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彥偉

鎖定
石彥偉,作家、導演、文化學者。1985年生於哈爾濱,現居北京、長春。歷任《民族文學》雜誌編輯,中宣部文藝局、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幹部,現為高校特聘教授、特聘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在讀博士。從事創意寫作、影視編導、多民族歷史文化保護與研究。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27]  ,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集《面朝活水》《雕花的門》《泰斯比哈》、文學評論集《地方性知識與邊緣經驗》。參與主編《中國回族文學通史·當代卷》。獲冰心散文獎、“希望杯”中國文學創作新人獎、《民族文學》年度獎 [10] 《廣西文學》年度獎 [6]  。入選中國作協2019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北京市文聯“首都優秀中青年文藝人才庫” [3] 
編劇、導演電影《西海固三部曲》《一夜梨花》,獲第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農村題材影展最佳影片獎。 [22]  編導、撰稿紀錄片《口述》《回望運河》《定州眼藥白敬宇》。策劃電影《清水裏的刀子》獲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
中文名
石彥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回族
出生地
黑龍江哈爾濱
出生日期
1985年2月23日
畢業院校
東北師範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南京大學(在讀)
職    業
作家/導演/文化學者
代表作品
散文集《泰斯比哈》
影視作品《一夜梨花》《回望運河》
主要成就
冰心散文獎 [24] 
中國作家協會2019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
回族微電影創始人 [3]  [23] 
籍    貫
河北泊頭
現居地
北京、長春
專業背景
廣播電視編導、漢語言文學、電影、中國現當代文學

石彥偉人物經歷

石彥偉求學經歷

2004年,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兼修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獲雙本科學歷、文學學士學位。擔任校學生社團聯合會主席、紅楓文學社社長,第六屆長春亞洲冬季運動會學生記者、“傑出志願者” [34] 東師經典歌曲《遠方有你》詞作者 [28] 
2012年,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電影專業(電影電視劇創作方向)。2014年獲藝術碩士(MFA)學位。
2013年,結業於中央民族幹部學院少數民族影視編劇研修班。
2016年,結業於魯迅文學院少數民族文學創作培訓班。
2017年,考入南京大學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攻讀博士學位 [12]  ,師從文藝評論家、文學史家王彬彬教授。

石彥偉工作經歷

2008年7月至2021年3月,擔任中國作家協會《民族文學》雜誌編輯。
2009至2010年借調中宣部文藝局。2013年借調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從事文學組織工作。
兼職擔任中國作協團總支委員、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團委副書記 [9]  ,參加共青團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八、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報組骨幹成員。 [1] 
《民族文學》
《民族文學》(13張)
擔任中國作家協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聯歡晚會 [7] 中國作協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文藝演出 [8]  ,中國作協2010年、2011年、2012年迎春聯誼會,以及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文學獎、蒙古族“朵日納文學獎”、哈薩克族“阿克塞文學獎”、土家族優秀作品獎頒獎會等多種文學活動策劃、導演、主持人。
2021年,辭去事業單位公職,創辦北京宗融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 [2] 

石彥偉文學創作

石彥偉作品概況

領獎時刻
領獎時刻(2張)
2003年開始文學創作,初作發表於《回族文學》,有散文、小説等百餘篇發表於《光明日報》《青年文學》《民族文學》《散文》《散文百家》《長城》《西部》《北方文學》《黃河文學》《紅豆》等報刊,多次被《散文選刊》《小小説選刊》《語文報》《品讀》《今日中國》《文學譯叢》轉載,被翻譯成阿拉伯、蒙古、維吾爾、哈薩克、朝鮮等文字,入選《我最喜愛的中國散文100篇》《2011年散文精選集》《2018年少數民族文學年度選》等選本。
出版散文集《面朝活水》《雕花的門》《泰斯比哈》。
長篇小説《誰的月亮爬上來》入選中國作協2013年度“少數民族文學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30] 
先後獲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學獎、“希望杯”中國文學創作新人獎、第六屆冰心散文獎。 [22] 

石彥偉散文作品

部分散文作品要目
作品題目
發表刊物
發表時間
轉載情況
《殘花時節》
《散文百家》
2010年第5期
收載《2010年我最喜愛的中國散文100篇》,被《中國文情報告》點評,入選2021年北京海淀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三姓街大院的流年碎片》
《散文》
2010年第8期
轉載《語文報》2011年第20期
《雕花的門》
《黃河文學》
《散文》
2011年第7期
2011年第8期
收載《2011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年度選》《2011散文精選集》《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回族卷》
《彼岸的彼,彼岸的岸》
《紅豆》
2011年第9期

《爺爺的河流奶奶的船》
《北方文學》
2011年第11期

《月亮的隔壁》
《青年文學》
2012年第3期

《奶白的羊湯》
《北方文學》
2013年第2期
轉載《散文選刊》2014年第2期、《品讀》2014年第1期,獲冰心散文獎
《口袋的心是柔軟的》
《青年文學》
2013年第10期

