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鎖定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又稱學科中心課程理論,是19世紀英國興起的理論。
中文名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
隸    屬
實質主義課程理論
創建時間
19世紀
所在國家
英國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理論介紹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有時又稱學科中心課程理論。在課程發展的歷史中,該理論堪稱最古老、影響範圍最廣。從早期斯賓塞的實質主義課程理論、赫爾巴特的主知主義課程理論,到20世紀上中葉要素主義和永恆主義課程理論、布魯納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基本上都是立足學科知識本位來闡釋課程,推動知識中心課程理論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發展歷程

實質主義課程理論是19世紀以英國為核心發展起來的,其主要代表當屬斯賓塞。斯賓塞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完滿生活做準備”,而適應“完滿生活”需要的最有價值的知識是科學,因此課程就是由實用科學知識組成的。斯賓塞根據人類完滿生活的需要,按照知識價值的順序將普通學校的課程體系分為五個部分,即維護自己身體健康的生理學、解剖學;促進社會生產發展的語言、文學、算學、邏輯學、幾何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社會學等;履行父母職責,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心理學、教育學;調節自己行為的歷史學;滿足自己藝術需要,完滿度過閒暇時間的自然、文化與藝術。
赫爾巴特的課程理論以培養“善的意志”為根本目的,為實現這一目的,他認為課程應該以藴含“客觀的文化遺產”的各門科學為基礎,以發展人的“多方面興趣”為中心設置相應的課程參閲王策三:《教學論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頁。
根據“經驗的興趣”設立自然、物理、化學、地理等學科,旨在使學生獲得關於自然的知識;根據“思辨的興趣”設立數學、邏輯學、文法等學科,以鍛鍊學生的思辨能力;根據“審美的興趣”設立文學、圖畫、音樂等科目,以培養學生審美的情操;根據“同情的興趣”設立本國語、外國語等科目,以培養學生友愛的精神;根據“社會的興趣”設立公民、歷史、政治、法律等科目,以培養學生合羣的精神;根據“宗教的興趣”設立神學學科。
從學科內容上看,斯賓塞的實質主義課程理論是以學生完滿生活為依據的,帶有一定的實用性或功利性,所以又被稱為“功利主義”課程理論。而赫爾巴特的課程理論是以人的心理為依據的,在課程設置上則強調人文和思辨。兩者都強調學校應該以學科教學為中心。
20世紀上半葉,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的典型代表是要素主義和永恆主義課程理論。以巴格萊為代表的要素主義課程理論認為,在人類遺產中有“一種知識的基本核心”,即共同的不變的文化要素,包括各種基本知識、各種技藝及傳統的態度、理想等。這些要素對青年一代成長至關重要,所以學校的課程設置要以學科知識為中心,以文化的共同要素為教學的基本內容,主張嚴格按照邏輯系統編寫教材,強調學習的系統性。永恆主義課程理論則認為,人的本質和理性是永恆的、同一的,不會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教育應以永恆的價值為基礎,追求“永恆的真理”,課程應以包含人類理性的永恆價值的古典名著為內容。他們強調初等教育中兒童的教養和讀、寫、算的重要性;在中等教育中,以文法、修辭學、辯證法、數學等傳統學科為基本課程;在後期中等教育中,應閲讀、論析、消化人類偉大的文化遺產——古典名著。
以布魯納為代表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則強調學科的基本結構,並以學科知識結構為課程中心。所謂學科的基本結構,就是學科的基本原理、基礎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題,它由三個部分組成:
(1)組織結構,是指一門學科不同於其他學科的基本方式;
(2)實質結構,指一門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體系;
(3)句法結構,指各門學科中收集數據、檢驗命題和對研究結構作出概括的方式Robin Barrow, Geoffrey Miburn: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Educational Concept, Brighten, Wheat Shift Books Ltd, 1986, P15. 。布魯納主張,無論我們選教什麼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基本結構,這樣便於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科,利於學生知識系統化進而改善他們的記憶,縮小初級知識與高級知識間的距離,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在課程設計上,布魯納側重以人類所積累的文化知識中最具有學術性的理論知識為標準,強調學科專家在課程設計中的主導地位。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基本主張

綜合上述各種課程理論觀點,我們可以將學科(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的基本主張概括為:
(1)以學科知識或文化的發展作為課程目標的基本來源,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從不同的知識領域或學術領域選擇一定的內容,根據知識的邏輯體系,將所選出的知識組織成為學科。課程則是把眾多學科,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組織起來,使學生能先後或同時學習各門科學。
(2)學科中心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有系統有計劃地學習各門學科,最終把握人類的文化遺產,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
(3)知識中心課程的編制者一般都是科學家或學科專家,他們關心的主要是社會的需要(或者説是成年人的需要),是學生應當接受什麼。他們經常提出的問題是,哪些知識最有價值,應當把哪些最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而較少考慮學生願不願意學習這些知識和技能,學生能不能接受這些知識和技能。

知識中心課程理論理論意義

作為影響範圍最廣的一種課程理論,知識中心課程理論明確學科知識與課程的關係,強調學科知識在課程發展中的優先性,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意義。知識中心課程有助於系統傳承人類文化遺產,有助於學習者獲得系統的文化知識,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便於提高教學效率。但知識中心課程同樣也存在缺陷或限制。
第一,由於知識中心課程是以知識的邏輯體系為核心組織起來的,容易導致輕視學生的需要、經驗和生活。 第二,由於知識中心課程中的學科是按照各門學科的類別組織的,很容易把原本整體的知識割裂開來。
第三,知識中心課程囿於對知識自身的關注,容易脱離現實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