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睡蓮縊管蚜

鎖定
睡蓮縊管蚜,Rhopalosiphum nynphacae同翅目常蚜科縊管蚜屬的一種昆蟲。分佈在江蘇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山東河北、吉林等地。危害蓮、睡蓮、香蒲、眼子菜等水生植物,以及梅、桃、櫻花、紅葉李等。 主要刺吸嫩枝、嫩葉,造成卷葉和枯黃;刺吸花蕾,影響花的生長髮育,影響花的質量。
別    名
蓮縊管蚜
中文學名
睡蓮縊管蚜
拉丁學名
Rhopalosiphum nynphacae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亞    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Insecta
亞    綱
有翅亞綱
同翅目
亞    目
胸喙亞目
常蚜科
縊管蚜屬
睡蓮縊管蚜
分佈區域
江蘇、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山東、河北、吉林等

睡蓮縊管蚜形態特徵

睡蓮縊管蚜無翅孤雌蚜

睡蓮縊管蚜 睡蓮縊管蚜 [1]
體卵圓形,長2.5毫米、寬1.6毫米;體色由褐綠到墨綠色,被薄霜或粉,額瘤隆起外傾呈“W”狀.觸角有瓦紋,喙粗長達後足基節,腹管縊管狀,中部收縮,端部膨大,頂端又收縮,表面光滑無瓦紋。尾片長0.2毫米,長錐形.中部收縮,尖端鈍,有小圓刺突構成網紋。足腹節有成排卵形紋。

睡蓮縊管蚜有翅孤雌蚜

體長卵形,長2.3毫米、寬1.0毫米,腹部褐色至褐綠色,觸角第三節有圓形感覺圈2l~23個,腹管縊管狀,端部1/2膨大,基部向中部漸細,頂端收縮,膨大部分光滑,基部有瓦紋,其他特徵與無翅型相似。 [1] 

睡蓮縊管蚜生活習性

一年多代,以卵在梅、紅葉李、桃等花木芽腋間越冬。翌春孵化後先在梅、紅葉李、桃等第一寄主上孤雌繁殖危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危害嚴重,常可蓋滿嫩梢,少量在嫩葉反面危害,可致新葉枯落;當氣温日漸增高時,其有翅僑蚜飛向第二寄主蓮、睡蓮等水生植物上,在露出水面並貼近水面的幼莖、嫩葉和嫩葉葉柄上繁殖危害,也可在花蕾上吸食,造成花蕾萎蔫。 [1] 

睡蓮縊管蚜防治方法

藥劑防治:在梅、桃上危害時,可選用20%天王星1 500倍液,或12.5%比林5 000~10 000倍液;在水生植物上危害時,若水中有魚蝦類,禁用擬除蟲菊類高毒藥物,可選用25%西維可濕性粉劑500~1 000倍液,或1%滅蟲靈乳油2 000~3000倍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