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眼兒媚·詠梅

鎖定
《眼兒媚·詠梅》是清代作家納蘭性德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寫梅花的美麗色澤和脱俗的氣質。下片筆鋒一轉寫梅花得自天授孤傲不羣的獨特。這首詞從多個角度寫梅花的特質,筆調優美,這也是作者自詡。
作品名稱
眼兒媚·詠梅
作    者
納蘭性德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納蘭詞》
文學體裁

眼兒媚·詠梅作品原文

眼兒媚1·詠梅
莫把瓊花2比澹妝3,誰似白霓裳4。別樣清幽,自然標格5,莫近東牆6
冰肌玉骨天分付7,兼付與淒涼。可憐遙夜8,冷煙和月,疏影9橫窗。 [1] 

眼兒媚·詠梅註釋譯文

眼兒媚·詠梅詞語註釋

1、眼兒媚:詞牌名,又名《秋波媚》。雙調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2、澹妝:一作“淡妝”。
3、瓊花:揚州瓊花,傳説神仙所種,珍貴無比。但現在所見的揚州瓊花並非原株,而是聚八仙花的變種。
4、霓(ní)裳:指神仙的衣服,因為相傳神仙以云為裳。詞人在這裏是用之比喻梅花的外形。霓,虹的一種。 《楚辭·九歌·東君》:“青雲衣兮 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5、標格:儀態,風姿。宋蘇軾《荷花媚·荷花》“霞苞電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
6、莫近東牆:此處化用了宋代程垓《眼兒媚·詠梅》 “一枝煙雨瘦東牆,真個斷人腸”之句。
7、“冰肌”句:意即梅花的顏色風姿是上天的恩賜。冰肌玉骨,本是形容女子肌膚白淨,體態優美,此處是詞人藉以喻梅花的風姿脱俗。分付,交付。
8、遙夜:漫漫長夜。 [2] 
9、疏影:稀疏的梅花花影,出自宋代逋(bū)《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3-4] 

眼兒媚·詠梅白話譯文

不要認為瓊花淡雅素裝,誰又和素白的神仙衣服相似呢。是那樣的清新幽靜,自然是風姿搖曳,儀態優美,不要靠近東邊的牆垣。
梅花的顏色風姿是上天的恩賜,都帶着一些孤寂冷落。可憐漫漫的長夜,花在月光相伴下耐寒而豔麗,稀疏的梅花花影散落在窗前。

眼兒媚·詠梅創作背景

舒穆祿雪梅寄住在成親王府納蘭性德家,納蘭性德對錶妹雪梅關懷備至,他們一同在書房讀書這兩年耳鬢廝磨,納蘭性德時常想起表妹的一顰一笑。一天,日上三竿還不見表妹進書房,納蘭性德就去看望表妹,他看到表妹早起梳妝時偶發靈感而作這首寫給她的情詞。 [5]  [6] 

眼兒媚·詠梅作品鑑賞

眼兒媚·詠梅文學賞析

“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納蘭説,不要把雪花當做是梅的淡雅妝飾,梅自身就有着白色霓裳的美麗。雪花是天外之花,別有根芽,雖輕靈脱俗卻沒有悔的一縷香魂,因而這樣的一種純潔幽香、超凡脱俗的美,只有梅才有。“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在這雪花飛舞的寒冬,梅是清幽的。百花凋零,草木蕭條,梅卻散發幽香,燦爛微笑。不要走近東牆接近她。梅花不是什麼名貴之花。它是嚴冬萬物蕭條中的一抹淡雅,因而它美得悽絕。梅花是美的,但它生性高潔,寧可抱香枝上老,也不隨黃葉舞西風。李易安詞巾的“故應難看梅花”和納蘭的“莫近東牆”,説的部是梅花品格的高尚純潔,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梅的冰清玉潔,讓人心生敬仰,納蘭説它是“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淒涼”。梅的冰肌玉骨是上蒼的恩賜。它不同於塵世中的俗花,忙着爭奇鬥豔:梅不屑與它們爭舂,只把春來報,因而,上蒼除了賜予它冰肌玉骨的風采,同時還給它孤高、寥落和淒涼。在寒冷遙遠的冬夜裏,清冷的炯霧和清涼的明月籠罩着它,只留一束疏散的影子橫映在窗紗上。納蘭在每一個冬夜看到的都是“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的景象,納蘭沒有説他看後的心境,卻把整個淒冷的氛圍傳遞給讀者,讓我們和他一同感受那樣的情懷。
在這首詞中,納蘭通篇沒有寫一個“梅”字,卻字字句句都在寫梅;通篇沒寫一個“人”字,卻無處不見人的影子。寫梅花的品格,實則是寫人的品格。詞中對梅骨、梅神、梅魂的詠歎和讚美。林逋因為心中有“梅妻”,所以才能寫出梅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絕世芳姿,納蘭愛表妹,寫出這首詞。
情到深處情轉薄,納蘭才有“莫近東牆”之説。他不愛春天裏的萬紫千紅,卻獨愛嚴冬裏在煙霧和冷月籠罩下的梅花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這枝梅在納蘭心中獨一無二。借梅花寫人是納蘭的真意。冰肌玉骨是寫人,別樣清幽也是寫人。納蘭夜夜面對梅的“冷煙和月,疏影橫窗”。睹物思人,在寂靜的夜空,遙望明月,納蘭嗅着梅的清香,度過漫漫長夜,他一夜無眠。 [5] 
這首詞中多化用前人的詩詞,但妙筆天成,神韻自出,渾然無痕,另成意境。 [7] 

眼兒媚·詠梅名家評價

曾任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南京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唐圭璋《納蘭容若評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則就花之神情描寫而隱有寄託者,皆一面寫花,一面自道也。 [1] 

眼兒媚·詠梅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豔,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
參考資料
  • 1.    汪政,陳如江.納蘭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3:第77頁
  • 2.    (清)納蘭性德著;侯清恆,李少輝注評. 《納蘭詞賞析》:中國言實出版社,2015.04:第316頁
  • 3.    《經典讀庫》編委會編著.人間最美納蘭詞精選:江蘇美術出版社,2013.11:第185頁
  • 4.    納蘭性德著,亦歌解析.落盡梨花月又西: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6.01:第292頁
  • 5.    水之湄著.傾我一生一世念 納蘭容若的情與詞:煤炭工業出版社,2016.06:第163頁
  • 6.    張鈞著.滿族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全傳:長春出版社,1997年03月第1版:第29頁
  • 7.    張菊玲,李紅雨著.納蘭詞新解: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4.10:第25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