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橋營造技藝

鎖定
石橋營造技藝,浙江省紹興市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紹興石橋營造技藝是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從橋型設計技術到施工技術,再到建橋材料、操作工具,都包含了多學科的科學技術知識。紹興石橋營造技藝種類多、工藝精,體現這些技藝的許多橋型在別處已不可見,卻獨存於紹興。如多式石樑橋技術、多式折邊石拱橋技術、多式圓弧石拱橋技術等橋型的營造技藝,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石橋營造技藝系列。特別是紹興特有折邊拱橋營造技藝、超時代水平的古懸鏈線拱橋營造技藝,更是具有獨特的工藝和內在特點。 [8]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紹興市申報的石橋營造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76。 [1] 
中文名
石橋營造技藝
批准時間
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編號
Ⅷ-176
遺產類別
傳統技藝
申報地區
浙江省紹興市

石橋營造技藝歷史淵源

石橋營造技藝
石橋營造技藝(4張)
紹興的古橋營造技藝應追溯到春秋戰國之前的浮橋和木樑橋,越國時期,因鐵質工具的出現,使石柱、石樑、石橋面等新構件運用到古橋營造中,進入了石樑橋的創始時期。至漢代,石拱建橋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在紹興的橋樑建設中也有應用。秦、漢時期,是紹興橋樑的創建發展時期。唐、宋時期,當時紹興的運河驛路暢通,工商業發達,使橋樑營造技藝不斷提高,紹興石橋的發展也同時進入全盛時期。 [2] 
及至清代,石橋營造技藝發展到鼎盛時期。紹興石橋已經頗具規模。據清光緒癸巳年(1893年)繪製的《紹興府城衢路圖》所示,當時城內有橋樑229座,城市面積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一座橋,石橋遍及城市各處,每走一小段路就會看到一座石橋,“無橋不成市,無橋不成路,無橋不成村”的描述絲毫不誇張。1993年年底,紹興全市有橋10610座。 [3] 

石橋營造技藝工藝特徵

廣寧橋 廣寧橋
紹興石橋營造技藝獨特,部分石橋(如八字橋、廣寧橋等)的營造技藝為中國國內罕見,橋樑形式多樣,形成了極為系統的技術體系,在各個不同時期都處於全國領先水平。而且石橋的營造技術非常科學,用料質量講究,佈局、選址合理,古石橋一般壽命能長達千年以上。
數量多:紹興有石橋704座,為中國國內一個地區內石橋數量之最。同時,紹興也是中地市級中擁有文物保護單位石橋最多的地區之一。紹興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石橋有:古纖道橋、八字橋、光相橋、廣寧橋、泗龍橋、太平橋、謝公橋、題扇橋、迎恩橋、拜王橋、接渡橋、融光橋、涇口大橋、西跨湖橋,共有13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石橋有6座,如三江閘橋等;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石橋有38座,如跨龍橋等。
質量好:紹興石橋擁有23個橋型,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石橋系列,有些橋型為紹興獨存,在別的地方已不可見。比如在“石橋營造技術之最”中,始建於南宋的八字橋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橋樑,始建於南宋的廣寧橋是中國最古老的七折邊拱立交橋,迎仙橋、玉成橋是中國在明清時代最早出現的懸鏈線拱石橋羣,古纖道橋是中國唯一的唐代始建、特長型順河而建的多橋型組合橋等等。再比如“石橋部件的中國之最”中,紹興湖塘出土的漢代湖塘橋的軟土地基木樁密植基礎的科學排列,是中國最早的軟土地基木樁密植基礎實例。
長壽性:當代橋樑的設計壽命在一百年左右,而紹興石橋一般壽命能長達千年以上。而這種長壽性源於紹興石橋的科學建構技術,建橋石材質量的講究和佈局、選址的合理。比如石橋建設中所採用的木材,大多是有着“千年不爛水底松”之譽的松木,以松木作橋柱、橋樁可防腐。紹興石橋基礎中出土的木樁有遠在漢代的,出土時還能保存完好的本質。 [4] 

石橋營造技藝工藝流程

紹興石橋一般的建築程序為:紹興古橋一般的建築程序為:選址——橋型設計——實地放樣——打樁——砌橋基——砌橋墩——安置拱圈架——砌拱——壓頂——裝飾——保養——落成。它的營造技藝包括各類浮橋、木樑橋、石樑橋、折邊拱、半圓形拱、馬蹄形拱、橢圓形拱、準懸鏈線拱等古橋建造技術。 [2] 

石橋營造技藝傳承保護

石橋營造技藝傳承價值

石橋營造技藝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學術價值、使用價值和傳承意義。
紹興石橋不但營造技藝高超,而且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藴,顯示出極高的美學價值,它在環境佈局、結構裝飾等方面所展露的美感令人充分領略到江南水鄉文化特有的神奇魅力。“垂虹玉帶門前來,萬古名橋出越州。”紹興石橋文化早已成為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5] 

石橋營造技藝傳承狀況

在市場經濟時代,由於石橋營造成本高,工藝繁雜,一般建築公司都不願承建。這使得紹興石橋營造工藝漸現衰落之勢,傳承後繼乏人,積極保護這一先進的民間建築技藝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5] 
在紹興民間,零星散落着一些石橋建造“老石匠”,雖然建橋技藝高超,但文化程度不高,需要想辦法記錄下他們珍貴的建橋經驗和技藝。 [9] 

石橋營造技藝保護措施

2016年6月15日,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近百名師生在國家級非遺“石橋營造技藝”傳承人羅關州帶領下,對紹興鏡湖新區兩座古橋進行實地勘測。 [6]  同年,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首次與紹興市古橋學會合作開展石橋營造技藝進高校的創新活動,在校內建成國家級非遺項目——石橋營造技藝展覽館,成立石橋營造技藝大師工作室(羅關洲),建設市級科普基地——中國古橋文化傳承基地,依託這些平台可培養大量高素質的石橋熱愛者、接班人和傳承人,以此提高整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性發展。 [7]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紹興市古橋學會獲得石橋營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石橋營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紹興市古橋學會評估合格。 [11] 

石橋營造技藝社會影響

2016年6月27日,浙江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100多名師生到紹興,專程到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探訪古橋營造技藝。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