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鼻劍尾海蛇

鎖定
短鼻劍尾海蛇(學名:Aipysurus apraefrontalis):體長達60釐米以上。完全水產。前溝牙類毒蛇,為神經毒,但主要作用於橫紋肌,故又稱肌肉毒,毒性極強,屬於最強的動物毒。體後部及尾側扁,適於游泳;鼻孔開口於吻背,有可開關的瓣膜。腹鱗退化或消失。肺發達,從頭延伸至尾;也可用皮膚呼吸。舌下有鹽腺,可排出隨食物進入體內的過量鹽分。
棲息於沿岸近海,食魚。卵胎生
拉丁學名
Aipysurus apraefrontalis
別    名
短鼻子海蛇
外文名
Sahul Reef Snak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蛇目
眼鏡蛇科
劍尾海蛇屬
短鼻劍尾海蛇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原蛇亞目
命名者及年代
Smith, 1926
中文學名
短鼻劍尾海蛇

短鼻劍尾海蛇物種特性

短鼻劍尾海蛇 短鼻劍尾海蛇
短鼻劍尾海蛇體長達60釐米以上。完全水產。頭部通常有棕色的尖吻。短鼻劍尾海蛇有24-27紫褐色的斑紋遍佈全身。喜歡在礁石和沿外礁邊緣的淺水區活動。食物是魚和鰻魚。懷孕期6-7個月。壽命長,生長緩慢。因為海洋中交通艇、漁船漏油和氣體泄漏,以及其他的污染,正面臨滅絕。 [1] 

短鼻劍尾海蛇分佈範圍

分佈於澳大利亞海域,印度洋東部。

短鼻劍尾海蛇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2] 

短鼻劍尾海蛇相關報導

有人在西澳大利亞海岸邊發現了這兩隻醒目的海蛇漂浮在水面上。15年前,它們已經被宣佈滅絕了。這種亮黃色短鼻子的海蛇(短鼻劍尾海蛇)在1998-2002年期間從它們的自然棲息地帝汶海消失之後,直到這個月才由一名公園管理員重新發現。
“我們整個人都凌亂了,這些被認為已經滅絕的蛇類就出現在光天化日之下,它們就生活在澳大利亞標誌寧格魯礁裏,”這次發現背後的研究者之一來自詹姆斯庫克大學的BlancheD’Anastasi説。“更令人激動的是它們正在求偶,這暗示了他們一個族羣中的成員。”
西澳大利亞公園和野生動物官員GrantGriffin成功拍攝到了這對亮黃色的短鼻海蛇,並且把照片發給詹姆斯庫克大學做鑑定。
這種小型完全水生的蛇類只出現在很小的一片棲息地中,在這次發現之前,人們認為它們只限存在於遙遠的阿什摩爾礁,位於840公里開外的北部領地達爾文。這種海蛇的熱區是世界上海蛇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但是今年來數量一直在下降。
“我們以為這種海蛇只會在熱帶珊瑚礁裏發現。在鯊魚灣這海草牀上發現它們實在令人吃驚,”D’Anastasi説。
在2013年,ABC新聞的BenCollins就曾報道過阿什摩爾礁海蛇數量令人擔憂的減少,研究者們注意到一些常見的種類數量開始不斷減少。來自詹姆斯庫克大學珊瑚礁研究中心的VimoksalehiLukoschek在那時説:
“在73年每天能看到45條海蛇,有8到9種。到2002年一天只能看到20條海蛇,只有4種。在2010年我們10天只觀察到了45條蛇,而且都是一種蛇我想從中傳遞的信息就是阿什摩爾礁的海蛇數量和種類都發生了前有未有的下降。”
雖然下降令人擔憂,D’Anastasi和她的團隊在阿什摩爾礁之外的地區發現了這種極為瀕危的物種説明通過研究可以揭示這些海蛇到底遷居到哪裏了。
“研究中的很多蛇都是通過補蝦拖網抓獲的,也就是説拖網對它們是威脅,”Lukoschek在新聞發佈會上説。“很清楚的是我們需要識別對它們的生存產生關鍵威脅的因素,從而指定有效的保護措施,才能保護這些新發現的沿海族羣。”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