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綠竹

鎖定
石綠竹(Phyllostachys arcana McClure)是禾本科剛竹屬植物。 [7]  稈環顯較籜環隆起,新稈鮮綠色,節下常有紫色斑塊;老稈淡綠色,微被白粉;籜鞘淡灰綠色帶紫色,下部有褐色斑塊並疏生紫褐色斑點;籜舌隆起甚高,近弓形,兩側下延;籜葉暗綠色,長披針形反轉,葉片全部無毛,葉舌強烈突出; [8]  筍期在4月中旬。 [9] 
石綠竹產自中國黃河及長江流域各地區, [10]  分佈於中國江蘇、浙江、安徽、四川、陝西、甘肅等地。 [8] 
石綠竹筍可食用;竹材堅硬,不易劈篾,可作農具柄或竹器腳柱等用。 [10] 
中文名
石綠竹
拉丁學名
Phyllostachys arcana McClure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禾本目
禾本科
剛竹屬
石綠竹
命名者及年代
McClure,1945

石綠竹形態特徵

石綠竹
石綠竹(8張)
禾本科剛竹屬植物。 [7]  地下莖為單軸散生, [1]  竿高8米,粗約3釐米,勁直, [2]  稈環顯較籜環隆起,新稈鮮綠色 [8]  ,被白粉,無毛,節紫色,節間具紫色暈斑;節間長達20釐米,壁厚2-3毫米;竿環強隆起而高於隆起的籜環。籜鞘背面淡綠紫色或黃綠色,有紫色縱脈紋,被白粉,因脈間具疣基微刺毛而粗糙,竿基部籜鞘有紫色斑點,漸至竿上部者則可無斑點;籜耳及鞘口繸毛俱缺;籜舌狹而高,高4-8毫米,淡紫色或黃綠色,先端強隆起呈山峯狀,具缺刻或呈撕裂狀,基部兩側或一側明顯下延,邊緣生短纖毛;籜片帶狀,綠色,有紫色縱脈紋,平直或竿下部者微皺曲,外翻。末級小枝具2-3葉;葉耳及鞘口繸毛俱缺;葉舌強烈伸出,先端弧形,易破碎;葉片帶狀披針形,長7-11釐米,寬1.2-1.5釐米,兩面無毛,或於下表面的基部偶有長柔毛。花枝未見。 [2]  筍期在4月中旬。 [9] 

石綠竹近種區別

黃槽石綠竹Phyllostachys arcanaMc Clure 'Luteosulcata')與石綠竹的區別在於竿的溝槽為黃色。產江蘇。栽培供觀賞,其他用途同石綠竹。 [3] 

石綠竹產地生境

石綠竹分佈於中國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4]  種植於中國江蘇、浙江、安徽、四川、陝西、甘肅等地。 [8]  多野生於山坡上部,可形成小面積純林,也可在山區河岸兩側連片生長。 [4] 

