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盧乘烈

鎖定
盧乘烈 (Noh Seung-yul,1991年5月29日-- )韓國高爾夫球選手。2008年10月中國精英賽上,年僅17歲4個月22天的盧乘烈成就個人職業生涯第一個亞巡賽冠軍。2010年3月在馬來西亞公開賽奪冠,拿下個人首個歐巡賽桂冠。2014年4月,蘇黎世新奧爾良精英賽盧乘烈職業生涯首次奪得美巡賽冠軍。
中文名
盧乘烈
外文名
Noh Seung-yul
國    籍
韓國
出生日期
1991年5月29日
運動項目
高爾夫球

盧乘烈早年經歷

從沙灘上打出來的亞洲冠軍
盧乘烈家住首爾,父親是一名業餘高爾夫球選手,一直希望兒子能繼承自己的興趣。巧的是,他們家離一片沙灘很近,恰似一個天然高爾夫球場,盧乘烈從七歲起就在父親的引導下在沙灘上打球。
一開始只是興趣使然。隨着年齡的增長,父親慢慢發現小盧乘烈竟然是一塊職業選手的料,他開始有計劃地為兒子添置各種打球裝備,並且支持兒子適當放棄學業。從十歲開始直到轉為職業球員之前,盧乘烈經常在早上4:30起牀,在沙灘上一直打到6:30才回家準備上學。下午放學後,他又會找機會練習擊球。
和許多體育天才一樣,盧乘烈也認為自己和讀書沒多大緣分。“我的興趣根本不在學校。如果我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學業上面,我的高爾夫水平就不會有所長進。所以我必須有所取捨。”隨着盧乘烈慢慢參加各種業餘比賽,出色的表現也逐漸打消了校方的疑慮,慢慢認可了他這種“學業為輔”的狀態。
2005年盧乘烈獲得了韓國青少年業餘賽和韓國業餘賽兩個冠軍,成為韓國頂尖業餘選手之一。2006年,盧乘烈代表韓國出征多哈亞運會,並奪得團體冠軍。 [1] 

盧乘烈運動生涯

2007年,年僅16歲的盧乘烈轉為職業球員,但因為年齡太小無法參加韓國國內的職業比賽,所以只好出國參加亞巡賽。2008年他參加資格學校考試取得並列第24名,獲得了亞巡參賽卡,終於獲得了參加亞巡賽的機會。
盧乘烈進軍亞巡賽以來,很快就在首屆印度鋼鐵公開賽和在泰國舉行的亞巡國際公開賽上獲得亞軍。2008年5月在韓國首爾舉行的馬京公開賽,他曾一度有機會改寫高爾夫球的歷史,可惜在延長賽中憾負同胞黃仁春,錯失了成為亞巡賽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的機會。
2008高爾夫中國精英賽 盧乘烈獲冠軍 2008高爾夫中國精英賽 盧乘烈獲冠軍
2008年10月19日,2008中國精英賽決賽在廣東順德君蘭高爾夫球場結束。年僅17歲4個月22天的韓國小將盧乘烈打出66杆,以總成績267杆、低於標準桿17杆的成績,一杆險勝澳大利亞選手特瑞·皮卡達瑞斯,獲得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一座亞巡賽獎盃,同時也成為亞巡賽歷史上第三年輕的冠軍。 [1] 
2010年3月7日,吉隆坡高爾夫鄉村俱樂部舉行的歐巡賽與亞巡賽共同認證的馬來西亞公開賽最後一輪比賽中,18歲的盧乘烈憑藉着最後一洞拿下的4英尺小鳥推,最終打出68杆(-4),以四輪總成績274杆(69-70-67-68,-14)的總成績奪冠,以一杆的優勢力壓同胞、7屆美巡賽冠軍崔京周,獲得了馬來西亞公開賽的冠軍,拿下個人首個歐巡賽桂冠、第2個亞巡賽冠軍,以及333,330美元的獎金。 [2] 
2014年4月27日,總獎金額為680萬美元的2014年蘇黎世新奧爾良精英賽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英格蘭角路易斯安那TPC球場落下帷幕。22歲的韓國球手盧乘烈當天交出71杆(-1)的成績,最終總成績定格在269杆,低於標準桿19杆,以2杆優勢力壓美國球手斯沃波達和斯特伯,職業生涯首次奪得美巡賽冠軍,收穫122.4萬美元冠軍獎金的盧乘烈也成為了該賽季美巡賽最年輕的冠軍。 [3] 

盧乘烈生涯數據

2005年
韓國業餘賽冠軍
韓國青少年業餘賽冠軍
2006年
韓國《每日經濟報》公開賽並列第三
韓國公開賽前十
代表韓國出征多哈亞運會,並奪得團體冠軍
GS加德士公開賽,並且過了晉級線,當時只有14歲的他成為巡迴賽歷史上第三位參加全部四輪比賽最年輕的球手。
2007年
US青少年業餘賽前三
美國青少年錦標賽冠軍,打出了最低的選拔賽杆數
2008年
GS加德士公開賽第二參加資格學校考試取得並列第24名獲得亞巡參賽卡
首屆印度鋼鐵公開賽第二
亞巡國際公開賽第二
馬京公開賽第二
韓國公開賽並列第19位
美的中國精英賽冠軍
亞巡獎金榜第十位
2008年度最佳新人獎
2009年
尊尼獲加亞洲“後起之秀”的獎項
亞巡黑山名人賽第二
2010年
馬來西亞公開賽冠軍
2011年
美蘭湖上海名人賽第三
2014年
新奧爾良精英賽冠軍

盧乘烈人物評價

盧乘烈 盧乘烈
盧乘烈的每次擊球都幾乎是在面無表情的狀態下完成的,即是在決戰之時,也很難從他的臉上看到任何變化。這種與年齡極不相符的冷靜令亞巡賽執行主席奇拉漢讚不絕口:“他展示了壓力之下的鎮靜,很有潛力成為日後世界最頂尖的球員。” [1] 
盧乘烈在球場上並不太表現自己的情緒,但實現首冠後還是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在獲得亞巡賽參賽卡前,我曾獲得得過業餘比賽的冠軍。我現在感覺自己又進步了,特別是有機會能與這麼多經驗豐富的選手同場競技,這會使我的球技更加成熟。我要感謝亞巡賽給我這麼好的機會。”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