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短尾腹囊海龍

鎖定
短尾腹囊海龍也稱短尾海龍、海龍,是一種最大體長22cm的觀賞魚類。命名者(Bleeker1853),棲息深度0-2公尺。
中文學名
短尾腹囊海龍
拉丁學名
Opossumpipefish
動物界
分佈區域
亞洲與大洋洲
學    科
生物工程
英    文
Short-tailed cystachys

短尾腹囊海龍簡介

本種體延長,軀幹、尾部上背稜和下腹稜均不相連。主鰓蓋骨隆起嵴發達。軀幹中側稜棘與下腹稜棘顯著。軀幹部長,其長度遠大於尾部長。其背鰭鰭條和尾環數目也較少。體褐色,吻部有一些不太明顯的橫紋,體側軀幹側稜上方亦有1條不太明顯的暗縱帶,但未見淺色斑紋。為暖水性底層魚類,棲息於近岸內灣河口的鹹淡水以至淡水水域。分佈於我國台灣海域,以及日本相模灣以南海域、印度-太平洋暖水域。體長約15cm [1] 

短尾腹囊海龍形態特徵

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略長,頭長為其1.5-1.7倍。主鰓蓋縱稜明顯而完整,軀幹部的中側稜及下側稜亦明顯。骨環21+20-24;背鰭鰭條數36-48;胸鰭鰭條數18-23;尾鰭鰭條數9。體褐色,吻部具若干不顯之暗色橫紋,側稜上方有不顯之縱帶。棲所生態主要發現於相當淺的(25-150公分)且水流緩慢的淡水溪流、小河及河口。稚魚與亞成魚通常被發現於河口、而成魚被發現在淡水水域遊動。以蠕蟲、甲殼動物及浮游動物為食。

短尾腹囊海龍地理分佈

廣泛分佈於亞洲與大洋洲:包括斯里蘭卡、印度南部、尼古巴羣島,向東至日本、社會羣島。非洲:包括肯亞的東海岸南至納塔爾區域、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象牙海岸。西大西洋。包括佛羅里達、巴哈馬、墨西哥灣的北部與南部、安地列斯羣島以及美國中南部沿岸至巴西。台灣發現於東北部。

短尾腹囊海龍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或網具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

短尾腹囊海龍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參考資料
  • 1.    陳大剛,張美昭編著,中國海洋魚類 上卷 = MARINE FISHES OF CHINA,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