石綠竹栽培技術

林地雜灌清理:就是將石綠竹竹林內的雜草、雜灌劈倒,使其散佈於林地,腐爛為肥料。雜灌清理後,可以防止雜草灌木消耗石綠竹竹林的水分和養分;消除病蟲害的中間寄主;清潔林地,便於石綠竹竹林的墾複鬆土、施肥等管理和作業;雜草灌木劈倒後就地腐爛,增加石綠竹竹林的土壤肥力。石綠竹竹林第一次清理在6-7月份進行,全面砍除石綠竹竹林中的雜灌草,包括石綠竹竹林內的一些大樹、老竹、枯竹,劈倒後,地徑大於2釐米的枝幹清理出林外,作為薪炭原料,燒製木炭,用於烘製,其餘枝椏散佈於林地,腐爛作肥料。清理時要做到草灌劈盡,伐樁要低於10釐米,以便於今後作業,石綠竹竹林邊緣向外3米範圍也要劈盡,利於石綠竹竹林擴鞭增加石綠竹竹林面積。
林地鬆土:對石綠竹竹林土壤進行墾複深翻,深度20-30釐米。通過墾複鬆土,使土壤疏鬆,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善土壤的透水、保水、通氣性,有利於地下莖和鞭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養分和氧氣,可以將表層的有機質翻人土中,腐爛作有機肥料,把底土翻上來,促使風化將礦物質營養轉化為有效成分,滿足竹子的生長需要。石綠竹竹林墾複鬆土,在冬季進行,墾複時挖去樹蔸、老竹蔸和撿去石頭,同時將石綠竹竹林內的老竹鞭挖除,以釋放更多的空間使石綠竹竹林地得到充分利用,增加石綠竹竹林經濟產量。挖除的樹蔸、竹蔸帶出林外做燃料等,石頭集中堆放。墾複鬆土時對分佈在淺土層或浮在地表的幼壯齡鞭採取深埋20-30釐米。對坡度小於15度,土壤厚度大於50釐米的石綠竹竹林,進行全面墾複鬆土,坡度在15-25度,土壤厚度大於50釐米的石綠竹竹林,採取帶狀墾挖,沿等高線墾挖6-8米寬的墾複帶,保留6-8米寬的間隔帶,隔年輪流墾挖。墾挖時保護已發育的筍芽和幼壯齡竹鞭免受損傷,石綠竹竹林邊緣3米範圍內也要墾挖。石綠竹竹林墾挖後,地表覆蓋雜草,以防止水土流失和腐爛作為有機肥料。對於坡度大於25度的石綠竹竹林只清理雜灌不墾挖。
削山:指夏秋季節對石綠竹竹林土壤淺翻10-15釐米。削山只在進行過墾複鬆土的石綠竹竹林內進行,一般可結合5-6月第二次施行鞭肥時進行,也可在7-8月進行,撫育時將雜草翻人土中,腐爛作為有機肥料。坡度25度以上的石綠竹竹林每年7-8月採取人工砍草,攤鋪林地腐爛作有機肥料。
施肥:每年生產竹筍和石綠竹竹林生長,需要消耗大量養分。據分析,每生產1000千克鮮筍需要消耗土壤中的氮素5-7千克,因此,要想石綠竹竹林豐產、穩產,必須採取施肥措施。石綠竹竹林採取二次施肥,第一次在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出筍前施肥,以促進筍芽生長。第二次在5-6月留養新竹散椏展葉後施,促進石綠竹竹林地下鞭生長。施肥種類以竹筍專用肥、尿素為主,第一次每公頃施尿素375千克,撒施;第二次每公頃施竹筍專用肥375千克,結合林地撫育時進行,翻人土中,或者採用溝施,沿等高線每隔3-4米開挖一條深10-15釐米的溝,將肥料均勻撒人後覆土。坡度25度以上的石綠竹竹林只在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撒施尿素一次,每公頃375千克。撒施尿素要選擇下雨之前進行,撒施要均勻。
密度調控:留養方式一般在竹出筍後期留養新竹,而且通常為了增加竹筍產量,採取留小拗大、少留多拗,造成石綠竹竹林平均眉徑小,石綠竹竹林結構不合理,石綠竹竹林衰弱。母竹留養應在竹筍出筍盛期,以留養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竹筍培養母竹,留養量以4500株/公頃左右為宜,逐步調整石綠竹竹林立竹度和石綠竹竹林齡級結構,保持石綠竹竹林立竹度18000株/公頃左右,1-4年竹各佔1/4。留養時要注意留空堂竹和邊緣竹,促進竹子分佈均勻和向外擴展,不留特大筍和細小筍,以保持留養新竹眉徑在2.5釐米左右為宜,逐步改善石綠竹竹林均勻度和全齊度,提高質量。
合理砍伐:石綠竹竹林砍伐在當年白露以後至第二年春分前進行,以減少竹子對養分的消耗和傷流,保持合理的立竹度和立竹結構。石綠竹竹林內4年以上的竹子全部砍除,同時對林內細弱的小竹和部分過密的3-4年生竹砍除。砍伐剩餘物竹枝椏全部清理出石綠竹竹林外,採伐後立竹度保持1200株/畝左右。
挖筍技術:長期以來,竹筍採收採用手拗筍的辦法,竹筍出土較長,一般達到20釐米以上,採收部分僅為竹筍出土的地上部分,竹筍老、長、空,產量低,加工製成的質量差。改手拗筍為挖筍,即在竹筍出土10-15釐米時,用尖嘴鋤或窄鐵鏟及時採挖,挖取深度以達到竹筍基部而不傷竹鞭為宜,充分利用竹筍的地下部分,改善竹筍品質,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促進後面的筍芽儘快盡多長成竹筍。對病蟲害和退筍,發現一株挖一株,帶出林外處理。 [5] 

石綠竹主要價值

石綠竹筍可食用;竹材堅硬,不易劈篾,可作農具柄或竹器腳柱等用。 [10] 
參考資料
  • 1.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9(1)卷[M].1996:243
  • 2.    石綠竹  .中國植物物種信息數據庫[引用日期2012-12-27]
  • 3.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9(1)卷[M].1996:260
  • 4.    馬乃訓,賴廣輝著.中國剛竹屬[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74
  • 5.    裴建國.“筍乾竹”低產改造技術[J].安徽林業.2006年,第2期:28
  • 6.    石綠竹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4]
  • 7.    石綠竹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3]
  • 8.    蔣永明,翁智林編著,園林綠化樹種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09,第280頁
  • 9.    傅金和,張文燕,袁金玲主編,中國大熊貓與食竹,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0,第123頁
  • 10.    江西省宜春市林業局編著,宜春竹類植物圖志,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4.12,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