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盱眙軍翠屏堂記

鎖定
《盱眙軍翠屏堂記》為陸游作品。宋嘉泰、開禧年間,施宿出知盱眙軍,建翠屏堂,堂成,派人到山陰,請他的老朋友陸游作文記盛。開禧元年正月,陸游作成該文以應。
作品名稱
盱眙軍翠屏堂記
作品別名
翠屏堂記
作    者
陸游
文學體裁
散文
裝    幀
平裝

盱眙軍翠屏堂記作者簡介

陸游(1125 -1210),南宋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人。歷官鎮江、隆興、夔州通判,後官至寶章閣待制。政治上主張堅決抗金。存詩9000多首,亦工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盱眙軍翠屏堂記原文節選

宋· 陸游
國家故都汴[1],時東出通津門,舟行歷宋、亳、宿、泗,兩堤列植榆、柳、槐、楸,所在為城邑,行千有一百里,沐流始合淮以入於海。南舟必自盱眙絕淮,乃能入汴,北舟亦是自是入楚之洪澤,以達大江,則盱眙實梁宋吳楚之衝,為天下重地尚[2]矣。
粵[3]自高皇帝受命中興,駐蹕臨安,歲受朝聘[4],始詔盱眙進郡,除館冶道[5],以為迎勞宿餞之地。而王人持尺一牘,懷柔殊鄰者,亦皆取道於此。於是地望益重,城郭益繕治,選任牧守重於曩歲[6]。及吳興施侯之來為知軍事也,政成俗阜[7],相地南山,得異境焉。前望龜山,下臨長淮,高明平曠,一目千里,草木蔽虧,鳧雁翔泳,蓋可坐而數也。乃築傑屋,衡為四楹,縱為七架前為陳樂之所[8]後有更衣之地;而旁又有麗牡擊鮮[9],與夫吏士更休[10]之區;翼室修廊,以陪以擁,斫削髹丹[11],皆極工緻,最十二有六間。而堂成,既取米禮部芾之詩名之曰翠屏[12],且疏其面勢於簡,繪其棟宇於素,走騎抵山陰[13]澤中,請記於予,侯與予故相好也。
予聞方國家承平時,其邊郡遊觀,有雅歌之堂、萬柳之亭[14],以地勝名天下,雖區脱[15] 間猶能詠歎,以為盛事。然嘗至其地者,皆謂不可與淮水南山為比。翠屏之盛,又非雅歌、萬柳可及,則亦宜有雄文傑作以表出[16]之。而予之文不足稱也,雖強承命,終以負愧。侯名宿,字武子,於是為朝散郎直秘閣。開禧元年春正月癸酉記。

盱眙軍翠屏堂記註釋

[1]故都汴:汴即指汴梁(今河南開封),為北宋首都,南宋都臨安(杭州),故云汴梁為故都。[2]尚:久遠。[3]粵:古作語助詞,通“曰”。[4]高皇帝:即宋高宗;朝聘:古代諸侯定期朝見天子。[5]除館治道:設立館驛,修治道路。[6]曩歲:過去的年頭。[7]政成俗奉:行政成功,普通民眾豐饒俗化。[8]陳樂之所:展示娛樂的場所。[9]麗牡擊鮮:進出捕魚的雙門。[10]更休:輪流休憩。[11]髹丹:塗漆。[12]句:北宋米芾盱眙第一山詩云:“京洛風塵千里還,船頭出汴翠屏間。莫論衡霍撞星斗,且是東南第一山。”[13]山陰:即今浙江紹興。陸游山陰人。[14] 雅歌堂、萬柳亭:在盱眙縣,據乾隆《盱眙縣誌》載:雅歌堂在縣西山下淮水濱;萬柳亭在雅歌堂下。[15]區脱:即“歐脱”,匈奴語稱邊境或屯戍守望之處為“區脱”,這裏指邊境,因盱眙位於宋、金劃定的邊界處。[16]表出:宣傳使其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