《荒蕪藤橋墓》
《回族文學》
2015年第4期
轉載《民族日報》2015年7月27日
《穿過流水的骨骼》
《回族文學》
2016年第6期
轉載《作協青年》
《西海固:若有傾聽,肯與傾訴?》
《六盤山》
2018年第3期
轉載《2018年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年度選》

石彥偉文藝研究

石彥偉文藝評論

評論研究
評論研究(2張)
2008年開始文藝評論寫作,涉及文學、戲劇與影視、有聲語言、少數民族文化等領域,散見《文藝報》《中國民族報》《中華讀書報》《中國圖書評論》《中國穆斯林》《青年文學》《回族文學》《朔方》《青海湖》《邊疆文學·文藝評論》《山東文學》《芒種》《當代電視》等報刊。獲2015《民族文學》年度評論獎 [10]  、2018《廣西文學》年度優秀評論獎 [6] 
文學評論專著《地方性知識與邊緣經驗》入選中國作協2019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叢書” [4]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文藝報》專欄推介;叢書發佈會由中國作協創聯部在廣州舉辦。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孟繁華教授在序言中評價:石彥偉對當下回族文學總體性的把握和了解,使他敢於、也有能力寫出“大文章”。他的“年度評述”是一種類型,他寫出了多篇像《回族文學的“抗戰動作”》這樣的文章,不僅需要文學史知識,同時更要具備從學術意義上討論這一現象的能力。這是一篇重新“發現邊緣”的文章,如果沒有良好的學術訓練,寫出這樣的文章是不可能的。他在“時間與空間”不同的維度上努力馳騁,看到了回族文學在不同歷史和地域中的絢麗綻放。 [13] 

石彥偉文學史研究

《中國回族文學通史》
《中國回族文學通史》(2張)
中國回族文學通史》設古代卷、近現代卷、當代卷、民間文學卷,由楊繼國擔任總主編,當代卷(上下冊)由哈若蕙、郎偉、石彥偉擔任分卷主編。該書系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寧夏回族自治區文化重點精品工程項目, [31]  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民委第三屆“向全國推薦百種優秀民族圖書” [32] 

石彥偉口述歷史

2010年起,開展中華多民族作家、學者、非遺傳承人、民間人物口述歷史採錄。
2017年1月,創辦宗融藝文館(籌),自費收藏保護中華多民族人文社科書刊、手稿等檔案資料。
2021年,主持的口述歷史項目《向死而生:河南抗洪救災民間英雄口述歷史》獲評中國傳媒大學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第七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年度項目。
2022年,參與主持的《白敬宇眼藥口述史》入選第七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項目展。主持的《美美與共:中國多民族作家口述歷史》、擔任項目顧問的《郭隆真記憶》入選第八屆“中國口述歷史國際周”項目展。

石彥偉文學編輯

石彥偉期刊編輯

擔任《民族文學》雜誌編輯13年間,為多民族著名作家胡可、木斧、馬瑞麟、馬瑞芳、麥買提明·吾守爾、素素、範小青、周曉楓、石舒清、娜夜、萬瑪才旦等擔任責任編輯,較早推介了阿慧、阿舍、敏洮舟、阿微木依蘿、綠窗、白羽、丁顏、連亭等中青年作家。編髮了李進祥《亞爾瑪尼》、阿拉提·阿斯木《他人的篝火》、嚴英秀《歸去來》等長篇小説。所編作品多次獲三毛散文獎,青海省政府文學藝術獎,四川省、貴州省、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學獎,滇西文學獎,《民族文學》年度獎等獎項。

石彥偉圖書編輯

擔任寧夏人民出版社《回族當代文學典藏叢書》第一副主編(共40部作品),入選第二屆“向全國推薦百種優秀民族圖書” [5]  。擔任《新時期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集:回族卷》《2011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年度選》《民族文學精品選(2011—2017)》等書編委,以及多種書刊特約編輯、策劃、顧問。

石彥偉新媒體編輯

2006年至2014年,擔任一些網站論壇文學、青年欄目版主。2010年創辦並主編端莊網。2013年創辦並主編《端莊文藝》公眾號,倡導“端莊舉意,清潔表達”理念。2018年創辦並主編《宗融藝文館》公眾號,編髮中華多民族創意寫作、讀書批評、影視美育、人物紀實、民族史志等人文藝術作品,倡導“表述自我,關懷他者,守護文脈,啓發新知”,“讓不同的文明彼此相愛”。

