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真番障塞

鎖定
戰國時期燕國置,治所有南北兩説。《史記· 朝鮮傳》 : “自始全燕時, 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 築障塞” [1] 
中文名
真番障塞
所處時代
戰國時期

真番障塞歷史沿革

根據《茂陵書》中記載的裏數,沿着海岸線測算,真番郡治大約位於中俄交界地區。真番和率濱、恤品、綏芬可能有某種聯繫。《三國志·魏書·東沃沮傳》:“漢初,燕亡人衞滿王朝鮮,時沃沮皆屬焉。漢武帝元封二年,伐朝鮮, 殺滿孫右渠,分其地為四郡(真番郡)。”《黑龍江通志綱要》:“黑省東封,古多爭戰,實為漢唐來兵力所及。餘嘗巡邊至洮南,過突泉,聞有殘石,刻漢隸大將軍字樣,意必衞青出塞,偏師所及,留此殘跡,而漢使徐自為築城鄣列亭至盧朐,尤為漢時兵力已及黑境之證,紀功勒石,豈遂無人。迨至遼金元,文事武功,後先繼盛,遺蹟流傳,亦多古物。餘修省志,文獻無徵,而金石一類尤寥寥可數,安得好古之士隨處留心,採訪徵集,續輯成編,庶足為考古者之一助歟。”

真番障塞歷史遺蹟

當我們談及燕國的鐵器和貨幣的時候,不能不重視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即燕國的貨幣向北基本上沒有越過燕國的北長城線,向東卻傳播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琉球羣島;而且在我國的吉林、黑龍江兩省及蘇聯的濱海一帶亦有出土,考古資料證明,朝鮮慈江道渭源郡龍淵洞曾出土過大約四百枚明刀幣,江界郡仲巖洞和吉多洞分別出土了二百五十枚和大約四千明刀幣,平安北道的昌城郡梨川洞和寧邊郡都官洞、平安南道的寧遠郡温陽裏以及朝鮮半島的南部地區也都出土過明刀幣。 [2] 
參考資料
  • 1.    《史記· 朝鮮傳》
  • 2.    《春秋戰國貨幣地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