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睨視

鎖定
睨視,漢語詞語,拼音是nì shì,指斜視;旁觀,出自《甲辰答朱元晦書》。 [1] 
中文名
睨視
拼    音
nì shì
釋    義
指斜視;旁觀
出    處
《甲辰答朱元晦書》

目錄

睨視解釋

1.斜視;旁觀。 [1] 
2.傲視。 [1] 

睨視出處

宋·陳亮《甲辰答朱元晦書》:“雖其徒甚親近者,亦皆睨視不平。”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四回:“侯生時時睨視公子,公子顏色愈和,略無倦怠。”
清·俞正燮《癸巳類稿·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高宗以額爾登額……擁勁旅緩行,置將軍於度外,睨視其死而陷其軍士也,比謀反大逆,置極典。”
茅盾《曇》三:“她把自己架空在雲端,用不屑的眼光睨視一切;她確信自己既無求於人,也不與人爭什麼。”
參考資料
  • 1.    睨視  .在線漢語字典[引用日期201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