石彥偉影視作品

石彥偉電影

《西海固三部曲》
《西海固三部曲》
《西海固三部曲》(12張)
2007年,帶領團隊在寧夏西吉拍攝回族題材短片《西海固三部曲》(《清水裏的刀子》《旱年》《沙棗》),系回族微電影創始人。 [23] 
其中,編劇、導演的《沙棗》獲第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農村題材影展最佳影片獎、最佳攝影獎,入圍第五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22] 
編劇的《清水裏的刀子》(短片版)獲第三屆“科訊杯”全國高校DV暨高清作品大賽一等獎、最佳攝影獎,入圍第五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第六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展。
編劇的《旱年》入圍第二十四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第五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
同期監製的紀錄片《滿寺村的邦克》入圍第六屆中國獨立影像年度展競賽單元。
《嚼子》
《嚼子》
《嚼子》(5張)
2008年,作為畢業聯合創作組長,帶領三十餘人團隊在吉林撫松拍攝100分鐘電影《嚼子》(導演王學博),系小説原著作者,擔任編劇、第一副導演、剪輯,獲第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農村題材影展最佳導演獎 [25] 
《一夜梨花》
《一夜梨花》
《一夜梨花》(7張)
2014年,帶領團隊在河北泊頭拍攝微電影《一夜梨花》,擔任編劇、導演。該片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成都等27個城市巡展,走進復旦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吉林藝術學院、黑龍江大學、瀋陽大學、濟南大學、河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廣西民族大學等高校映後交流。
《清水裏的刀子》
《清水裏的刀子》
《清水裏的刀子》(7張)
2016年,擔任策劃的電影《清水裏的刀子 [15] 榮獲第2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 [16] 第16屆馬拉喀什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33] 第7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注目未來單元“最受注目導演獎”、第8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評委會特別獎”等多種獎項 [26]  。作為主創代表,與導演王學博同赴伊朗領獎交流,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南京路演等放映現場接受訪談 [14] 
2018年,擔任文學策劃的短片《玩手機的女人》入選First青年電影展“大於等於青年導演公益短片計劃”,2019年獲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最佳公益廣告片獎”“最佳新鋭導演獎”。 [18] 
2021年,擔任電影《青春之駿》顧問。

石彥偉紀錄片

2011年,擔任北京電視台大型紀錄片《口述》撰稿,代表作品有:《風雨玫瑰陳歌辛》《小二黑結婚的那些事》《戰歌長城——我的父親劉雪庵》等。
2016至2017年,擔任中國伊協、北京伊蕾文化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出品的15集紀錄片《回望運河》導演、撰稿 [17]  ,在北京、香港、廣州、深圳、鄭州、成都、重慶、銀川、蘭州、長春、哈爾濱等地巡展。
2020年至2021年,擔任河北大學跨文化傳播研究中心紀錄片《定州眼藥白敬宇》編導、撰稿,獲評2022年河北省網絡視聽優秀作品。
2022年,擔任《民族文學》創刊40週年紀錄片《共同的家園》編導、撰稿。
2023年,擔任《中國作家》第二屆“陽瀚笙劇本獎”頒獎典禮宣傳片編導、撰稿。

石彥偉有聲語言

校園朗誦舞台
校園朗誦舞台(6張)
結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進修班、中國歌劇舞劇院全國朗誦考級骨幹教師培訓班。普通話一級甲等。大學時期,擔任吉林省自然博物館、長春國際農博會解説員,長春市大學生運動會、“東師之聲”廣播站播音員。主持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節、吉林省大學生校園原創藝術大賽、東北師範大學六十週年校慶演出等數十次活動。在第六屆長春亞洲冬季運動會開幕式文體演出中擔任畫外音朗誦,在央視及海外媒體直播。2008年舉辦“石彥偉王洋畢業朗誦會”。
《枸杞花開》《不朽的軍魂》
《枸杞花開》《不朽的軍魂》(10張)
創作、朗誦的《枸杞花開》《不朽的軍魂》《祖國的聲音》等作品在夏青杯、齊越節、殷之光杯等朗誦賽事獲獎,參加中國大學生校園文化節巡演,在人民大會堂、國家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等場所演出,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人民廣播電台、重慶電視台、吉林電視台、吉林教育電視台、吉林人民廣播電台等媒體播出。
朗誦界
朗誦界(20張)
2010年,在首屆“夏青杯”全國朗誦大賽頒獎晚會上,作為表演嘉賓朗誦《北方的河》,在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2012年,在第十四屆齊越節總決賽暨頒獎晚會上,作為表演嘉賓朗誦《木蘭辭》。
創作並指導的《走向天邊的霞光》《蕭蕭落紅》《位高不改公僕心》《生死相依》《對鏡》等多部作品登上齊越節舞台,其中《不朽的軍魂》(樊煜、楊潔朗誦)獲第十四屆齊越節二等獎。此外,也參與了《鋼鐵》《父母之河》《國殤》《荷花澱》等獲獎作品的指導。
出版專著《播音主持進行時》。東北師範大學夏青語言藝術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擔任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課文朗誦大賽總決賽,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高校朗誦比賽評委。

