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子

(詞語)

鎖定
石子,是漢語詞語,拼音是shí zǐ,意思是小石頭;小石塊等。
中文名
石子
外文名
pebble,gravel
拼    音
shí zǐ
別    名
卵石
礫石
注    音
ㄕㄧˊ ㄗㄧˇ
解    釋
小石頭;小石塊等

目錄

石子釋義

1. 小石頭;小石塊。
2. 璞中的玉。

石子出處

北魏 賈思勰齊民要術·笨曲並酒》:“受兩石以下甕子,以石子二三升蔽甕底。”
水滸傳》第七十回:“ 張清 把左手虛提長槍,右手便向錦袋中摸出石子。”
紅樓夢》第四一回:“ 劉老老 便踱過石去,順着石子甬路走去。”
茅盾 《子夜》九:“我坐車子經過 東新橋 ,就碰着了兩三百人的一隊,洋瓶和石子是武器,跟巡捕打起來了。”
何薳 《春渚紀聞·丁晉公石子硯》:“石既登岸,轉仄之間若有涵水聲。硯工視之,賀曰:‘此必有寳石藏中,所謂石子者是也。相傳天產至珍,滋蔭此潭,以孕崖石,散為文字之祥,今日見之矣。’即叢手攻剖,果得一石於泓水中,大如鵝卵,色紫,玉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