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蓴科

鎖定
石蓴科是屬於藻類植物,綠藻門的一科,為單細胞、羣體、絲狀體或葉狀體,細胞中有細胞器。其特徵是藻體為二層細胞構成的片狀體或一層細胞構成的管狀體。
拉丁學名
Ulvaceae
植物界
綠藻門
綠藻綱
石蓴目
分佈區域
海生,生於中、低潮帶岩石及石沼中。
中文名
石蓴科

石蓴科本科特點

藻體為二層細胞構成的片狀體或一層細胞構成的管狀體。

石蓴科代表種類

石蓴屬(Ulva L.):藻體綠色,為二層細胞構成的扁平葉狀體,基部具固着器。海生,生於中、低潮帶岩石及石沼中。
滸苔屬(Enteromorpha (Link) Ag.):藻體綠色,管狀,由一層細胞構成,單條或分枝,基部具盤狀固着器。海生,生中、低潮帶岩石、石礫或石沼中。

石蓴科生物學特性

石蓴科 石蓴科
石蓴科為兩層細胞構成的膜狀體, 基部由營養細胞延伸成假根絲, 形成固着器。細胞內單核, 葉綠體杯狀, 具澱粉核。石蓴科的生殖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無性生殖由營養細胞轉化為遊孢子囊,遊孢子囊母細胞核經減數分裂為8~16個遊孢子,遊孢子梨形, 具4條鞭毛, 附着後萌發為雌雄配子體。有性生殖在雌雄配子體上產生配子囊, 每個配子囊形成16~32個配子, 配子大小不同, 都具2條鞭毛, 行異體接合, 接合後的合子在2~3天內萌發成為孢子體。此外, 石蓴科的配子還可直接萌發成配子體。石蓴科的孢子體與配子體外形相同,生活史為等世代交替。 [1] 

石蓴科人工培養

日本人工培養石蓴科的方法是把石蓴科採集回來, 用淡水浸泡2小時, 除去有害生物, 去掉基部, 然後切成數釐米的碎片, 在陽光充足、通氣、換水、施肥的條件下, 在室內水槽中培養。每噸水體投放0.5千克碎片,兩星期後收穫。水温在12℃下,可收穫投放量的3倍, 而在25℃的高温下, 則可收穫投放量的8倍。這種養殖方法主要用來解決鮑魚苗種餌料的不足, 人工育苗養殖尚未進行。 [1] 

石蓴科屬種

常見3屬。浙江藥用2屬,9種。
1.體管狀,或片狀,呈披針形 ……… ①滸苔屬Enteromorpha(Link.)Ag.
1.植物體片狀,非披針形………②石蓴屬Ulva Linn.
①滸苔屬Enteromorpha(Link.)Ag.
浙江藥用6種。
1.藻體片狀綠色,葉緣中空 ………緣管滸苔E.linza(Linn.)J.Ag.
1.藻體管狀,分枝或單條。
2.藻體草綠色,叢生,膜質,主枝明顯,分枝細長,高可達1m ……… 滸苔E.prolifera(Miill.)J.Ag.
2.藻體綠色或黃綠色。
3.藻體細胞排列不規則。
4.主枝與分枝相似,直徑1—2mm,分枝基部收縮……… 扁滸苔E.compressa(Linn.)Grev.
4.主枝直徑2—6mm,上部膨脹呈腸形 ……… 腸滸苔E.intestinalis (Linn.) Link.
3.藻體細胞縱列或橫列。
5.藻體高10—15cm,單條或基部少許分枝……… 管滸苔E.tubulosa Kütz.
5.藻體高20—30cm,可達80cm,多細長分枝,主枝與分枝直徑相似 ……… ……… 條滸苔E.clathrata(Roth.) Grev.
②石蓴屬Ulva Linn.
浙江藥用3種。
1.藻體重疊呈花朵狀……… 蠣菜U.conglobata kjellm.
1.藻體不重疊呈花朵狀。
2.體厚,有孔………孔石蓴U.pertusa kjellm.
2.體薄,無孔………石蓴U.lactuca Linn.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水產業卷編輯委員會,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部 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水產業卷 下:農業出版社,1994
  • 2.    袁小鳳,陳錫林,林馨 編著.藥用植物分類綱要: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