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鎖定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是知識結構的兩個部分,直接經驗是指由親身參加變革現實的實踐所獲得的知識。間接經驗是指從別人或書本那裏學習得來的知識。
毛澤東説:“一個人的知識,不外直接經驗的和間接經驗的兩部分。”(《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88頁)就知識的總體來説,任何知識都發源於直接經驗。實踐是知識的源泉,對於任何個人來説,掌握儘可能多的直接經驗,對知識的積累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 
中文名
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
出    處
邏輯學大辭典
人類的實踐和認識都具有社會歷史性、豐富性和繼承性。任何個人的親身實踐總是有限的,事事都親自實踐是不可能的。人們多數的知識都是間接經驗的東西,是從讀書和學習傳授中得來的。貶低書本知識,輕視教育工作,拒絕向前人和別人的先進的經驗學習,是愚蠢的。恩格斯説過,“每一個體都必須親自去經驗,這不再是必要的了;個體的個別經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由個體的一系列祖先的經驗的結果來代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365頁)。接受間接經驗是必要的,可以擴大知識領域,縮短認識過程。
參考資料
  • 1.    彭漪漣.邏輯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