scabra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7-05]
  • 2.    石薺苧 Mosla scabr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14]
  • 3.    石薺苧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6]
  • 4.    張立秋,尹淑霞主編,我國典型城市生活垃圾衞生填埋場生態修復優勢植物圖冊,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1.11,第195頁
  • 5.    《中國農田雜草原色圖譜》編委會編;上海杜邦農化有限公司協助,中國農田雜草原色圖譜,農業出版社,1990.07,第238頁
  • 6.    南京中醫藥大學編著,中藥大辭典 上 第2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03,第8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