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矮腳南特

鎖定
株高70-80cm,節間短,莖稈粗,穗型大,每穗70-80粒,千粒重26-27g,葉鞘和稃尖均為紫色,葉片短而偏薄,後期易早衰,不抗稻瘟病,易感白葉枯病,耐肥抗倒,分櫱力強,有效穗多,產量高。
中文名
矮腳南特
分佈區域
廣東省潮陽縣

矮腳南特發展歷史

在廣東省潮陽縣一般畝產350-400kg,比南特16號增產31.6%;在長江中下游一般畝產400kg,比南特16號、陸財號、江南1224等品種增產30-35%。矮腳南特的推廣為改變耕作制度、擴大雙季稻面積和改進高產栽培技術提供了有利條件,從而開創了雙季早秈生產的新水平。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矮腳南特被廣泛地引種到江蘇、浙江、上海、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西等省(市、區)。60年代中期推廣面積5000萬畝。其中1965年浙江663.1萬畝,廣東89萬畝,江蘇112萬畝。1966年湖南341萬畝。矮腳南特不僅是當時的主栽品種,而且也是開展矮化育種初期的傑出矮源。 [1] 

矮腳南特植物學史

早秈矮腳南特品種系廣東省潮陽縣農民育種家洪羣英、洪春利二人在1956年於南特16號田內,單株選育而來。經試種繁殖,增產顯著。1959年引入福建、浙江等省試種,表現良好。1961年開始,各地種植面積逐年擴大。1964年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省、市共種植500多萬畝。1965年長江流域以南各省種植面積發展到1,100多萬畝,其中浙江省種植達670萬畝,蕭山、餘杭等縣雙季早稻中70%左右種了矮腳南特。

矮腳南特育種革命

自20世紀20年代末開展水稻雜交育種以來,品種改良工作直到50年代仍然侷限於高稈品種,在較高水肥條件下往往招致倒伏,不能使產量有大幅度的提高。中國於1950年代中期開始水稻矮稈育種,其標誌性事件有:
1955年廣西農家品種“矮仔佔”(1941年從南洋引進)的推廣;
1956年洪羣英、洪春利在“南特號”大田中發現株高僅70釐米的矮稈變異株,並命名“矮腳南特”;
1956年,廣東省農科院黃耀祥團隊從廣西引種“矮仔佔”並開展育種工作,用系統育種方法選育出“矮仔佔4號”,並以此為親本與高稈品種“廣場13”雜交,於1959年培育出第一個以雜交育種方法育成的矮稈品種“廣場矮”。
同期,台灣也在獨立開展矮稈育種,台灣台中區農業試驗場1949年以“低腳烏尖”為母本、“菜園種”為父本配組,1956年育成“台中在來1號”。
這些事件引起了中國水稻生產的第一次革命,此後,水稻育種進入“矮稈時代”。
六十多年間,矮稈育種在中國大陸誕生了16個年推廣面積過千萬畝的品種。廣場矮最大年推廣面積出現 在1965年,為800萬畝,由於是第一個雜交品種,故列入;二九豐推廣面積1987年為997萬畝,非常接近1000萬畝,也列入。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