石彥偉獲獎記錄

影視類
  • 2019    中國廣告影片金獅獎“最佳公益廣告片獎”“最佳新鋭導演獎”[18]     《玩手機的女人》(文學策劃)    (獲獎)    
  • 2016    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16]     《清水裏的刀子》(電影,策劃)    (獲獎)    
  • 2008    第九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農村題材影展最佳影片獎[22]     《沙棗》(電影,編劇/導演)    (獲獎)    
文學類
  • 2019    中國作家協會2019年度“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之星”    《地方性知識與邊緣經驗》(評論集)    (獲獎)    
  • 2018    2018《廣西文學》年度優秀評論獎[6]     《在靈魂的長途共勉而行——敏洮舟散文編輯手記》(評論)    (獲獎)    
  • 2016    2015《民族文學》年度評論獎[10]     《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的回顧與思考》(評論,與白崇人、楊玉梅合作)    (獲獎)    
  • 2014    第六屆冰心散文獎[24]     《奶白的羊湯》(散文)    (獲獎)    
  • 2013    北京作協“北京精神在身邊”徵文一等獎    《北京,我的錢包丟了》(散文)    (獲獎)    
  • 2013    第三屆河北省委宣傳部、省作協“我的讀書故事”徵文二等獎    《在蕭紅的後花園》(散文)    (獲獎)    
  • 2012    《時代報告》“希望杯”中國文學創作新人獎(散文獎)    散文作品    (獲獎)    
  • 2011    中國作協慶祝建黨90週年徵文三等獎    《包容與超越:少數民族文學繁榮發展的時代寓言》(評論)    (獲獎)    
  • 2010    第三屆黑龍江省少數民族文學獎    《把我的錢還給我》(小説)    (獲獎)    
音樂類
  • 2018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教育電視台第二屆“最美校歌”十優畢業歌    《遠方有你》(作詞)    (獲獎)    
藝術類
  • 2018    南京大學圖書館經典誦讀會一等獎    《琵琶行》    (獲獎)    
  • 2017    第十九屆“齊越節”中國大學生朗誦大會優秀作品獎    《琵琶行》    (獲獎)    
  • 2011    第二屆“夏青杯”全國朗誦大賽優秀獎、北京賽區三等獎    《祖國的聲音》(創作/朗誦)    (獲獎)    
  • 2006    第九屆齊越朗誦藝術節全國大學生朗誦大賽優勝獎    《枸杞花開》(創作/朗誦)    (獲獎)    

石彥偉社會評價

石彥偉的《在靈魂的長途共勉而行——敏洮舟散文編輯手記》細緻而不輕浮,娓娓而談,夾述夾議,文體靈動。這種擺脱了學院派呆板格式的清流,及其真切直面的現場感,為批評註入了一種活力,值得褒揚提倡。 [6] 廣西文學》2018年度優秀評論獎授獎詞
回族文學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和中國文學史上都是可以大説特説的,不僅他們中間有最為優秀的作家如霍達、張承志,更有一大批優秀的作家如石舒清、從容、馬泰泉、沙葉新、陳村等,他們在漢語語境中一樣玉樹臨風。尤其令我欣喜的是,一批年輕作家已然成為氣候,像李進祥、馬金蓮、石彥偉等青年作家為回族作家陣營又添新軍。 [19] 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副會長趙晏彪
石彥偉的《奶白的羊湯》以樸實的筆觸展開敍述,以滋味醇厚的羊湯為線索回顧了祖母、母親兩代人對於“清潔的精神”的執守,美味之中藴藉深情,羹湯之間傳遞信仰。樸實無華的文字摒棄技巧的炫麗,迴歸到本真的簡單與純粹。 [20] 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民族文學研究》副主編劉大先
回族作家石彥偉,其散文以細膩、感人的筆力見長,比如獲得冰心散文獎的作品《奶白的羊湯》,以奶白的羊湯切入生活,追憶母親走過的一段生命歷程,以小見大,意藴豐盈。 [29] 《民族文學副主編、編審楊玉梅評
作為年輕作者,石彥偉在寫作中表現出對生活的沉潛和細緻體察,使他的文章有一種生活自流淌的感覺,值得稱讚。 [21] 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納楊評
與前輩學人的忘年交往、對歷史英烈的温情尋蹤,以及更多關於平凡人的在場書寫,這些無不充盈着文學的體温,感人至深!對已逝者的歷史餘温的打撈、對健在者生命細節的記錄,這樣的系列寫作無疑具備了修辭立其誠的品質。他通過自己口述史式的記述,讓我們得以進入歷史與生活的現場,完成了一次參與式觀察。 [11] 文學博士、副教授李曉偉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