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石塔寺

(揚州市石塔寺)

鎖定
石塔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石塔路中綠化島上。石塔寺原在揚州西門外,本晉代遺剎,名蒙因顯慶禪院。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年),改為惠昭寺(一作慧昭寺)。唐先天元年(712年)改名安國寺,乾元中(758-778年)始更名“木蘭院”,開成三年(838年),得佛舍利於木蘭院,建石塔藏之,易名石塔寺。南宋嘉熙年間(1237—1240年),始移建於現址,寶祐中賈似道重修。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僧三昧修寺及塔並建九佛樓。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僧撫生重修,又建大悲閣、石戒壇。雍正七年(1729年),知縣陸朝璣復“古木蘭院”舊額。
咸豐三年(1853年),寺毀於兵火,唯石塔、戒壇與明代楠木樓尚存。同治、光緒年間,寺僧又陸續修建,使石塔寺的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等。民國以來廟房大部被拆除改建。
石塔寺,1979年因拓建道路,唐代石塔圈入路心綠化帶,圍欄保護。路亦得名石塔路。 [1] 
中文名
石塔寺
地理位置
江蘇省揚州市文昌中路
古    稱
木蘭院
塔    身
有佛像浮雕

石塔寺歷史沿革

揚州石塔寺古稱木蘭院,原址在西門外,為晉代古剎。南宋年間,寺與石塔一起遷至今天地址。七百多年來,累遭兵燹火災,雖幾度整修,至上世紀中葉時,建築物已殘破不堪,但保留至今,只有明崇禎年間修建的楠木廳(藏經樓),原來建在後面,後來移到了馬路邊上,成了唯一的古建築。
塔為五層正六面體,上有塔頂,底層和最高層拱形洞門,南北貫通;每層各有六個略微向上的翹角;塔檐邊雕刻有簡單粗獷的花紋圖案;塔的石欄上刻有牛、馬、龍、鳳等動物浮雕。石階兩側的石面上,刻有二龍搶珠和蓮花等圖案。各層各面上共雕刻有二十六尊佛像。

石塔寺地理位置

江蘇省揚州市石塔寺 江蘇省揚州市石塔寺
揚州市石塔寺,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文昌中路,石塔橋南側街心綠化帶內,塔身有佛像浮雕。塔身不高,淹沒在城市的高樓大廈羣中。周圍有石塔賓館、五星電器等單位。

石塔寺相關典故

“飯後鐘”典故流傳至今
如今,唐代木蘭院已經蕩然無存,只有唐代石塔和一旁的明崇禎年間修建的楠木廳,訴説着當年的故事。
唐代王播少孤貧,就食於石塔寺,隨僧眾聽鐘聲就餐,久之,為寺僧所厭惡。有一次,故意先吃後敲鐘,讓他撲了個空,待王播趕到,僧眾已經餐畢,使王播非常難堪,乃題詩兩句——“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於寺壁而去。後來,王播離寺他去,發憤攻讀,踏上仕途,並當上淮南節度使,回揚州上任。

石塔寺重大意義

當他重訪木蘭院時,當年寫在牆上的詩句沒有被擦掉,和尚們聽説當年趕齋的王播成了節度使大人,趕緊用碧紗把牆上那兩句詩籠罩了起來。王播看到感慨萬千,在後面又續了兩句:“二十年來塵撲面,如今始得碧紗籠。”
王播踏上仕途以後,卻只為鑽營權勢,毫不憐惜百姓,當了宰相以後更加瘋狂地搜刮民脂民膏,還通過賣官鬻爵的方式來迅速聚斂錢財。好在蒼天有眼,王播做宰相一年不到就患了絕症,一命嗚呼了。
蘇軾在任揚州知州時,曾就王播寫過一首詩,最後幾句是“齋廚養若人,無益只貽患。乃知飯後鐘,闍黎蓋具眼。”蘇軾認為,木蘭院的齋飯給王播這樣的人吃,那是在養虎貽患;那些和尚之所以飯後敲鐘,不給王播飯吃,那是他們具有法眼,看穿了王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