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皇甫俞義

鎖定
皇甫俞義(?—1042年),高麗王朝大臣,曾參與立高麗顯宗,後來成為對契丹妥協派的代表,1042年去世。
本    名
皇甫俞義
所處時代
高麗王朝
逝世日期
1042年

皇甫俞義人物生平

皇甫俞義祖上世系不明,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出身高麗王朝功臣世家,“父、祖有勳勞於國”。高麗穆宗時累官1009年正月,因千秋太后和金致陽圖謀篡位,高麗穆宗欲立在神穴寺中為僧的王詢為儲,在蔡忠順崔沆的推薦下,派宣徽判官皇甫俞義等10人帶着密詔去神穴寺接王詢。 [1] 
與此同時,穆宗還命西北面都巡檢使康兆入衞,不料康兆入京後不僅除掉了金致陽一黨,連穆宗也一起廢黜。康兆還派分司監察御史金應仁去神穴寺迎立王詢,二月二日,穆宗所派的皇甫俞義和康兆所派的金應仁在神穴寺會合,王詢一行抵達開京,即位於延寵殿,康兆成為權臣,皇甫俞義投靠了康兆,並被派去抵禦遼軍。 [4] 
其後歷任殿中侍御史、吏部郎中。1014年,高麗之前為了防範契丹,擴充軍隊,耗盡財力,導致百官俸祿不足。皇甫俞義和中樞院使張延祐建議奪取京軍的永業田用作文官的俸祿。上將軍金訓、崔質等一直因文武差別待遇而憤憤不平,便在開泰三年(1014年)十一月初一發動兵變,衝入宮中,抓走張延祐、皇甫俞義,並當面向王詢控訴。王詢無奈,下令流放張延祐、皇甫俞義,然後批准武臣帶文官銜。 [2] 
後來皇甫俞義復出,被授給事中累轉御史大夫,與參知政事王可道築開京。
高麗德宗即位後,在對契丹態度上,宰相王可道主張絕交,中樞使皇甫俞義等33人主張妥協,高麗德宗採用了王可道的主張。
高麗靖宗王亨在位時,強硬派領袖王可道死後,皇甫俞義任門下侍郞,開始掌權,便逐漸找台階來緩和對契丹的關係。最後兩國恢復宗藩關係,一直延續到金滅遼時。
靖宗八年(1042年)十二月初四日,皇甫俞義去世。 [5] 

皇甫俞義人物評價

李齊賢:契丹貪暴,不足保信,太祖深以為戒;然而幸其一災而棄舊好,亦非計也。顯宗艱難反正,日不暇給,德宗未及方剛之年,尤宜戒之在鬥,王可道議絕和親,不若皇甫俞義繼好息民之論也。 [3] 
參考資料
  • 1.    《高麗史》卷九四,列傳第七,《諸臣傳·皇甫俞義》.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2-18]
  • 2.    《高麗史》卷九四,列傳第七,《諸臣傳·皇甫俞義》:自庚戌用兵以來, 增置軍額, 由是, 百官祿俸不足. 兪義與中樞院使張延祐, 建議奪京軍永業田, 以充祿俸, 武官頗懷不平. 上將軍崔質, 又以邊功, 累拜武職, 而不得為文官, 居常怏怏, 遂與上將軍金訓·樸成·李協·李翔·李暹·石邦賢·崔可貞·恭文·林猛等, 以奪田, 激眾怒, 誘諸衞軍士, 鼓譟闌入禁中. 縛兪義及延祐, 捶撻垂死, 詣閤中面訴雲, “兪義等, 佔奪我輩田, 實謀自利, 殊非公家之利. 若截趾適屨, 柰四體何? 諸軍洶洶, 不勝憤怨, 請除國蠹, 用快羣情.” 王重違眾志, 除兪義·延祐名, 流配.
  • 3.    《高麗史》卷六,世家第六,《靖宗世家》。
  • 4.    《高麗史》卷一百二十七,列傳第四十,《諸臣傳·康兆》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2-18]
  • 5.    《高麗史》卷六,世家第六,《靖宗世家》  .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引用日期2023-02-18]