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盤星藻

鎖定
盤星藻是一種水網藻科的植物。植物體由2~128個,但多數是由8~32個細胞構成的定形羣體。細胞排列在一個平面上,大體呈輻射狀;每個細胞內常有一個周位的盤狀的色素體和一個蛋白核,有一個細胞核細胞壁光滑,或具各種突出物,有的還具各種花紋。池塘、湖泊中的真性浮游種類。國內外廣泛分佈。盤星藻屬的大多種類以浮游方式廣泛生活在淡水水體中,尤其是池塘、溝渠和湖泊中。許多種類也生活在底棲植物上 [1] 
中文名
盤星藻
植物界
綠藻門
綠球藻(Chlorococcales)
水網藻科(Hydrodictyaceae)
盤星藻(Pediastrum)

盤星藻形態特徵

盤星藻屬 盤星藻屬
植物體為真性定形羣體,由2個、4個、8個 、16個、32個、64個、128個細胞的細胞壁彼此連接形成一層細胞厚的扁平盤狀、星芒羣體;細胞三角形、多角形、梯形等,細胞壁平滑或具顆粒、細網紋,色素體周生,片狀、圓盤狀,1個,具1個蛋白核,隨細胞成長而擴散,具1個或多個蛋白核,成熟細胞具1個、2個、4個或8個細胞核。

盤星藻生長環境

盤星藻
盤星藻(5張)
生長在水坑、池塘、湖泊、水庫、稻田和沼澤中。

盤星藻分佈範圍

池塘、湖泊中的真性浮游種類。國內外廣泛分佈。盤星藻屬的大多種類以浮游方式廣泛生活在淡水水體中,尤其是池塘、溝渠和湖泊中。許多種類也生活在底棲植物上 [1] 

盤星藻繁殖方式

無性生殖產生動孢子,動孢子經短期遊動後,在母細胞內或從母細胞壁裂孔逸出的膠質囊中失去鞭毛,停止運動,排列成與母定形羣體型態類似的子定形羣體。有性生殖為同配。

盤星藻生物學因素

盤星藻的現代生物學研究,指出盤星藻的細胞壁含有相當多的二氧化硅,這些硅質容易成化石。另一些研究者指出:盤星藻細胞壁含有兩層物質,內層是一種網狀結構,其中具有很多微管,這些微管對細胞的形狀起着支撐的作用而且這個內層也十分厚,所以在地層中易形成化石。在古生物地層中常見的微體化石是孢子花粉,它們之所以能夠經得起地質年代的環境變遷,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孢粉素( Pollenin)這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碳氫化合物,據分析其中含有相當數量的異戊二烯(CH2:CH:C:CH2) [2] 

盤星藻分屬檢索

《中國淡水藻類——系統、分類及生態》 中將盤星藻屬劃分為7種:盤星藻、二角盤星藻短棘盤星藻單角盤星藻四角盤星藻、整齊盤星藻和布朗盤星藻
真性定形羣體由2個細胞組成……………………………………………………1. 擬凹頂藻屬Euastropsis
真性定形羣體由4個、8個、16個或多達128個細胞組成………………………2. 盤星藻屬Pediastrum

盤星藻相關變種

原變種(Pediastrum biradiatum),真性定形羣體,由4個、8個、16個、32個或64個細胞組成,羣體具穿孔;羣體緣邊細胞外壁具2個裂片狀的突起,其末端具缺刻,以細胞基部與鄰近細胞相連接,羣體內層細胞具2個裂片狀的突起,其末端不具缺刻,細胞壁平滑、凹入。細胞長15~30微米,寬10~22微米。
盤星藻 盤星藻 [3]
盤星藻長角變種(var. longecornutum)和原變種的不同為羣體細胞外側中部深度二裂,每一裂片中央深凹入,形成2個叉狀的長突起。細胞長12~15微米,寬12~15微米。
參考資料
  • 1.    傅華龍,陳昭麟等編譯,藻類學教程,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07,第270頁
  • 2.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編輯,論文摘要彙編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1984,,,第311頁
  • 3.    二角盤星藻  .台灣海洋生態資訊學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