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有泉

鎖定
盧有泉,1963年出生,山西左雲人,先後畢業於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從上世紀90年代起,在《太原日報》從事新聞工作18年,以報紙編輯、新聞評論、深度報道為業務專長(期間曾在山西衞視及省內幾家出版,雜誌社斷續兼職,編劇作品有大型文獻紀錄片《忻口會戰》及專題片《娘子關》《曲回寺》《晉祠》等)。現為廣西師範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新聞傳播學及當代文學等,業餘從事文學創作。
中文名
盧有泉
外文名
You Quan Lu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四川大學
出生地
山西左雲

盧有泉主要著作

一、古代、當代文學類:
1、《北朝詩歌研究》(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三晉古謠諺》(山西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3、《編余文譚之一·文學時代的記憶》(希望出版社2009年版);
4、《編余文譚之二·書香世界的獨白》(希望出版社2009年版);
5、《編余文譚之三·當代詩歌平議》(北嶽文藝出版社即出)。
二、文化類:
1、《中國兒童傳統遊戲》(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2、《中國文化遺珍·山西古關隘》(遼寧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三、新聞傳播類:
1、《文化媒介學》(合著第二作者,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2、《古城堡裏傳播的文化魅音》(三聯書店即出);
3、《副刊傳播學》(暨南大學出版社即出)。
曾參與了《增訂註釋全宋詞》(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年初版)、《唐詩宋詞精華》(山東文藝出版社1993年初版)等書的撰寫。

盧有泉發表主要論文

一、古代、當代文學類:
1、北齊文林館臣的詩歌創作及其詩史意義(《名作欣賞》2013.6);
2、北朝歌詩的內涵、創作與保留(《西南石油大學學報》2012.1);
3、北魏初四言詩興盛之緣由(《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12.4);
4、蕭梁遺民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太原師範學院學報》2012.2);
5、北朝詩人的地域特徵(《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13.2);
6、北朝歌詩的傳播(《西南石油大學學報·哲社版》2013.2)。
7、關於少年創作的是是非非(《人大複印資料·現當代文學》2002.3);
8、2003年長篇小説看點(《人大複印資料·現當代文學》2003.3);
9、眾人話説鄉土詩(《詩刊》2006.6核心);
10、新生代“美女作家”創作透視(《新批評》2006.7);
11、以小説形式對農民工子女生存狀態予以關注(《編輯之友》2009.11核心、C刊);
12、兒童文學理應成為孩子們的精神食糧(《編輯之友》2011.12核心、C刊);
13、“國學熱”浪潮下的大學語文教育芻議(《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1核心、C刊);
14、2012年度長篇小説出版狀況分析(《編輯之友》2013.2核心、C刊);
15、詩的底藴源於詩人厚實的生活(《山西文學》2013.8)。
二、新聞傳播類:
1、新中國60年古籍整理與出版(《編輯之友》2009.10核心、C刊);
2、報紙與圖書的親密接觸:歷史、緣由、現狀與走勢(《編輯之友》2009.4核心、C刊);
3、報紙文藝副刊編輯的素質要求(《新聞採編》2010.1);
4、2009年古籍類圖書出版綜述(《編輯之友》2010.1核心、C刊);
5、優先數字出版:學術期刊面臨的新浪潮(《編輯之友》2011.3核心、C刊);
6、兒童傳統遊戲的媒介功能與文化傳播意義(《廣西師範學院學報》2014.1);
7、高校新聞教育的問題與出路(《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3核心、C刊);
8、趣味、消閒——報紙副刊的歷史面貌(《編輯之友》2014.8核心、C刊)。
共在全國各級學術期刊及《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文藝報》《文學報》等報理論版發表論文百餘篇。
近年為研究生、本科生講授的主要課程:
《報紙編輯學》《文化媒介學》《專業報道學》《深度報道研究》《新聞編評專題》《中外新聞史專題》《問題傳播學》《文學批評》《美學概論》《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 [1] 

盧有泉研究領域

新聞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民國史。 [2] 

盧有泉出版圖書

盧有泉主持項目

1、廣西平面媒體對廣西民族文化傳播研究(YB2014231),廣西高校社科項目,2014年11月。
2、廣西當代文學傳媒與文學傳播研究(15FZW003),自治區社科項目,2015年10月。 [2] 

盧有泉主要獲獎榮譽

北朝詩歌研究》獲自治區第十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2] 

盧有泉開課情況

近年為研究生、本科生講授的主要課程:
《報紙編輯學》《文化媒介學》《專業報道學》《深度報道研究》《新聞編評專題》《中外新聞史專題》《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研究》《問題傳播學》《新聞心理學》《輿論學》《文學批評》《美學概論》《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