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盆菊幽賞圖

鎖定
《盆菊幽賞圖》是明代畫家沈周創作的紙本設色畫,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該圖為對角構圖,卷首一側,雜樹中設一草亭,四周以曲欄隔成庭院,院裏牆邊有盛開的菊花若干盆。亭內三人對飲,飲酒賞菊,意態優閒,一僮持壺侍立,佈勢疏朗,景物宜人。此作畫法謹細,筆墨精工,屬沈氏中年細筆畫風。 [1] 
中文名
盆菊幽賞圖
材    質
紙本
畫作類型
設色畫
創作年代
明代
作    者
沈周
規    格
縱23.4釐米,橫86釐米
現收藏地
遼寧省博物館
作品別名
盆菊圖

盆菊幽賞圖畫作內容

此卷所表現的是典型的江南景緻。展開畫卷,由右向左展現。畫面右部為臨河坡岸,在較為平坦的坡堤上長有幾棵松樹和一株垂柳。松樹枝幹壯粗,枝葉繁茂,垂柳枝條低垂,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在松樹和垂柳掩映下,有一茅亭,四周築有圍牆。亭中有三二人,正在飲酒賞菊,一人皆閒息於茅亭之中,二主評菊對弈,一僕自觀秋色,意態悠閒。由此往左上為水清從樹,水渚伸入湖中,坡岸上樹木茂盛,枝葉繁密,有的樹幹挺拔直上,有的枝幹卧倒於地,這水渚叢樹為一道亮麗的風景點與右上側的澤濱亭樹遙相呼應。畫卷中部畫有兩株繁茂的樹木,把隔水相望兩岸連接起來。 [2] 
此圖為畫中自題:“盆菊幾時開,須憑造化催。調元人在座,對景酒盈杯。滲水勞僮灌,含英遣客猜。西風肅霜信,先覺有香來。長洲沈周次韻並圖。”鈐朱文“啓南”、白文“石田”二印。清代乾隆皇帝在畫上題詩:“圖中生面開,秋意鎮相催。籬下香盈把,霜前酒當杯。畫詩皆可入,蜂豈容猜。展卷清吟處,重陽得得來。”並鈐有“會心不遠”、“德充符”等方印。乾隆皇帝另外還在此畫上留下“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石渠寶笈”、“御書房鑑藏寶”、“石渠定鑑”、“寶笈重編”、“三希堂精鑑至”、“宜子孫”等收藏印章。一嘉慶皇帝的朱文橢圓印章“嘉慶御覽之寶”也在此畫上。 [3] 

盆菊幽賞圖創作背景

雅集圖主要以文人雅士的生活為題材。明代中葉之後,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業餘生活也日益豐富起來,文人閒暇的時間日多,凡琴、棋、書、畫、品茗、清談、晏坐,皆為文人生活雅事。這些也就成為畫家筆下的表現內容,《盆菊幽賞圖》就是其中之一。 [4]  該圖是沈周中年時期的作品。 [3] 

盆菊幽賞圖藝術鑑賞

盆菊幽賞圖構圖

《盆菊幽賞圖》局部
《盆菊幽賞圖》局部(2張)
該圖與其它同類作品不同,在佈局上,它的主題部分並沒有被放在通常人們認為最佳的視覺位置——畫面中部,而是被安排在整個畫面的右面。畫面的另半部分,則被不太完整的景觀和詩文、題跋上下分而享之。奇妙的是,這樣的佈局,絲毫沒有給觀者帶來什麼不舒適,相反,卻平添了許多新意。其原故,一方面在於畫家有意將左面的樹叢,取其平凡的下端,而含棄中、上端的秀態榮姿;另一方面,則在於畫家對構圖的處理。
《盆菊幽賞圖》的構圖,是以左上部的水渚樹叢與右下部的澤濱亭樹相對應;並以畫面中部的兩株繁茂的樹木,把隔水相望的兩岸在透視上連接起來,從而呈現出一種類似勺狀的景物錯落走向。那令人眼目清明的勺中之物,使是茅亭前邊沿岸擺開的十數盆芬芳流溢的秋菊。 [5] 

盆菊幽賞圖技法

此圖所採用的筆墨技法,已顯出作者融匯貫通南宋“四大家李、劉、馬、夏之大筆簡括的風範,而形成了的自家風格——粗筆水墨。其筆勢剛柔兼備,穩健自如;筆法謹嚴潤秀,骨力渾實;筆鋒隨形而變,高於層次;用色五色俱全,不吝不妄;筆調清新自然,爽朗明快。畫家在景物處理上,不單單注意到根據樹木、茅亭、坡石、人物等不同的性質,予以不同對待,而且對同類景物的不同品性,亦能做到區別為之,如古木枝幹的蒼勁老練,楊柳枝幹的圓潤流暢等等,都各具情態。 [5] 

盆菊幽賞圖設色

《盆菊幽賞圖》卷的着色,豔麗飽滿,豐富而頗有質感。畫家在着力追求客觀景緻原本風貌的同時,既發揮出自己意欲達到的明確疏朗的效果,又透溢出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的淺絳色韻,功力甚厚。圖中僅有的三個人物,皆閒息於茅亭之下,二主評菊對弈,一僕自觀秋色。造型簡煉生動,示意傳神,充分表現出當時文人雅士通有的悠閒意趣。 [5] 

盆菊幽賞圖研究價值

明代中期吳門畫派領柚沈周的《盆菊幽賞圖》,是諸多反映他中年畫風的傑作中,頗具代表性的一幅;而正是在其中年時期,他才真正擺脱了宋、元水墨山水技法的束縛,形成了自己的畫風,並由此開拓了吳門畫派之先河。故而,觀賞《盆菊幽賞圖》卷,不僅可以瞭解沈周的繪畫成就,而且對探索明代文人水墨山水畫承前啓後的發展軌跡,有很大的幫助。 [5] 

盆菊幽賞圖重要展覽

2016年5月,天津博物館推出“畫與書歸——明代中期吳門書畫特展”,《盆菊幽賞圖》在其中展出。 [6] 

盆菊幽賞圖作者簡介

沈周(1427~1509),字啓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書畫家。自幼藝術薰陶,其父沈恆吉,伯父沈貞吉都擅長書畫,是元代文人畫風的繼承者。沈周秉承家學,出入於宋元各家,發展了文人水墨寫意山水、花鳥畫的表現技法,名重當時,成為明代“吳派”山水的一發宗師。與唐寅、文徵明、仇英合成”明四家”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就圖》、《滄州趣圖》等。 [7] 
參考資料
  • 1.    賞明代文人畫家沈周的《青元圖》  .中華網.20160113[引用日期2019-05-25]
  • 2.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下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1328頁
  • 3.    鄭春興主編.中國名畫品鑑: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4:386
  • 4.    鄭文著.江南世風的轉變與吳門繪畫的崛興: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09月第1版:171
  • 5.    本社編.中國藝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133
  • 6.    吳門書畫集中亮相天博 作品時代跨度逾百年(圖)  .北方網[引用日期2019-05-25]
  • 7.    袁志正編著. 中國畫名作鑑賞[M]. 北京:新華出版社, 2015.07. 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